《我们的课题成长之路》主持稿

项城课题网络教研共同体内的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 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来自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的鲍冬冬。很高兴,今天晚上我们又如约参与到教研活动一起学习。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直播间的老师们都是来自那个学校的,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学校打在讨论区里边 。

我看到了 ,大家来自项城市不同的学校, 也有来自外地的学校的老师, 欢迎大家 。

接下来如果大家做过课题的话,可以在讨论区打一个“是”,如果没有做过课题的老师,可以打一个“否 ”,我们看一下今天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都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我们从回复中,可以看到基本上是做过课题的老师,也有没有做过课题的老师 。已经做过课题的老师依然在向其他课题组学习,真的要给大家一个大大的赞; 然后没有做过课题的老师呢,通过今天的讲座, 也一定会有所收获, 具体该如何做课题呢,相信今天的分享会给老师们一些思路 。

暑假已经过半,那么这个暑假我们关于课题成长故事共举行了哪些活动呢?

对的,我们这个假期关于课题成长故事共举办了两期活动,共有四位老师来为大家分享了做课题的经验和感悟 。

来自莲溪中学的舒艳丽老师分享了她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阅读课堂五步教学法”。经过一个多月的专项练习,他们的学生已经对应用,记叙,说明这三种常见文体的做题方法很熟悉;有的学生甚至能站在出题人的角度来解析文章,还尝试着把文章改编成自己的阅读理解题,90%的学生在阅读分值上有了很大的提高,40分的阅读,程度好的基本能保持在36分以上。差一点的也一般不会少于28分。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发生了可喜的改变,由怕做阅读题到喜欢阅读。他们还分别整理出了七八九年级增量阅读校本教材。这三本教材不仅仅是我们平常阅读训练的习题集,本学期他们学校教学技能大赛时,课题组凡参与比赛的人员,都获得了一等奖。


来自一高的刘晓庆老师也给我们带了惊喜。他们研究探索出了符合校情学情的思维导图绘制方法,同时总结出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高中学生的时间多紧张,学生们能借助思维导图记忆诗歌该多好。


来自项城二高《高中创新作文高分对策研究》课题组的鲁济蕊课老师分享了他们在高中作文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所做的研究,他们运用“借鉴——创新”模式使学生掌握写作的规律与技巧,在考场上更加得心应手地写作,进而获取考场高分。解决了“作文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作文教学与实际脱节严重,作文训练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计划性,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距甚远,联系不够紧密”等难题。


曾校长课题组根据现在很多乡村小规模学校里没有专业音美教师上课,上课质量不高的问题,探索参加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双师课堂,解决乡村学校因音美专业教师不足而开课不全的问题。他还手把手大家运用知网进行文献查询。

可以说这四场讲座,场场都是干货满满,都是难得的饕餮大餐 。想了解这四场讲座详细的内容 ,大家可以扫码进行听课。关于作文教学,关于古诗词教学,英语阅读教学,关于文献资料的查询 ,我们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走的更远,看的更多。课题研究的价值仅在于研究过程中的自我提升, 还在于成果推广中得到效益 。

那么今天的主讲人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 ?今天为我们分享的第一个课题组是一个很奇特的组合 ,他们的团队中有美术老师、历史老师、地理老师、物理老师、体育老师,研究初中生网络诚信问题,你没有看错,这反映了一部分学校组队的现状,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又怎么开展工作的呢?下面有请朱雪莲老师分享他们的故事。朱雪莲老师是公园路学校初中部体育老师,毕业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任教七年来一直从事体育教学工作 ,带领学生参加比赛多次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 。

大家来一波鲜花,掌声欢迎朱老师上麦吧。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懵懵懂懂的小白们,认认真真的做着研究 ,只要坚持一定能够做好,不分学科,只要想做都能做好。说的多好啊!大家有没有感动到?鲜花来一波吧,送给我们可爱的朱老师团队。

提到作文教学,二高鲁济蕊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借鉴——创新”的模式,那么,平时大家是怎么做的呢?那在平时的习作当中是怎么样指导孩子们包括自己的孩子 进行练习的呢 或者是您看到的、 你见过的作文指导是什么样子的呢 ?大家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在交流区发言 。

今天呢 ,是来自项城市公园路学校的师喜莲老师来为大家分享,他们是怎样通过记录卡来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呢?有请师喜莲老师,师喜莲老师是中小学一级教师 喜欢作文教学研究 他所参与的省级课题 借助汉字星促进小学生作文记录卡的研究 获得河南省优秀成果一等奖 他现在参与的课题依托记录卡 促进小学生个性习作的研究已申请结题。

下面,请大家刷一波6来欢迎师喜莲老师上麦分享吧。

创新难,创造更难,一个个记录卡凝练着研究者的智慧。小小记录卡种类真多:写人,记事,观察记录卡,活动记录卡,读书记录卡,小小记录卡是搭石,是支架,更是创作的园地,既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绘画能力和思维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就是在探索怎么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留意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


短短半个小时的分享,他们准备了半个月,每一分努力都值得尊重,我们也为辛苦的他们送上我们的心意。下面有请韩爱华老师为《依托记录卡促进小学生个性习作的研究》课题组颁奖。韩老师和记录卡也有着不解的缘呢。

下面有请公园路学校的吴校长给《关于初中生网络诚信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课题组颁奖。

今晚属于公园路学校,在这高光时刻,吴校长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好,接下来,我们也听一听今天参与活动的小伙伴有什么感受。


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邀请两位小伙伴参与分享。

一路跌跌撞,虽然有伤,虽然又痛,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在蜕变,在成长。凡事不是因为有了希望而努力,而是因为有了努力才有希望。欢迎大家把听完讲座后的感受,困惑,以及自己课题成果的推广设想留在小打卡里面,大家记得截屏保存下来,扫码记录。不记录就消亡,期待着大家的留言。


人因思而伟大,不论你在哪里,你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你在思考,你就会与众不同,而伟人之所以伟大,多是因为他们提出了伟大的思想。每一个研究者都是思考者,都是令人敬佩的。

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还是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流,我们都有了两种思想。”而我们的故事交流之后,就会有更多的故事在各个教室里年演绎,大家想一想,源于教师的研究,学习,孩子们无论坐在哪一间教室里,他们都能够在老师的引领下高效学习,快乐读书,自信做人,这是多么美好的场面。

我们深谙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所以,我们一直秉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理念,持续开展网络教研活动,让每一个愿意研究的老师找到团队,让每一个研究的成果被看到,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小伙伴们,每一次我们教研活动的信息都能够及时送到您身边,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大家好奇吗?下一期就请我们的宣传小伙伴讲讲他们的故事,8月16日统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今天的网络教研活动到此结束,小伙伴们,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课题成长之路》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