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倾听》No.14,范尼

拆页十七

选择《第五项修炼》第9章《心智模式》

P194

我感谢你的诚实,但我的经验和判断让我得出多少有些不同的结论。我来解释为什么你的建议不成立……

随着双方理性、冷静而又更加有力地宣扬自己的观点,各自的立场就会变得越来越僵硬。没有探寻的宣扬会引发更多的宣扬。实际上,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可以用一个系统基本模式来描述,叫做“恶性竞争”( escalation),与军备竞赛的结构相同。

A辩论得越是起劲儿,B感受到的威胁就越大。于是,B也更激烈地辩论起来。然后,A反过来更激烈地辩论下去。如此反复。经理们常常发现这种恶性竞争简直让人筋疲力尽,于是他们干脆避免公开陈述不同观点,因为"那真是太痛苦了”。

不断加强的宣扬,效果就像滚雪球一样,但还是可以通过问几个问题把雪球停下来。简单的问题,比如“是什么导致你采取这个立场?”以及“你能解释你的观点吗?”(你能提供“数据”或者经验来支持你的观点吗?)这些都能给对话增加探寻和融合的元素。

image

当经理人把宣扬和探寻的技能结合起来时,通常会最有效地带来学习收获。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相互的探寻”。这个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把观点亮出来,供大家来检查。这会创造一种真正的有脆弱感的氛围。没有人能把自己观点背后的推理隐藏起来—没有人既能鼓吹自己的观点又不受开放的、仔细的审查。例如,当探寻和宣扬达到平衡时,我不仅能探寻别人的观点背后的原因,同时还能把我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揭示我的假设和推理,并邀请别人来探寻。我可能会说:“这就是我的观点,这是我持这种观点的理由。你觉得如何?”

用纯粹宣扬的方式,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赢得辩论。而宣扬和探寻结合的方式,目标就不再是“贏得辩论”,而是找出最佳的论点。

「I,重述知识」

探寻和宣扬,抑和扬,沟通中的听与说,用这个知识点来总结你对倾听的理解,你会怎样说?

探寻是创造脆弱感的氛围,把个人的观点亮出来,并且探寻对方的背后的逻辑推理。在探寻别人的过程,自己也亮出自己的观点,并在此探寻对方抛出问题:我的观点,你觉得如何?如此反复!探寻和宣扬循环就越能进入最弱感的氛围。

目标就不再是“赢得辩论”,而是找出最佳的论点。

现在请拿出你14天的内容,看一看你最初搭建的倾听知识体系,有哪些内容还没添加上,有哪些地方你觉得还欠缺了一些,请梳理,并完成你的倾听知识体系。

❀❀❀❀❀❀❀❀❀❀❀❀❀❀❀❀❀❀❀❀

今天,这一期的主题输出就结束了,倾听这个话题还在延续,无论生活中,还是文字中,期待你不断践行,搭建出更好的倾听知识体系,我们期待着你的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倾听》No.14,范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