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E协议、RLNCBR算法功能实现

1)接收节点数N变化,各节点丢包率P1=P2=…=Pn=0.08,节点数从2变化到10,增量为1,重传时间间隔为100Δt,作出平均传输次数随接收节点数变化的曲线图

2)P1=P2=…=Pn且变化,从0.02变化到0.10,增量为0.02,接收节点数N=5,重传时间间隔为100Δt,作出平均传输次数随节点丢包率变化的曲线图

3)各节点丢包率均不等且变化,接收节点数N=5,重传时间间隔为100Δt,P1从0.01变化到0.06,增量为0.01,P2=P1+0.01,P3=P1+0.02,P4=P1+0.03,P5=P1+0.04,作出平均传输次数随节点丢包率变化的曲线图

 

设计说明:

        COPE协议,基于COPE协议的网络,其网络拓扑结构的大致原理参考如下的文献:

http://www.doc88.com/p-3344307086174.html(26页)

         RLNCBR算法(随机线性网络编码广播重传算法),参考如下的文献:

http://www.doc88.com/p-3344307086174.html(44页)

看完上面的理论之后,我们根据这个理论进行MATLAB算法的仿真:

1)接收节点数N变化,各节点丢包率P1=P2=…=Pn=0.08,节点数从2变化到10,增量为1,重传时间间隔为100Δt,作出平均传输次数随接收节点数变化的曲线图

COPE协议、RLNCBR算法功能实现_第1张图片

2)P1=P2=…=Pn且变化,从0.02变化到0.10,增量为0.02,接收节点数N=5,重传时间间隔为100Δt,作出平均传输次数随节点丢包率变化的曲线图

COPE协议、RLNCBR算法功能实现_第2张图片

 

3)各节点丢包率均不等且变化,接收节点数N=5,重传时间间隔为100Δt,P1从0.01变化到0.06,增量为0.01,P2=P1+0.01,P3=P1+0.02,P4=P1+0.03,P5=P1+0.04,作出平均传输次数随节点丢包率变化的曲线图

 

COPE协议、RLNCBR算法功能实现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MATLAB,板块5:网络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