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盘点应该怎么盘(五步走)

一、人才盘点到底在盘什么?(四个方面)

人才能力:盘点知识、技能、领导力。(重点)

人才业绩:看过去1年,看为了2年业绩趋势;看外部行业数据

人才数量

人才结构:一般是三角形结构:基层多,其次中层,其次高层。

二、盘点对象是谁?盘点应该由谁发起?

全员盘点:覆盖面很广,对全员摸底,但工作量大、时间长、成本高,适合中小微企业

岗位盘点:遵循二八原则,对关键岗位盘点。

HR发起者:常见的情况是HRVP或HRD发起,通过盘点来了解企业的整体的人才现状,根据企业的需求来确定后续人才管理的关键点。如果是新上任的HR的高管,也有可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里最经常烧的那一把。

业务部门发起者: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业务部门有痛点,比如这个部门在人或者是某些方面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看看能不能通过盘点这种形式来解决他们在人上面遇到的问题。

CEO发起者:就是老板们做盘点的目的就会很多,也许是为了揽住自己的人,干掉自己不喜欢的人,也许是为了摸企业的家底进行接下来的业务策划,所以有更新CEO的时候,通常也会从人才盘点为契机入手的。

所以作为HR我们需要有一些业务的敏锐度。在企业提出盘点的时候,我们要先问问自己,我们的盘点到底是谁发起的?发起人背后究竟是想解决什么问题?

三、人才盘点应该怎么做?(盘点五步走)

①定义关键岗位

关键岗位是指在公司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对企业生存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与公司战略目标实现密切配合的这些的重要岗位。

如何来判断关键岗位?要素比较法,可以让大家快速的上手。这个要素比较法它的核心是从关键岗位的4个要素去进行一个对比:业务的重要性,外部的稀缺性,内部的储备的稀缺性,外部的招聘成本这4个核心要素。

大部分岗位都可以根据4个要素(1-10分)打分,等到岗位重要性排序。

②确定人才标准(胜任力模型)

胜是完全可以,任是担任,就是指担任某项工作,力就是素质能力,最后模型是典范,是指完全可以担任某项工作的能力素质典范。

在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时候,通常会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如果你在一开始公司里面去推建模这件事情的时候,可以有三个方向进行考虑。

第一种,建立全员的通用素质模型,全员通用素质模型适合于企业的所有员工,更多的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对于员工的一些行为要求。

第二种,建立专业序列的素质模型,它的逻辑是基于族群序列岗位等等。

第三种,建立领导力模型,它适用于中高管管理人才,是牵引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的一个标准的模型,所以这三种模型是通常在建模时候的三个可以入手的方向。

完整模型5个方面:模型结构、模型名称、指标定义、指标维度、行为等级描述

专业序列核心岗位用到卫星模型先确定岗位的角色,再确定背后的指标

岗位不同,岗位角色也不同;角色相同可能一级指标可能也不同。

案例:地产公司建模比如说我们这里的大区总的4个角色,分别是战略的推动者,区域的经营者,团队的领导者和自我实现者,商品部负责人,他的角色也是4个,分别是战略执行者,商品的经营者、团队的领导者和自我实现者。因为我们的岗位不同,所以岗位角色不同,比如说在战略导向上,我们对于大区总的要求是战略推动,对于商品部负责人的要求是战略执行,不同的角色要求下就会有不同的一级指标,战略推动者可能包括战略的沟通、全局意识、分析决策,战略执行者是理解认同和资源整合。另一方面,即使是相同的角色上,也会有不同的指标。比如说这两个岗位,它都有一个角色叫做团队领导者和自我实现者,但是因为我们对这两个岗位的要求不同,也会定义不同的指标。比如说团队领导者,大区总要求他们培养与发展,激励与凝聚,但是对商品部负责人我们的要求就是授权与辅导以及组织协调。

管理岗位通用模型:环形模型管理任务,管理他人、管理关系和管理自己

案例:在这4个不同的情境下,我们赋予管理者不同的一级的指标,比如说管理任务,我们就是系统思考持续改进等等,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你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胜任力模型的指标库去进行自定义的,但是环形的结构是可以直接去使用的。

指标定义

指标维度

案例图形中3个二级指标内容

最后是指标按照1234四个层级进行一个分级,然后在每一级上面都会有层级的描述,这就形成了我们12345 五个部分的胜任力模型的完整的一个内容

③选择盘点工具

小微企业:不用工具,直接领导主观判断

有一些公司如果你的规模只有几十个人,或者是十几个人,那么你的盘点直接去进行领导的主观判断就可以。大家可能会说拍脑袋是不是很不靠谱很不客观呢?其实当你公司人少的时候,这种领导的主观判断是最快速的人才决策的方式,因为人不多的时候,其实每个人怎么使用,这是老板们每天都在想的事情,所以领导的主观判断是在于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去考虑的一种方法。

360°评估

基于行为化、矩阵化所形成的完整的一个评估矩阵,也就是针对当前岗位胜任情况的一个评估的方法,360评估是评当前岗位的胜任情况的。

潜能评估工具:潜能业绩九宫格

④校验盘点会:圆桌会议

目的:就被盘点人能力优劣势,发展潜力达成一致建议,绘制更加精准的人才地图,建立人才档案。这场会议涉及类人群

第一类:主持人。可以是HR、人才管理顾问。作用是确保会议按规则进行;在适当时机用OD的引导技术去对我们盘点的结果进行把控和引导。

第二类:被盘点人C。盘点对象。

第三类:盘点人B。直接上级。作用:结合评估及盘点结果陈述对下属的评价。

第四类:观察人A。隔级上级是盘点人B的上级。作用:观摩和强调规则的角色,并不直接去评价盘点人。

第五类:记录员。熟悉整个流程和资料。记录讨论中的关键信息。保持冷静客观,必要时引导讨论正常进行。将记录内容与多方确认,总结陈词。

如果你要把一场盘点会开好,这里面有4个词8个字非常的关键,你一定要去把握好重点:客观、开放、倾听和保密

五、盘点结果的应用

①共性盘点的输出(大家熟悉的九宫格)

明星员工、低潜员工、高潜中绩、中潜高绩、中潜中绩、表现尚可、表现欠佳

九宫格不同的位置,代表着我们对于每一个格子上的员工进行一系列的动作:培养、晋升,淘汰等,九宫格从整体上给人才输出结果提供一个完整的观察罗盘。

②个体盘点结果报告

给盘点人输出一份盘点报告,包含:基础背景描述、工作业绩、个性动机、能力价值观、领导力的评估,后续的发展建议、优势不足等等。

一份个人的盘点报告,对于后续去做自我认知培训和个人IDP的实施和落地是非常有帮助的

六、后备梯队人才培养

①共性培养方案

第一种如果要培养的是通用能力,可以去上一些通用能力的课程;

第二种如果培养的是管理能力,可能用积分制、IDP、MBA、EMBA等等

第三种是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可以用单独的提升项目,专项的学习,师徒带教,项目性的实践等等,所以针对不同培养的能力,都可以有一整套完整的培养方案的设计。

②个性培养方案

遵循的是“721”的法则。

什么是“721”?就是我们一个人要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其中70%是要去依靠岗位上的实践和锻炼的,20%是来自于同伴的互动和分享,只有10%才是来自于像这种课堂培训,然后去正式的上课、阅读等个体培养的方式。

所以遵循“721”的原则,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具体岗位的实践和锻炼上,这样子对于你的梯队人才的培养才是最快速和最佳能看到成效的。

案例:某个集团梯队人才发展的一个计划表

其实你一定是基于你业务上要完成的核心工作目标是什么,然后再去确定你要去提升和发展的能力项,这些能力项可能包括知识技能,也可能是领导力,你需要在“721”中给到一个具体的提升行动,然后给出行动的周期以及提升的结果最后是什么样的。

有了这些结果之后,你的指导人是谁?是你的主管还是我们设定固定的指导人?有了这样的一张完整的IDP的表格,然后你进行落地和实施的时候,结合着实践上级员工导师HR这几部分的力量,才能去把一个人的个人发展计划真正的落地。

人才盘点结果的应用上,其实说白了就是三个不同的层面,我们如何去做人才的引进,我们如何去做人才的保留,和我们如何去做人才的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才盘点应该怎么盘(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