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9

打字课

洒脱与简约是富人的修养,提倡节约是他们彰显美德的专利。寒酸的穷人不需要什么大人、富人号召他节约,节约是他的命、惜命是不要人教的本能。


偏激不一定是真知灼见,但首先他肯定是真,且是必须的。尤其在蒙昧的时代。


中国人其实一点也不中庸,是庸常、乌沙。我们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忍、一忍再忍,忍不下去了,开始互杀,然后捧出一个英雄坐宝座,继续忍。倒是英格兰民族非常中庸。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多数奉行的的政治、经济、科技、法律框架都是英国人奠定的。宪政、《大宪章》、《权利法案》、亚当斯密、牛顿都源于英式中庸,或称保守主义。


初夏的阳光,明亮、温暖,生动、流动,象金色的液体。


爱和恨都是偏见,施者与受者皆被对方遮蔽了本质,而溺于幻象。被施暴者的血肉养育了施暴者的灵魂。暴力的表象强大,被施暴者的沉默教唆了他的强大,强大是掩盖虚弱的皮囊。


时间就是“现在”,只有“现在”是时间,且占住了空间。现在象一只狐狸,过去是它留下的气味,未来是等待它经过的时空。


落雨,动人的水珠儿,空间透明了、柔嫩了。衣衫紧裹、牵拽。黑发湿漉漉,红黑的脸,润泽光洁;低头,抗拒热辣的眼光,步履轻盈,如风吹荷叶。


宝宝,上海人,年少调皮。父乃小业主,公私合营,摇身一变为国营小厂厂长。恨宝宝淘气,托公安局一老友收容儿子,代管一些时日。几日后,红头文件来下,“三反、五反”,极亟遣送在押者往安徽劳改。宝宝在其中。

在劳改农场呆了十余年,宝宝不改直率,良知,为邓小平鸣不平,写大字报粘贴,判死刑,后改缓刑。经此一死一生,宝宝大脑已异于常人。四人帮倒台,小平上台,宝宝无罪释放。沪上已无亲人,就地安排就业,依旧质朴、率真,卖力,却不守上下班时间。披星戴月、顶风冒雪、加班加点快速完成分内工作,他人上班来,他早歇息了。

宝宝喜读报,好收集军警用品,振振有词认为自己有资格佩戴。每月购公共汽车月票,提前下班后即乘坐各路班车,到底返回,早出晚归。日久,公交公司人皆识宝宝,但不因此不买票。、

宝宝单身一人,吃穿用度俭省,唯爱穿长筒丝袜,说男女平等。与另一人合居一室,一盏电灯偏挂在那人床铺。电工收费,宝宝不给。领导批评他,宝宝说:水电部规定,电灯应该挂在房中央,挂在他那边,我看不见,领导你看,我有蜡烛照明。领导笑曰:有理。


自杀需要动力吗?那么,绝望也是能量,是正还是负?


劳动,尤其是熟练、有序、轻松的劳动有艺术的美。如扫地,缓缓的灵活的手腕转动扫帚从各个角度下手;轻扫、慢拢、帚尖剔、帚根搋,细尘飞扬,光线斜照,灰粒织成金色的一条光带。空气是微涩的。地面须是土地或是水泥地。


诗与哲学、纯音乐都是不可解的、无用的,唯其不可解、无用才有道德价值;但凡有用的只有使用价值。


电影《致命的同伴》:战争毁灭了生活和生活原则。当他剥人头皮时,作为人的本体已抽离,他只是一个人的现象,复仇的工具;仇恨活着,人死了。老家伙是没落、腐朽的过去,年轻人象征欲望、活力肆无忌惮的未来。这部戏中的每个人都是他人致命的同伴,真正致命的是

生活被毁灭之后人的极度恐惧和猜忌;必须有一个人先战胜自己。


《落日情结》,作者蒋韵。紫红的、缥缈的、黄昏的云,黯淡、冷寂、流连不去。象古旧的红漆棺材,散发淡泊、平和的生气。棺材有神秘的、诱人的气质。她不让你哭、不让你笑,让你发呆许久:这就是生活。


心理喜旧厌新,生理喜新厌旧,这就是人性。


世上有思想、无行为者为狂人、艺术家、哲学家;世上无思想、有行为者为牲畜、奴才、活死人;世上有简单的思想、有决绝的行为者为商人、政客、投机分子。




捆扎成个的一些稻草,散乱的倒着、歪着、卧着,在路边的沟坎。无人认领的尸体,被火点燃。火苗借助风力把所有的稻草揽进火中;疯狂的燃烧、跳动。稻草很快就成了一摊黑色的灰烬,慵懒地飘着白烟,扩散、渐淡、渐薄、渐无;空气中有尸体的味道。


雨前,山是灰颓、无生气的;雨后,她的身体青翠、清洁、冒热气,宛若刚刚洗过澡的有光泽的健康的人体。

雨前,路是肮脏的盲人;雨后,路的躯体长满了黑亮的眼睛,明澈、清盈,看见她无限的未来。


三十多年前,跟一个朋友在蓝色的夜里去一个大院。地面黑,屋灰白。走廊里遇一女子,苗条、微香,认识我的朋友,招呼、问候。声音里有热情、磁性、温暖、柔美。我没有看到她的脸,却认定她穿着得体的套装,黑发黑、白齿白、瓜子脸、大眼睛;她的名字该叫“梅”。

后来在工厂,坐在传达室的窗前。一辆小车徐徐开过。驾车人是一女子,短发、微黑,露出一截毛茸茸的脖颈,小巧的耳朵。此外没有看到别的。我猜想她是高个女孩,颀长的腿,健美,走动是矫捷的,有弹性。她该穿褐色短夹克,青蓝牛仔裤、白色平底鞋,成熟而美丽。她的名字叫“兰”。

还是传达室,大门外一条土路。两头牛一样的草捆,沙沙响,并排走着。一瞬间,挑草的人换了肩膀,蓬松的黑发、黑黑的脸庞、旧而白的衣衫、壮健的身体,很快的走过了。她的名字叫“莲”


母爱是无私的,又是自私的。家庭中同血缘的成员之间的爱都是如此,人性如此,无关道德。只有夫与妻的爱超越了动物理性而具备了道德价值,是“法”的范式。


一堵红砖裸墙,孤立在山下的坦地上。土泛出红褐色,寸草不生。墙根下七个小园坑,脑袋大小,坑的表面结了一层痂,黑红的血、白色脑浆。许是太肥沃,很长时间不长植物。一个早上却突然从坑中挤出了一蓬、两蓬、···七蓬红艳、丰腴的花朵,颤颤的开放;花茎粗嫩、花瓣肥厚。这花开得奇怪,象是人刻意插上去的。红墙、红土、红花,一片红糊糊的雾。阳光被遮住了,没有生气,也不阴冷、凄惨;是强烈的诱惑,诱惑你不想呼吸,不想活下去。这是不怒、不笑、不哭的无意识的绝境。人的灵魂、感觉、意识被吸住了,弥散了。四周是看不见、摸不到的雾,一块不动、浮动的土与墙与花,除此,别无存在。




单与双

根向下坠

叶子想飞

水转动的圆

随形而逝

在源头命已定


我们是自然的

是轮盘中的手

想赢得更多

结局只是种的延续


小心啊赌徒

不要下错了赌注


藏书楼


这是一栋庞杂的书楼

专收被非议的图书


一本黑白分明的小书

爬满了象形文字

不成句的牙牙儿语

一次上学的路上

走失在脏乱的街头

被收藏家狠狠地抓住


一本卷边残角的破书

断断续续的断句

众说纷纭的记录

压抑太久的欲望

陷入梦魇的漩涡

被收藏家牢牢的抓住


一本湿重发霉的厚书

蠹虫纵横的沟壑

死了千年的粪菌

在这个春天复苏

奴隶市场的自由

被收藏家冷冷的抓住


这是一栋庞杂的书楼

专门剔除有字的图书


无题


有一种心情

没有语言的心情

月下的沙漠

空寂无边


起于古久的年代

怄愤沉积

漫向虚渺的未来

绝望无边无际


无题


非降临者所愿

从来处来了

何以皈依?


无题


月光的泉

喧嚣堵死了泉眼

岩浆找不到决口



丰富的想象力在他面对如此重大的选择面前失去了明智的判断。他甚至无法做什么残酷、阴险的打算。他害怕面对现实,他靠幻想无意义的拖延。他指望什么呢?

他一帆风顺、春风得意、情欲勃发。他的野心达到了顶峰,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夫人的一封信轻易的毁灭了他只身奋斗所获得的一切。他必须寻求补偿,他不能忍受如此大的侮辱。

他的离开这巨大的不幸摧毁了她的意志。她由崇拜他改而崇拜天主。她陷入悔恨、恐惧之中。若死在他手里对她是何等的幸福啊!

被毁了前程陷入疯狂状态的他开枪击伤了夫人,枪声也让他清醒了。他必须去死,此时,心如止水,过去的一切都不再象原来那么重要。

绝望的、对生存厌倦的他讨厌一切“形式”。但他面对神父和少年好友的真诚、淳朴的友情,他是眷恋的。肉体是一个形式、表象,人格、情感才是“人”之本体。所谓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神圣”所指不是财产、不是肉体,是超脱“肉体”的神圣人格权。人格权即人的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复仇是高尚的行为,在狂热的爱人心里。但基督教和佛教的教义是反复仇的,是崇尚牺牲、奉献的。所以在以宗教作基础的西方和佛教艺术中有“崇高”,而世俗的中国艺术缺少崇高,中国精神也缺少崇高这一块。我们以为是崇高的,其实是静穆、庄严、重大。

疯狂、勇敢的一方的爱换不来对方的爱,只能使对方陷入无法爱的自责、害怕和痛苦,进而生恨,深深的恨。

临死之人被自己的不怕死感动,他不需要宽恕,宽恕是对他的蔑视,他不能接受任何蔑视。

世间的爱,尤其是痴心的女人的爱多数是对爱的误会。她爱的其实不是她爱的那个人,而是她的爱本身。

人处在单调、乏味、冗长的、无色彩的环境中,被自己身体中不可知的一股巨大激情所控制,残忍、恶毒。渴望折磨、羞辱他人。渴望隐约的可预知的死亡报复。这个环境中,人的灵魂主动抽离了,肉体是被仇恨填充的唯一表象,等待灭亡。

他以前不了解、现在也不了解、根本就不想尝试了解她。两颗互相抵触的心都知道之间的距离有多大,但都不知道为什么有多大。心是存在的,象中医的经络,无法捕捉,但每个人都知道它存在。人的善与恶都出自“心”,都不是大脑的理性选择。

十字

心脏

血液

手印

明白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