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瑜:相比京剧演员,我更尊敬自己的身份是……

自从上次看了易立竞的《立场》后,虽然觉得她有点被周杰的真实弄得没有招架之力,但觉得她是一个客观、独立的态度。

从此对这个节目好感度倍增,今天终于有时间再来追一追啦。

这次采访的对象是王珮瑜,人称王老板。

王珮瑜,京剧演员,女老生。

第一次知道这个人是在看《奇葩说》上,我还暗自好奇,为什么一个辩论节目请来了一个唱京剧的。

而且,当时我很困惑,这到底是个男的女的?第一眼是女的,唱两句了又觉得是男的,太可怕了。

我一直觉得,真实是最打动人的,这期节目也不例外。你会看到一个人的起起落落,一个人的悲伤和低谷,一个人的功成名就,以及一些无奈。

一、原生家庭的痛,我们都很难和解

故事娓娓道来,让我很快进入状态。一上来就是原生家庭的罪,看来,我们好几辈人都不知道或者没有条件知道怎么爱孩子吧。直到现在这种状态才得到缓慢缓解。

王珮瑜提到,自己的父母因为一些原因,年少时就离开她,到别的地方去了。而她是和外婆长大的,兄弟是和奶奶长大的。后来,她十四、五的时候就离开家里去学京剧了。很好的情况是,碰到了一个很好的老师,无话不谈,亦师亦友,并在老师最后的时刻送走了他。

而这也造就了她和她父母间的隔阂和间隙,直到前两年,她才和父母说起这个话,谈起年少时的失落和不易。问到是否可以和解时,她说不能,长大了,忘了,可能也不需要了。

让我想起我的故事,我和她有着惊人相似的经历。留守儿童,和外婆长大。长大后,和父母和解不了,只能自我成长。记得有次,和父母大吵一架,说不了话,就写了封信,说到别人家过年都觉得比在家里舒服。母亲的回复是,没关系的,你可以到别人家过年的。我当时就觉得,不沟通也罢。

到如今,也觉得不用和解了,自己摸石头过河就好了。我十分相信,子女和父母的缘分,从来都有缘深和缘浅之说,我们家就属于缘浅。

如果你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相亲相爱,兄弟姐妹和睦,这在我看来真是比什么财富都来得珍贵,因为内心充满爱,对个人安全感、行事风格、行为作风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所以,我历来觉得,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生孩子,如果你不能给一个孩子足够的爱,真的不该生孩子。如果生了,就应该好好发挥爱、用爱包围他。

二、学会示弱,是我们成长必修的功课

王老板说,有一段时间,她自己创业,每天特别享受那种当老板的感觉。有啥签字的,来,我来签,有啥事,有我在呢,有责任,我来扛。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积蓄已经全部造完了,事业又没起色的时候,她慌了,也面对不了了。她否定自己,不打交道,在抑郁症的边缘徘徊。后来反正是抢救回来了。但也学会了示弱,告诉别人,我不行,我做不到。这是和自己和解了。

也曾愣头青的我,在刚毕业那会,被老板带出去吃饭,非要在现场表现自己的能干。问能喝多少酒,说,从来没醉过。于是,这样就传开了名声,弄得有一段时间经常喝醉,伤了自己的身体。

后来,工作多年了,才慢慢知道,承认自己不能也没那么丢人,不会怎么样。于是,慢慢地也没人来灌酒了。

学会示弱,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它不会让你那么丢人,因为大家在的领域不一样,你去做好自己领域内的事情就好了,其他的,就大大方方承认就好。

三、我们这一行的天职就是愉悦观众,如果你觉得不仅仅是这样,那么必须要努力

佩服王老板的一点是,她十分清晰行业的天花板在哪里。这一行,她明白,就是伺候别人的工作,职责就是愉悦观众。她的前面多少大师给她指了一个路,让她知道要切实提高这个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十分困难的,不然也不会将他们的孩子送到国外或者去从事别的行业。

王老板说,如果你对自己不尊重,不爱护,那你就是吃开口饭的(指京剧或者演员)。否则,你赢得一个值得尊敬的身份就要十分努力。

她自己而言是,她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或者教授,能够传播她关于这个行业的理论、实践来达到她个人的理想、抱负。她更尊敬这样的人。

她是怎么做得?读书、思考、写作、记录、观摩,向更厉害的人学习。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业有清晰的认识,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在哪里。

有这样认知的人,不容易。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佩瑜:相比京剧演员,我更尊敬自己的身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