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关爱泛滥,教孩子替他人着想

这样一个故事 :登登生病了,吵着嚷着要吃草莓,这大冬天的到哪里去买草莓呢?可登登才不管一定要吃到草莓,否则的话就不肯吃药 。

    没 办法爸爸骑上电动车大街小巷的转悠去找草莓,终于在一家进口水果超市买到了草莓。可当爸爸骑车往回赶的时候,电动车竟然没电啦。爸爸只好将电动车推到路旁,然后步行回家 。

      爸爸心里惦记的登登,在路上连走带跑,回到家已经是出了一身汗,登登看到草莓,立即欢呼起来,也终于肯吃药了 。

      爸爸把草莓洗好,端到凳子面前登登,抓起一个草莓就扔到嘴里,哇,真甜,真好吃 。

      妈妈看爸爸满头大汗 ,顺手从盘子里拿起一个草莓塞进爸爸的嘴里,你也吃一个辛苦一晚上了 。

      爸爸还没来得及说我不吃登登就突然大声嚷嚷起来是我的草莓,谁也不许吃。说着将草莓连盘子从爸爸手中抢了过来,藏在身后,妈妈很生气,对登登说,爸爸为了给你买草莓,跑了那么远的路,吃一个你都不你都不肯 ……”

      生病了所以才要吃草莓。爸爸又没生病,他干嘛要吃草莓吗?登登理直气壮地回答说 。

      在这个故事里的情景 ,想必我们有些父母并不陌生,被娇惯坏了的孩子总认为父母为他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自己却丝毫不懂感恩,不知回报,这就是孩子性格中最大的魔鬼---自私。   

        自私的孩子并不少见,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小公主和小王子中,很多孩子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孩子缺乏爱心,不懂感恩,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过错,可以说,罪魁祸首其实是我们的家长。因为他过于溺爱孩子,只知道一味的付出,让爱泛滥,最终才使孩子养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坏毛病  。

        宠爱,过度迁就过度都会让孩子因为只关心自己的需求而忽略他人的感受,这样性格的孩子长大后走上社会是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喜爱的。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收起自己泛滥的爱,不能再对孩子无度的宠爱和迁就,要让孩子明白并体谅父母的付出与辛劳,要懂得感恩,替父母着想,关心父母,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抛弃自私,关心他人,真诚的为他人着想 。

      适当的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孝心最简单有效的途径。不要让孩子认为做家务就是父母的责任,告诉孩子,他也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应该主动帮助家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样孩子再做家务的过程中不但能体会到从而更加关心体贴父母,同时还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与自豪,可谓一举两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避免关爱泛滥,教孩子替他人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