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忠告

图片.png

工作十几年,在我人生走到中场的时候,受到了打击,除了虚荣心和盲目的自尊,还有自以为是的“努力”。

入职前

有些公司喜欢招刚毕业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白纸一张好塑造,是有一定道理的。

你要问我什么是企业文化,给你一个我做了十几年hr的朋友的答案: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喜好。

老板的性格、理念、管理方式基本决定了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

所以,中高层看老板,普通员工看面试官,看直属领导,看工作环境和直觉到的氛围,基本能判断出一家企业的文化是宽松还是严谨,是保守稳重还是激进创新。

放飞自我的人最好远离企业文化严谨的单位,特别“端庄”的人也不要轻易去逗逼文化的公司。知己知彼才能避免入坑。

入职中

职位和薪水最好和你的能力和付出对等,不要“下嫁”,也不要“高攀”。

低了容易引出自己的不满,招出许多的坏脾气:就这么点钱,还想怎么样。这等于降低自己去匹配低薪,时间长了,你也就只值那么多钱了。

高了表面是赚了,但也意味着老板的高预期,如果你无法兑现,很容易引起不满,视作负担。如果能找到更划算的替补人选,你也就离失业不远了。谁的心里都有一本账,算的既是投入产出,也是人性使然。

稳定,大概是职场最大的谎言。

从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开始,我就孜孜以求“稳定”,事实上我已经换了七八份工作,而上一份工作打动我的还是“稳定”。

一个从学校里走出的企业,如果你愿意,是可以干到退休的。

多么荒谬!

入职中

匹配, 工作和婚姻本质类似,都是一种合作关系,匹配是最重要的。在面谈的时候不要避讳,尤其是职场老人,一定要充分了解新老板的预期,新岗位背后所需的经验、能力、资源支撑,这个岗位面临的难题,前任的业绩得失,老板希望你能解决的问题。

考虑清楚自己够不够能力和承担压力的信心,别试图麻痹自己:我就喜欢挑战。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永远饱含热情永远“热泪盈眶”,前任搞不定的,很可能你也搞不定。除非你擅长的刚好是老板需要的。

还有,了解老板的思路很重要,如果老板说:“这块我不懂的,你来了全权负责。”你最好掂量清楚。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要么特别会用人,做到放权信任下属,中层特别能干,也可能会是另外一种局面:思路反复,当断不断,中层畏缩,节奏拖沓。这一点你只要留心观察其他部门同等职位的人就可判断一二。

摸清老板的思路,然后在老板的“领导”下去开展工作。别试图“指导”老板,除非你已经牛逼到老板是你的粉。大部分情况下,没有老板的信任和支持,你的工作很难开展。

入职后

努力,是职场的第二个谎言。

在几个月前,老板曾经找我谈话,大致意思是有同事反映我不爱做一些“琐事”,“瞧不起”人,希望我能改进。

从此我特别注重与同事的沟通,惟恐自己露出“高傲”形容,能主动的绝不坐等,能替对方想到的再多想一层,对方态度强硬的我一遍遍解释,就差上门服务了,抓住一切机会夸对方,公司群里的“好人好事好消息”,我一一附上大拇指鲜花掌声。

但问题的核心在于:你的价值是否被认同,还有,你是否认同自己的工作价值。这两点没有大的改变,你再努力也是白搭。如果你认为这样的工作是在将就在虚度,你就很难让自己真正安于这份工作。而这一点,同样会影响到老板对你的判断。

能做到老板,没有一个不是“阅人无数”的“人精”,能把你看明白,还能为你打算,已经是仁至义尽。

辞职前

换行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一,不换行我可以有什么选择,都不能接受吗?

二,换的这个行业有壁垒吗,之前的哪些资源和经验可以用得上,哪些资源和知识需要补起来,自己愿意去努力吗,能做到吗?

三,一年甚至几年后,你将失去什么,得到什么,是你想要的样子吗?

如果你缺乏对整个行业的认识和公司业务的熟悉度,你就很难有话语权,并且难以真正融入公司核心管理层。这也导致即使你的独立工作能力很强,也难以打开局面。

辞职后

永远不要忘了自己热爱什么,就像永远记得自己讨厌什么。剩下的,就去努力吧。

永远保持离开的能力

你才能真正“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转自职场阿夕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