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试讲教案及备课思路

单元首页揭示了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见下图:


单元导语定下人文主题: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语文要素定下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


下面正式进入课文: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借助资料和注释,掌握重点语句的意思,了解全文的含义,知道少年中国的特点。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抓住关键句理解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来理解课文内容。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内心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自身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结合史料,理解文章内容。

②难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体会作者炽热的爱国感情。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说在教学过程前的话:

先看课后习题,结合语文要素,提取试讲内容的方向。如本文习题:


1、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解析: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到了少年中国的特点,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赞美少年中国,找到选取的象征事物即可。

答:课文用初升的太阳,奔腾的黄河,腾跃的蛟龙,啸鸣的乳虎,展翅试飞的鹰隼,珍奇的花蕾,刚磨好的宝剑来赞美未来的中国模样。


2、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首先,少年中国指的是未来的中国模样,因为少年本身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少年中国由中国少年来建设,他们是重要的生力军。其次,他们两者都是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形象,精神风貌十分统一。


三、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同学们,在上个世纪初,我们国家还很落后,备受侵略。当时他们轻蔑地称我们为东亚病夫,老大帝国。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整个国家上下死气沉沉。就像我们学过的《己亥杂诗》里,龚自珍提到的,万马齐喑究可哀。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国之士梁启超写了《少年中国说》,要让全国人民激起爱国热情,青年奋发图强,拯救祖国。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拜读梁启超先生的作品。


2、初读课文:

要求: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准备质疑。

提问: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3、精读课文:

提问:第一自然,你从哪里发现了少年对中国的影响。

提问:说说文章用了什么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作用呢?

提问:第二自然段,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提问: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哪些事物,结合注释,小组内讨论,说说这些句子让你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梁启超在1900年写下的《少年中国说》一文,作者见到古老的中国仍在昏昏沉睡,写下心中理想的少年中国,激励人们勇于改革,发奋图强。表现了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昌盛的期望。此后100多年来,涌现了一批批有志青年开创了新中国,实现了愿望。他们造就了祖国的今天,而祖国的明天,由你们来创造。


5、作业:请大家课后查找资料,为了实现强国梦,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哪些杰出代表和他们的事迹,下节课我们来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中国说》试讲教案及备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