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那么不自信,可能是因为有一位“自恋妈妈”

你会不会经常脑海中有一个指责的声音?工作上完成任务时,提醒自己做的不够好,你不可能把事情处理好;在出色完成任务后,即使得到他人的夸奖,仍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甚至觉得这不是自己;在塑形健身时,指责自己不会成功,再怎样锻炼,自己的身体依然还是这样;当与异性相处失败时,认为自己就是个失败者。

我们为什么这么不自信?是什么让我们这么评判、苛责自己。其实,追根溯源,这很可能是我们内心缺乏安全感,缺少自信,缺乏无条件的爱。

幸运的话,这种无条件的爱可以从妈妈这里直接获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幸运,有些母亲从小同样缺少无条件的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怎么可能源源不断的提供给自己的孩子呢?

尤其是当家庭里出现一位“自恋妈妈”,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母爱的羁绊》是为深受母亲情感上折磨的女儿们所撰写的作品,本书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以及多年和成百上千位受折磨女儿的访谈案例,娓娓道来他们是如何受到自恋母亲的影响,并提供女儿们摆脱过去的影响,实现重塑自我。

“自恋”这个词源自于希腊神话,那耳喀索斯长相英俊,但他傲慢,过于关注自己,爱上了自己水中的倒影,导致他无法离开池塘,最终憔悴而死。

“自恋”也就是过分关注自己,缺乏同理心的一种表现。他们只谈论自己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夸大自己的重要性,需要其他人夸奖自己,缺少同理心,对其他人漠不关心。

那么“自恋”特征放在妈妈身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呢?

“自恋妈妈”生活在缺少爱的家庭,他们会像基因遗传一样,遗传原来家庭的相处模式,形成“事必躬亲”或者“心不在焉”两种极端的育儿理念。

电视剧《小欢喜》中,作为单亲妈妈的宋倩,她终日围绕着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全部。为了更好的照看孩子,她辞去工作,一心扑在女儿英子的学习上。她甚至把女儿卧室的墙壁打通,装上隔音玻璃,方便随时观察女儿的动态。女儿没有自己的隐私,苦不堪言。如果英子稍微反抗,宋倩就会哭诉说:“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是妈妈的一切”。

“宋倩式”的妈妈还有很多,他们表面上事必躬亲,为了孩子全情投入,非常伟大。可是他们使得孩子没有主见,没有自己,成就了一大批“妈宝男”、“妈宝女”。

另外一种自恋妈妈的极端“心不在焉”。还记得前段时间大热剧《安家》里的潘贵雨吗?因为家里有了三个女儿,她想要男孩,就想要把刚出生不久的房似锦扔进井里,好在爷爷出手阻拦。从小到大对房似锦各种不关心,不让她上学,不让她吃饱饭,稍微有点不如意,则对房似锦大打出手。房似锦工作后,经常问女儿要钱帮房家栋买房娶媳妇。房爸开车把人撞了让房似锦处理,房家栋没吃早餐就把潘贵雨心疼的不行,而房似锦饿了两天没有得到任何一句问候。

自恋妈妈无论是“事必躬亲”还是“心不在焉”,他们都没有满足孩子情感需求,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深远影响。

自恋妈妈除了有上述两种极端的育儿理念,同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外在表现。这些表现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是几种的结合。

外向浮夸型:这种妈妈引人关注、风趣幽默。他们对别人热情友好,甚至把孩子用作博取他人关注的一枚棋子。电视剧《三千鸦杀》里玄珠的妈妈,热衷交际、爱慕虚荣,她用玄珠来博取他人的眼球,从而得到别人的夸奖。

成就导向型:这类妈妈把孩子的成就放在首要的位置,他们要求孩子在学习或比赛中必须获得第一,如果失败了,则会责骂孩子。《小欢喜》中宋倩一切围绕女儿英子的学习展开,她只要英子好好学习,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如果没有则会指责哭诉。

心身疾病型:这类妈妈特别喜欢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用疾病和痛苦来控制自己的孩子。《欢乐颂》里小包总的妈妈希望儿子离开安迪,当小包总稍有反抗时,她就假装生病让儿子妥协。

成瘾型:这类妈妈大脑闲赋,对抽烟、喝酒、赌博等成瘾,全然不关注孩子的死活。蔡少芬的妈妈赌博成瘾,因此家里欠下巨额债务,蔡少芬不得不早早出来工作养家,甚至为了帮妈妈还债做不道德的事情,可是妈妈依然执迷不悟,最终蔡少芬公开与母亲断绝关系,喊话大家不要借钱给妈妈,她已经还不起了。

不还好意型:这类妈妈像个演员一样有两幅面孔,在公众面前和蔼可亲,在家里则随意打骂孩子。很多拍童装的妈妈希望孩子能在镜头前拍出各式各样好看的照片,在公众面前和蔼可亲。如果孩子们反抗或不听话,私下里他们便会责骂孩子。

情感饥渴型:这类妈妈希望得到孩子安慰,他们情感匮乏,希望孩子能倾听他们,甚至帮她解决问题。朋友的女儿丽丽努力学习,当她说学习太累时,朋友就马上反驳说现在的人真是娇贵,以前家里穷,吃不饱饭,天天要干很重的弄活。现在成为妈妈,每天都要操劳家务和孩子,我才是真的累。渐渐的丽丽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妈妈,干脆不说话了。

以上妈妈们的表现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情感需要,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迷茫无助。

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健康的家庭,应该是爸爸妈妈相亲相爱,她们是处在家中等级的顶端,她们乐于与孩子相处,共同管理家庭事物。她们的任务是照顾孩子,满足孩子生理、心理、生活以及情感的需求。孩子向父母寻求支持和保护,孩子们沐浴在父母的爱里。

然而“自恋妈妈”的家庭则是妈妈是一个太阳,是家庭的中心,父亲和孩子则是围绕着太阳转的小行星。作为女儿,我们想要一个提供健康无私爱的妈妈,作为妈妈,我们想要成为一位源源不断提供孩子无条件爱的母亲,唯有发现“自恋妈妈”的特质,避开“自恋妈妈”的陷阱,让爱恒远流淌。

1阅读

搜索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训练心理强大

自卑心理怎样克服

缺乏自信心如何改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你那么不自信,可能是因为有一位“自恋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