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第一次创业掏心掏肺级别攻略(建议收藏)

技术人员第一次创业掏心掏肺级别攻略(建议收藏)_第1张图片

背景、

   23年作者从大厂前端开发岗位裸辞后开始了ai方面的创业, 作为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诸多挑战, 希望我的思考+实战可以帮你创业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哪怕只想打工一辈子, 这篇文章也可以让你看看创业者们的"乐子"。

   技术人创业优势: 创业肯定要花钱的, 但技术人员能将成本压缩到极低(省钱), 可快速多次的试错, 可更理性分析问题, 创业过程可扩展综合能力, 提升等级上限。

一、创业并不"高大上"

   几年前我还天真的认为, 创业是西装革履油头粉面的中年人, 或是需要有经天纬地之才之人, 才能做领导才能创业, 但实地考察了多个创业者之后我发现, 完全不懂用户者有之、最简单的事情都表述不清者有之、十以内加减法不会者有之, 但他们有个共同点是都有"运气 or 资源"。

   我一直认为只要能力足够就能办成绝大多数事情, 所以我夜以继日的学习各种能力, 但23年让我体会到"运气"这个不可控元素的重要, 其实没必要学会所有知识再创业, 也许你当前的软实力已经超越部分上位者了, 只是你自己不知道, 那为什么不行动起来边做边学?

   假设2个月后你要考清华, 但你现在啥都不会, 那么当下最科学的方法就是边学习边做<<三年高考五年模拟>>。

   假如将你"创业成功" 比作 "考上清华", 那么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一边学习一边"模拟创业", 第一次创业不要期望它成为世界第一, 只将它当做一场模拟考试, 甚至你要模拟考试n次, 但这样的心态下可以为未来真正的成功做坚实的铺垫, 前面我提到了技术人员创业的优势就是省钱, 所以我们有试错优势。

二、护城河? 价值观? 读书读蒙了?

   如果你自身资源挺多比如某某部门的领导是你亲戚, 或者只有你掌握的独门技能, 这确实你有护城河, 但如果和我一样只是个普通人那我们不要纠结于这些成功学概念

   一个创业老板给我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当时他让我看了一眼楼下的肯德基, 又让我看了一下旁边的小酒楼, 然后淡然的问我: 这两个店都是餐饮行业, 肯德基一年的盈收是旁边小酒楼800年也赶不上的, 但据他所知这个酒楼老板一年能赚100w以上, 虽然他没有肯德基风光, 但自己活的很滋润啊。

   我设身处地想一想, 我一个普通人, 第一次创业我就想超越肯德基这现实吗? 这种问题有意义吗? 为什么我不将目标定在小酒楼这个级别, 每年哪怕赚个十几万不比打工受气强? 当我能开好一个酒楼后我的目标可以变成做个连锁赚更多的钱, 这样一步一步才更落地, 而不是说没有护城河这辈子你连第一步都别迈了...

   比如一些付费的app大公司有 500万用户, 每个月赚2000万, 那你自己的公司当然可以搞一个类似的功能, 没有护城河但便宜, 你只有5千用户, 每月赚个1万块, 当做副业也很惬意了, 虽然赚不了几年钱但到时候你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那么当然可以图谋大的, 不要被成功学害了

   价值观也一样, 推荐听一听<<李想.产品实战16讲>>, 价值观是团队多年打拼提炼出来的, 而不是老板喊口号喊出来的, 刚开始创业你连自己要干啥都不知道就总结8条价值观, 那未来员工也只是把它打印出来挂在墙上当标语, 这种东西至少要半年时间才能磨炼出来, 现阶段说太空太假。

   书上只说"成功人士"是如何做一家大公司的, 他不会教普通老百姓如何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成就自己,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创业也一样, 这是一场持久战, 是需要大量学习与演习的。

技术人员第一次创业掏心掏肺级别攻略(建议收藏)_第2张图片

三、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 (实操类不想看可以跳到第六条)

   记住注册公司是免费的+公司印章是免费的, 我在杭州注册的公司就是使用“浙江政务网”或者“浙里办APP”就可以搞定, 流程仅需三天左右, 其他城市你只需搜索当地的"公司注册流程"即可, 一些代理注册公司都有暗收费你要谨慎, 你可以趁机了解一下我国公司都有什么形式, 公司需要承担的责任, 这是认识这个社会的第一步。

   不要小瞧"注册资本", 在我国分为"认缴""实缴"两个概念, "认缴"相当于你承诺为公司筹集xxx元, "实缴"是你将xxx元打倒了公司账户上, 所以你可以写"认缴" 500万, 但实际你只缴纳了 100元, 原本对"实缴"时间没有限制, 所以很多公司注册资本n个亿, 但23年国家的新规要求5年内需要"缴纳完毕", 所以你才会看到大量公司花钱降低"认缴"的金额。

   注册地址是必填项, 创业难道要我真的租个办公楼? 当然不需要, 如果你所居住的小区有商业性质甚至可以直接填写你的小区, 其实我们可以用"虚拟地址挂靠", 这里我不细说了建议搜索当地的"孵化器" or "科技园", 给他们打电话沟通, 一般都有虚拟地址服务, 不用你真的去租个办公室(太贵了)。

四、经营类目(实操类不想看可以跳到第六条)

   经营类目建议找个类似的公司抄一下, 尽量多写一些, 谁也说不准未来你的公司会发展到什么方向。

   比如医疗类的需要特殊资质证明, 如果你没有就不要想做一个"AI看病"或者"AI健康咨询"等等项目了, 这方面红线不能碰。

   拥有ICP许可证才可以做社交, 如果你想做一个类似"微信", "boss直聘"等软件, 那就需要ICP许可证了, 并且注册资本最低100万, 但你只是做个工具卖卖会员啥的就不需要这个证。

技术人员第一次创业掏心掏肺级别攻略(建议收藏)_第3张图片

五、银行开户, 代理记账(实操类不想看可以跳到第六条)

   这里一般需要我们填完注册表后, 在你附近(离家近才方便)找一家银行自主办理公司的银行卡, 但请提前打电话确认清楚一年的管理费有多少, 并且银行的起征点是多少, 一般银行会有第一年免费的政策, 但也有一些银行一年就要几千块, 一定要问清楚当前的政策。

   开户过程大概要2天, 期间可以争取一下更高的每日限额, 比如每天仅允许进账50笔, 每笔最多1万元, 你不争取的话可能给你限额每笔3000元。

   我家里有注册会计师所以我没有找代理记账公司, 但一般记账服务每月不会超过200元, 当你注册完公司会莫名其妙一大堆代理记账公司找到你, 每天都一堆人问"记账吗老板"... 所以你根本不用着急, 选择一家靠谱且价格实惠的公司即可, 有的公司逐渐态度变差的就不要选。

六、第一支团队是你自己

   技术人员创业一大好处是不存在硬性卡点, 产品功能与样式都能设计, 无非是刚开始设计的不好呗, 但如果换成一个不懂技术的产品同学, 那他就必须要找外人来帮忙了, 你想象一个不懂代码的人从头学直到可以撸出一套系统要多久, 而你会技术可以吧自己粗糙的设计扔到一些互助群里, 就有极多的意见提给你, 你用个两天时间就能优化挺多了。

   甚至'咸鱼'上帮忙设计ui图, 才十几元一张。

   雇人成本超级高, 比如一个普通水平的程序员要2万一个月, 还要缴纳各种社保, 当前做ai方面都需要GPU, 以3080显卡为例774元一个月(我有企业折扣), 一个程序员的工资相当于每个月我租25张3080显卡帮我出ai图, 所以最早期能不雇人就别雇, 尤其是雇一个前端雇一个后端这种, 感受到技术人员创业有多省钱了吧

技术人员第一次创业掏心掏肺级别攻略(建议收藏)_第4张图片

   合伙人模式: 就是早期"白嫖"比如让你在app盈利之前0工资, 赚钱之后按百分比给你, 但说实话赚钱的几率不高, 杭州这有一家公司去年就找创业合伙人说预计半年后盈利, 现在过去一年多了, 招聘广告还在招聘合伙人, 还写预计半年后盈利, 真是白嫖到飞起。

   兼职模式: 很多人创业选择大家都兼职, 这样成本低一些, 问题是大家都各有心思, 都怕未来赚钱了自己贡献不大分钱少, 又怕未来不赚钱自己跟个傻子一样付出的太多, 所以基本是嘴上说的超级好听, 但是一个需求做半年磨磨唧唧, 陷入了三个和尚博弈论的怪圈, 所以技术人员自己创业可以省去非常多的人员协调问题。

   做没做过的事: 比如自己做做产品设计, 前端做后端, 后端做前端, 技术人员做客服, 等等只要是你之前亲自搞过的都需要亲自做, 但这一次没有领导压迫你, 公司强迫你, 而是你自己主动的push, 这期间可以学习到大量知识, 甚至我认为对第一次创业的人来说, 这一步才是最关键的收获, 哪怕牺牲掉赚钱也要多体验, 为将来超级成功做准备。

七、相关政策早了解

   自己创业就不像之前公司给你布置任务了, 我们不但要执行更要主动去探索, 比如ai方面每月新政策不断, 去年突然出现要求算法备案, 之后小程序又突然出现小程序必须备案, 那么当时如果使用国外的gpt创业, 那么备案可能都过不去, 所以当时我选择了国内的gpt才备案通过。

   ios的限制: 苹果手机上微信小程序是不允许虚拟支付功能的, 比如你页面上出现"充值"两个字都会被强制整改, 但是安卓是没有限制的, 所以你才会看到:

技术人员第一次创业掏心掏肺级别攻略(建议收藏)_第5张图片

   或者也可以选择成为"流量主", 接一些广告赚钱, 更多关于你行业的政策你至少做到每月一看

八、服务商的选择, 他也是你队友啊

   比如我要购买传统服务器+GPU服务器+severless, 最后我在三个平台分别购买的, 我来说说原因:

   severless这类服务器阿里云最强, 性能上限很高价格也合适, 问题是文档极其繁琐, 出问题没人管你需要自己去群里问, 当然可以找内部人提工单。

   找你的合作商的时候一定要简单聊聊判断一下对方是不是好合作, 我遇到过脾气爆的他家服务器出问题他直接说不管, 反问我别人为啥没问题, 后来发现是他们内部一个服务挂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明白需要赶快换一家供应商。

九、成本面前, 省字当头

   省钱有一个口诀, 就是"减一", 你想雇佣2人则实际雇佣1人即可, 我想租赁4090显卡, 实则租赁3090即可。

   别一次充值太多, 比如阿里云每大约3个月就会有一次产品降价, 比如人脸识别相关api, 这时如果你之前买了1年的不就有可能亏了, 并且还有11.11大降价, 春节大优化, 等等活动的存在。

   同时别忘了摩尔定律, 技术会越来越强大, 价格会越来越便宜, 第一幅ai绘画卖出了43.25万美元, 但现在仅需2秒即可生成一张, 成本不到一分钱。

   能借的别租, 能租的别买, 能按量的不包月

技术人员第一次创业掏心掏肺级别攻略(建议收藏)_第6张图片

十、实战与理论的冲突

   用户特性, 导致了特别多的变量存在, 比如理论上xxx做法可以让用户量提升, 但实际没有效果, 此时建议不要放弃而是寻找用户的特点进行优化。

   比如我的小程序元旦 + 国庆, 会搞降价活动, 理论上降价时购买的人会增多, 这么简单的道理孩子都懂, 但是活动期间反而充值的人变少, 后来调查发现是因为我的小程序是办公类的, 节假日反而没人登录上去办公, 这个时间搞活动很多用户都不登录不知道, 所以后来改成了节假日会提前2周搞活动, 节假日当天反而不搞, 所以理论没错, 错的是我选择的日期不对。

十一、面对事与愿违, 及时止损

   我们认为火爆的功能, 上线后无人问津, 我们引以为傲的改动, 用户怨声载道。

   比如我做的一个合成外语视频的功能, 最早是因为看到了抖音上很火, 我就把这个功能做了, 甚至自我陶醉很久, 上线后还打上了涨粉神器的标签, 结果3个月只被使用了34次仅1人复购, 我果断下线这个功能, 这就是市场验证的无用功能, 不能再投入精力了。

十二、何不食肉糜, 知识的诅咒

   生活的环境导致了我们很可能成为某一类人, 但创业就是面对形形色色的人, 那么我们对用户的生活状态可能就是未知的, 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创业者, 他认为就算没上过学的人也至少认识日常的英语单词, 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他就算上过大学也不一定认识, 直到最后也不相信我, 人与人的代沟就是大到无法想象。

   体验用户的一周: 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用户, 他每天大约几点用我们的软件, 这一天的工作是否很大压力, 使用我们的软件之前他要学什么前置的知识, 我们的软件是如何给他带来价值的, 放下自己的学历与认知, 就用自己最原始的本性去感受。

   父母才是纯小白: 一款软件如果连父母第一次使用都可以很顺畅, 那么可以说是真的做到了易用性, 让父母使用时不要有任何的指导, 不要去直接说明某个功能的用处, 模拟用户一个人时真实的使用场景, 因为多数用户用着不爽直接就走了, 很少用户会主动找客服啊, 或者找人问使用方式的, 记住一定不要去解释

十三、商标有猫腻

    当你注册公司1个月左右, 可能会有人给你打电话声称他几千块帮你注册商标, 但你简单在网上了解了一下感觉没必要注册, 所以拒绝后也就没当回事, 大概过个半个月时间会有外地号码打电话, 自称要与你注册同一个商标,
并且威胁你快点注册不然你就无法使用了, 请记住这就是骗子

   当时通过我的一些试探, 并且咨询了做商标审批的同学, 才知道注册商标, 与给你发短信的人是一伙的, 无非就是让你掏钱而已, 实际上从正规渠道注册商标仅需300元, 但他们一次管你要好几千。

技术人员第一次创业掏心掏肺级别攻略(建议收藏)_第7张图片

十四、抛弃繁文缛节

   创业了你就可以抛弃一些固有的认知了, 比如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特别讲究代码质量, 但面对真实的商业社会你的产品很可能扑街的, 早上线1个月与晚上线1个月有天壤之别的, 我们要考虑的不单单是写好代码, 我们也要考虑大环境、政策、抢占市场、用户心智等等问题, 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资金, 有强大且忠心的团队, 那么按你自己节奏来。

   我做的一款小程序, 上线后一天仅有两个新用户, 果断停止开发将人力安排在其他方面, 对于这个小程序我把代码写到世界最顶级又有什么用?

   这里更推荐商业模式跑通了再进行专项的优化, 而不是一开始就认死理。

十五、文档要详细写吗?

   建议不要像在公司工作时的格式去写, 比如PRD与UI图都可以换成飞书文档, 不用记大量的细节, 记录关键点即可。

   请记住你的创业很可能失败, 所以第一要务是先活下来, 而那些繁文缛节是一个成熟的团队管理多人协作才使用的, 不要照本宣科, 建议根据情况选择方案。

十六、坦然试错

   技术人员第一次创业不建议"必成大事型心态", 我推荐以"探索型心态", 充分发挥我们的好奇心, 对创业进行探索学习, 哪怕亏钱, 亦或者是做了很多无用功, 但只要我们有了新奇的体验学到了东西, 那都是为未来大富大贵做的准备工作而已。

   比如折腾了1个月, 不但没赚到钱还赔钱了, 但真正的财富都在你脑子里, 最怕忙活好几天啥也没学到, 仍然是机械式重复自己原本就会的东西。

十七、重视人性

   早期用户很少审核工作都是我自己手动做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过程让我看到了一个新世界, 人在虚拟环境里会下意识展示原始的本性, 而我们代表一个公司有义务对生成的内容进行审核

   我做的是ai生成视频方面的小程序, 每天都有大量的用户用涉黄涉暴的语言描述他想要的图片与视频, 在现实世界中我20多年中真就没看到过那么多猥琐的言语, 人内心的世界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因为图片合规问题我还被云服务商处罚过两次, 实在是忙不过来了我就搭建了一套审查体系, 并且接入了云服务商的审查api, 每个月几百块, 这才勉强控制住局面。

十八、客服不易

   做技术的人员可能直面客户的机会较少, 但做过客服后真的对这个世界产生些许的失望。

  1. 有人咨询为什么不能免费使用,不免费就举报我们
  2. 有人充值后将钱花光, 然后恶意退款, 不退就举报
  3. 有人将生活的抱怨倾斜到无辜的客服身上, 从早到晚发近百条60s语音给客服说自己生活不容易
  4. 还有完全不动脑, 每一步都要客服手把手教, 语气还恶劣

   越了解人性的本质才越能做出好产品, 每一次对三观的颠覆都是大步成长, 认为世界上只有好人与坏人的导演, 能拍出什么有深度的好电影吗?

   网传滴滴公司将低评分乘客派单给低评分司机, 这样一箭双雕有点杀人诛心的味道了, 这个做法给了我启发, 后期我将很难缠的客户推荐给了友商, 这钱我宁可不赚。

十九、别执着于技术

   本着第一性原理, 我们目标是解决问题, 而不是用最新的技术, 当我发现某个问题不用ai就能解决的时候那就不用ai, 最新的技术花哨但用户不需要, 那就不要用。

   记住创业时你没有任何的kpi, 你只对自己的成长负责, 所以不要做绩效型工作, 没人给你打分。

二十、私域运营, 企业微信认证

   早期我不懂私域, 只知道闷头做技术, 但其实早早的就可以引导用户加群, 之后通过观察用户的互动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并且我们可以及时将各种消息同步给用户。

   私域群是可变现的, 比如有人会联系你往你群里推广某个东西, 会根据群的人数给你钱, 比如200人群一条消息50块, 此时如果你运行了10个私域群, 那么一次就是500。

   QQ群:最高人数突破3000人,企业认证的QQ群可达5000人, 需要付费, 并且很多人不玩QQ

   微信群:200人, 企业认证300元, 认证后微信里就有icon了, 让用户看起来更专业

技术人员第一次创业掏心掏肺级别攻略(建议收藏)_第8张图片

二十一、推广大于天

   曾经可以酒香不怕巷子深, 但当前这个时代如果你的产品不是颠覆性的好东西, 那么你不推广就是没人知道, 靠自然流量能传播那一定是牛逼到一定程度的产品, 普通的产品是需要找专业的团队帮忙推广的。

   我咨询过的一些推广公司以抖音为例, 素人发布广告是20一条, 1000粉丝的发布是70一条, 1万粉丝的发布是400一条, 这些还都需要我写好文案给他们, 如果让他们自己创作费用要翻几倍, 一个几十万粉的b站up主, 发朋友圈加视频号要4000一条, 当然还有按点击量收费的。

   推广工作前期是不能停的, 所以花费最多的就是这个, 当时我明白这个道理时候太晚了, 赶上行业衰退期了, 不然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二十二、个人品牌

   基于推广费用那么贵, 早早建立个人品牌很重要, 比如你成为一个小网红就可以省调巨量的推广费用, 其实马老师等创业者就是懂了这一点。

   我在尝试做简笔画视频, 并且接下来要做视频直播, 都是为了省点推广费啊, 网上有人直播或者将创业过程做成视频, 也是同样的原理。

二十三、顺应大环境

   就算你产品再好, 但是社会不需要了也不行, 就比如几年前的BP机, 手机的出现就将BP机彻底淘汰了, 这与你BP机里的代码写的好不好没关系。

   第一次创业就想要改变大环境相当困难, 普通人更推荐的方式是顺势而为, 当前什么是热点就做什么, 不要感觉自己随波逐流很"可耻", 大公司赚1000万, 咱们普通人喝点汤赚1万呗, 关键是学到东西为将来做准备。

二十四、被理解, 不是第一要务

   人是群居生物, 当然渴望被同类理解,但你的处境与你的做法只有你自己才最清楚原因, 比如你想实验某个商业理论, 从而进行尝试但不赚钱, 有人就会说闲话, 但你要顶住压力因为你的目标只有你知道, 别人与你目标不同则定义"成功"的角度就不同

   我当年在东北遇到一个邻居, 对方是个50多岁大爷, 当时他问我小伙子在哪工作啊, 我回答说要去上海工作了, 大爷一脸愁容说:"上海可不行, 那地方太贵没法生活, 千万别去", 大爷虽然是好心, 但他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他不知道我有什么能力, 我有什么资源, 仅仅因为此事对他来说难如登天, 则他劝我别去。

   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就类似解方程, 很多人在已知条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轻易得出很多结论, 这就是那种生活中常常好为人师的人, 要警惕这种以自己为坐标思考问题的人。

   我们自己要清楚目标是什么, 外人是否理解会影响你心情, 但不影响结果, 除非这个外人是关键性人物, 那我们就需要认真的正式的与其沟通对齐啦, 不然的话这种委屈作为创业者需要抗住。

二十五、路不走绝

   像我这种裸辞创业的不推荐, 更多时候推荐我们牺牲掉娱乐放松时间, 而不是工作都不要了。

   尤其最好不要因为第一次创业与家人闹掰, 家人可能不理解你但他们爱你。

二十六、拍照留念

   第一次创业这么宝贵的经历, 再忙也别忘了记录下这些难得的瞬间吧, 此生都可以慢慢回味。

end

     期待成功的路上与你相遇, 这次就是这样, 希望与你一起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技术人员第一次创业掏心掏肺级别攻略(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