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系统思维模式

最近在学习“系统动力学”,系统动力学讲求系统思维。因为随着经济、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的迅速变化,我们生活所处的各种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个充满复杂性的动态世界里,要做出有效的决策,我们必须先建立系统思维——提升我们心智模式的境界。

这门课首先告诉我们避开三种思维模式,分别是局部思维,短视思维,表象思维。避免了这三种思维模式,那么你就离系统思维不远了。

首先是局部思维,局部思维是指视野比较局限,只注意到微观的内容,而忽略的宏观情况。俗语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其实每个人的视角都非常独特且局限,总有很多方面是你没有考虑到的,因此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局部思维,但是你要清楚这种局限,而不要把自己看到的奉为真理,而拒绝其他任何想法。看过《奇葩说》,想必都会有这种体会,辩手们从个体到群体到人类,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到宇宙,可以从很多层面去看待一件事物。我们要正式这种思维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更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从而让自己的视角与观点更可靠。

其次是短视思维,指只考虑近期结果,而忽视远期结果。短视思维也是我们经常会有的思维模式,比如投资,大多数人都是短视思维,而不是长远考虑去进行价值投资。比如毕业生找工作,很多毕业生只用工资的高低来选择工作,而不考虑工作的长久发展,工资的上涨空间等。短视思维在企业管理当中也相当常见,很多经理为了职位的升迁,好的业绩指标,很容易忽略长期的发展或者人力投资,只顾眼前的利益。

最后是现象思维,指只会停留在比较肤浅的思考层面上,跟随一个个现象,而未能洞悉事务的本质或者看到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比如说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扁鹊见蔡桓公,蔡桓公就有明显的现象思维,只看到表面没什么问题,殊不知表象之下已经病入膏肓。八九十年代紫药水的应用其实也是一种表象思维,受伤出血后,涂上红药水,迅速止血结痂,效果相当显著,但殊不知这样其实对于病情的好转并无益处,甚至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医疗问题,比如有时候伤口深层可能会发生溃烂,所以这种药水现在已经逐步退出市场了。我们思考的时候一定要警惕现象思维,找到事务或现象背后的深层因素,从而对症下药。

日常思考的时候,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是否处于这三种思维误区,尽量避免这些陷阱,从而构建更加系统的思维模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构建系统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