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动机心理学》能让你不卷、躺平、持续走起

如果你问我,这个时代最缺的是什么?

我会说,在不确定的时代里,最缺的是清晰、持续的热情和追求方向。

1

今天是个价值互联的时代,只要你在任何一个方面持续的有卓越的表现,都会被世界识别,从而放大,获得自己的价值。

火到世界的李子柒,在2021年1月5号,以1410万订阅量刷新为youtube中文频道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然后卷入和资本的官司,到最近逆转打赢官司。

2012年开始拍美食短视频,一开始只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奶奶(她很小父母不在,爷爷奶奶带大她),到逐渐发展出自己的农家田园风,到视频火热海外。至今已经10年了。10年间,她的视频平和淡雅,没太多焦虑和带货。看不出她没有红之前,经历的窘境。她是在用自己的清晰、稳定、持续的热情在做这件事。

她说,不希望“李子柒”这三个字太有商业价值。她不想毁掉的,更是自己这份初心和热情。

清晰、稳定、持续的热情和追求方向,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东西。

当你真的拥有了这些,要像眼睛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它。

2

从去年开始热议的“996是福报”,最近常常被提及的“躺平”和“内卷”。其实也就是这种热情被耗尽的结果。

动机心理学很早就发现,外在驱动(名、利、权)产生的效果更快,但一旦撤销,行为就会停止。而内在驱动(自控、精专、归属感)则会让行为持续下去。

一个实验里,他们让一群人玩儿智力拼图,类似七巧板一样,拼出来的图形越多越好。一群人被告知拼完有奖励,另一群人则是自愿参加。时间到了以后,工作人员却没有立即进去终止。

结果有奖励组的人,即使进来是自愿的,但马上停止了行动。而没奖励好玩组的人,则会继续尝试。最后,在单位时间里,好玩组的人,拼出来更多的结果。

躺平的年轻人和这个试验是一样的。

在过去的资本和野蛮增长大热潮里,只要你愿意干能加班,就会获得奖励,所以大家被外部激励驱动很爽。但经济不可能持续快速增长,一旦到了回报没这么多的时代,所有人马上发现自己身心俱疲,完全被耗尽。

这个时候,当年因为好玩、热爱做的人,却会一直持续下去,兴致勃勃,越来越坚定。在一个AI时代,他们的创意和轻松的状态,也自然最稀缺,最有价值。

所以知识工作者的最佳状态,是很自由,很值钱。

3

《令人心动的offer2》的史律师说:如果你真的觉得是个事业,为什么你非要一开始就用来赚钱呢?兴趣都是那些你忍不住要干的事,过程就够爽了。

在君合律所呆着,他一呆就是20年,没有跳槽去薪酬高3倍的外企律所,也没有去更安稳的国企法务部,几次浪潮下来,竟然比那些常动来动去的人更好。

问他的规划原则,他说没有啥规划,我就是喜欢公司的三件事,有球队,自己编了本杂志,以及有一群吃饭的饭团。—— 超级自洽。

在上电视以后,他的音频课程、节目、相声又都被翻出来,说这个人多才多艺。

但他的初心,就是一个个自动自发的动机——这事有趣。

4

人人都有不同的动机,这是做自己的本源。

比如我问你,你为什么要阅读?

你肯定会说,因为我要写作、个人品牌……

听上去很同质化,但一旦你追问下去,你就会发现人人不同。

比如说,有人说我想读书因为我希望自己变聪明,然后我可以应付当下的生活,然后赚更多的钱……

然后呢,他说我可以尽到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照顾好他们的生活。

再然后呢,他说我就可以不上班,安心的看很多书,然后我可以变成一个超级智慧,看透世间但不说破的人。

再然后呢?一直问到最后,大部分人会说,没有了,我就是想做这件事。这就是动机。

这个自己——不是钱、不是房子、不是尽责任的父亲妻子,就是那个希望智慧而看破不说破的自己,就是你最真实的自己。

每个人的动机,也构成了真实的自己。

5

什么是动机?

动机就是“为行为提供的能量和方向的内在过程。”大白话是说,这门学科研究的是:怎么能让你有持续的能量和方向去行动。

不管是成功人士的十年磨一剑,未成功前的持续努力一万小时,还是现在大家的躺平、厌倦、迷茫,无非都是“真的想干”和“真的不想干”的结果。

正好这就是《动机心理学》这本书要讲的话题。

6

这本书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谈到了动心的三大核心要素——自主、能力和归属感如何驱动一个人。

第二部分,我们会带着这个框架,去攻克一个现代人超级重要的事——如何制定一个真心想做,可执行的目标,如何规划和执行,以及坚持落地。

第三部分,我们带着能量和方向,在职业、情绪、健康、财富等场景去真实的落地。

这本书同时还是超过21本书的知识源头:包括《驱动力》《联盟》《自驱型成长》《如何达成目标》《Woop思维心理学》《成功,动机与目标》《进击的心智》《情绪》《反惰性》《习惯的力量》《微习惯》《微习惯:瘦身篇》《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人类动机:行为背后的七情六欲》《成功者的大脑》《自控力》《意志力》,还有一些就不放了,有点儿得罪人。

这本书让你先设计好自己。这样你不会持续跳出来困惑·——为什么我要做这些事?为什么我要兴致勃勃的赚钱、变现、搞流量?我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当你搞清楚了自己的情绪、动机、认知、目标,你随之面对别人的时候,你就能自己从自己内心获得很多答案,那些模型,就从自己身上印证了。

说破了,也就是王阳明心学里说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自己搞定了自己,出门搞别人就很简单了。

所以,我想最重要最重要的要“先”读这本书的理由——是你要先做自己,然后才是职场人、家里人、社会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典:《动机心理学》能让你不卷、躺平、持续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