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间失格》有感

      虽然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听说过《人间是格》,但我也是近段时间才去找来翻阅。而我在一口气读完这部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后,选择了放下书打开了音乐软件,播起了明快的音乐。是的,那股压抑感似乎挥之不去,我极需要转移注意力。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为序,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分别对应叶藏的幼年、青年及壮年时代的经历,描述了叶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丧失为人资格的道路,最后再以“我”收到照片和手记的缘由作为后记结束了作品。

        像平时看小说一般,我并没有去从一开始就细究作品的情节构造之类的,但随着太宰治的深入描写,我渐渐被它带入了情绪——

        幼年时代,产生共鸣

      “这是一个讨喜淘气的孩子”,我想,这应该是叶藏小时候周围的人们对他的印象,我试着带入旁人的视觉去观看,也只是普通的得出差不多的感观,这是一个开朗闹腾却畏惧父亲的孩子,与书中旁人无异。然而,我是作为读者,以上帝视角去看,知晓叶藏的心理活动下的一系列举措,渐渐产生了共鸣。并非说我与叶藏一般无二,而只是发现自己能懂得叶藏那种苦恼、不安,甚至是一些心理乃至性格能感同深受。难怪乎人们将太宰治的文学称为永恒的“青春文学”,我当时的心理便还涌现出这句话。在发出感慨的同时,我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这是一个孩童的心理,一个连中学都还未上的小孩子,顿时,一种沉闷的情绪似毫无征兆地袭来。再回想叶藏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本性,甚至不惜戴上层层伪装,“淘气鬼的恶作剧”“默默忍受,继续搞笑”,我对这个孩子产生怜惜情怀,渴望有人能够理解他,拯救他,然而,这只不过是臆想罢了,叶藏被发现了伪装,也只是加深他的不安,让他加固自己的保护壳而已。

         青年时代,沉闷无措

         有人发现叶藏的伪装了。

        上一秒我还为这个名为竹一的少年出现而高兴,下一秒我就因为叶藏的反应而感到无措。

     “我仿佛看见世界在一刹那间被地狱之火裹挟着,在我眼前熊熊燃烧起来。我‘哇’地大叫着,使出全身的力量来遏制住近于疯狂的心绪”,少年的出现不是他得到救赎的希望。

     “那以后,我每天都生活在不安与恐惧之中”,他把心里的门焊死了,连窗都不给条缝。

     “为了使他驯服就范,我首先在脸上堵满伪基督徒式的‘善意’微笑”,他 再一次带上重重的壳。

      竹一没能成为他的救赎,这让我很是惋惜,哪怕叶藏在那之后会在竹一的面前透露出一点本性,也激不起多大波澜了。而这之后出现的所谓叶藏的“朋友”堀木正雄,这个从第一眼起就让我莫名不喜的角色,更是将叶藏带入了深渊。虽然知道没有这个堀木还可能有其他“堀木”出现带着叶藏堕落,但这个自私自利、阴险狡诈的家伙,还是不可避免地遭到我的痛视,哪怕知道这条路是叶藏放纵自我的潜意识之路,我也希望有人能帮助叶藏换条真正放松身心的路走。看着叶藏放纵于酒色之间,看着他试图借助酒色欺骗自我,看着他终于承受不住选择了与一个比他年长的有夫之妇殉情,我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他的情绪影响,我感到沉闷无比,这种感觉就像是看着一个孩子在慢慢长大,却走向绝望的深渊,想拉一把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沉闷无措便是读起叶藏青年时代的感受吧。而他的殉情事件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壮年时代,压抑郁结

        叶藏在高中时发生的殉情事件让周遭人看他都多是带着有色的目光,学校的除名,父亲的不待见,周边人的鄙视,殉情对象死了自己却活着,各式各样的痛苦一下子席卷而来,他想逃避,他一直在逃避。酗酒,辗转于女性之间,甚至过上男妾似的生活,妻子受辱也不敢奋起反击,最后更是染上毒瘾,被带进精神病院,哪怕从病院出来了,也已变成一个十足的废人。这一切的一切,随着他手记的不断描述,我的情绪也一直在变动着,愤怒,厌恶,嫌隙,无力,悲哀,到最后统归于一种感觉,压抑,郁结于心。

        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放逐自我、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我,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这是读完太宰治所著作品《人间失格》后多数人的感想。而《人间失格》也是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一生的经历与思想表达出来,并藉此提出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问题的半自传性作品。可在我读来,虽有与众人一致的感想,但更多的是困于整本书的压抑情怀,读的过程中慢慢陷进去,结束之后仿佛被压抑笼罩其中,极需转移注意力,而我也如此去做了。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佳作,而我也是之后才知道,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怪乎这部作品若萦绕着死亡之气。我想,这部作品在这之后我应该不会再去触碰,至少以我现在的阅历是不敢再细细品读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人间失格》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