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宝网之问:人类“智商”这么低,还要发展人工智能吗?

上午在看《探寻人工智能》纪录片,突然微博上就传出钱宝网实际控制人张小雷涉嫌违法犯罪在南京自首的消息,钱宝网涉案金额超百亿,平台流水超过500亿元。继e租宝之后,第二大互联网金融“旁氏骗局”浮出了水面。


1.张小雷的“降维打击”


稍微了解一点钱宝网的赢利模式,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明显“反商业、反常识”的互金平台——通过保证金用户自己上网看广告,就能赚取商业分成,复合年回报率还超过40%,这简直就是一桩天上掉馅饼的生意。

但令人震惊的是,就是这样一家反商业、反常识的互金平台,竟然有超过1亿的注册用户(真实用户应该不会有这么多)。同时,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细节是,@平安南京官方发布因为换了一个不常用的手机发布这则消息,导致了很多钱宝网的投资人宁可相信“南京警方的官方账号被盗了”,也不愿意相信自己进入“旁氏骗局”被骗了的事实。

关掉《探寻人工智能》纪录片页面,我不禁感叹:人类“智商”这么低,还要发展人工智能吗?

毕竟,“人工智能”可比张小雷更精于“算计”,也更精于设计各种“套路”,人工智能岂不是分分钟就骗走了我们很多人存在银行卡里的钱?发展人工智能,最后会不会变成我们普通人给人工智能交“智商税”了呢,更何况这年头连苹果公司都有坏心眼,谁又能保证人工智能没有坏心眼呢。

我一直觉得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但现在我有点动摇了。科幻小说《三体》发明了“降维打击”这个词,指的是高等级的文明想要灭掉低等级文明,简直就像大象踩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然我们一起祈祷未来的人工智能不会像张小雷们一样“降维打击”发明他们的人类吧。

不过,好奇心还是驱使着我,还是要研究一下为什么那么多人会相信“看广告就能赚大钱”这样的投资,会向飞蛾扑火一样进入这场长达五年之久的“庞氏骗局”。


2.长于包装:南京“小皇马”


张小雷通过“足球”赚了第一桶金。

他通过包装国内的足球小球员赴南美留学(智利西班牙联盟俱乐部),赚了1000万元,但他也因此锒铛入狱。因为这本身就是一场骗局,他只是与当地一个绰号叫做潘乔的球员合作,潘乔注册了一家足球学校,并租用了智利西班牙联盟俱乐部的一块场地。

作为张小雷出狱后东山再起的商业阵地——钱宝网能够火起来,同样离不开足球概念的包装和足球明星资源的嫁接,张小雷的足球包装套路堪称南京“小皇马”。

2015年,张小雷策划了“钱宝杯国际足球邀请赛”,在南京上线了一场“钱宝德比”。同时他还运作国脚张呈栋进入西甲巴列卡诺足球俱乐部,炒作钱宝网“让张呈栋成为中国球员登陆西甲联赛第一人”。

而且,钱宝网还将足球概念融入到自身的“商业模式”当中。比如,钱宝网发起球赛竞猜推广活动,创造“凯越说球”这一自己的西甲节目,还将“钱宝德比”的观赛活动引入电影院中,为球迷带来新颖的观赛体验……这一系列玩法将球迷们“变现”为钱宝网忠诚的客户和粉丝,在导入流量之余培养了用户粘性。

同时,张小雷的钱宝网还投资了一家中乙足球队——钱宝足球俱乐部,该俱乐部2013年开始筹备,在2014年的中乙联赛中取得了第六名,后又南京迁往了成都。

正是足球方面的大手笔运作赋予了钱宝这样骗子公司“公信力”,吸引了大批不明真相的用户冒险参与这场“庞氏骗局”。在百度钱宝吧的一篇《关于张小雷投资足球之我见》文章中,网友直言“我之所以敢玩钱宝,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光头雷投资了足球”。


3.追概念:Mini版“假药停”


梳理张小雷的钱宝网的发展历程发现,除了看广告赚钱的起步业务,这家公司几乎是什么概念火就追什么,智慧城市、创业产业园、乐视游戏、QB单车、酷雅指环、足球培训、微商下乡、跨境电商、新能源、O2O、环保、票据,甚至还不乏“无人机”这样的股权投资项目。

发现了吗?钱宝网简直就是一家站在互联网“风口”上的企业,这几年最火的互联网风口它几乎都有染指,典型的“追概念”公司,没有任何技术背景和积淀就要搞无人机、智慧城市、跨境电商,BAT三巨头也不敢在短短三两年内大手笔地涉足这么多产业。

对于一家依靠不断地融资来保证“现金流”的骗子公司来说,不追概念恐怕也没有人愿意投资。在短时间内就涉足这么多的领域,包装这么多的互联网概念产品,还吸引了上亿用户参与投资,这张小雷简直就是Mini版的“假药停”。

在一篇《钱宝网无人机飞入河南沈丘贫困户享科技之力》的新闻报道中,钱宝网的“雨田一号”无人机被包装成帮助年迈老人撒农药的智慧农业科技产品,钱宝网希望通过爱心众筹的方式帮助落后贫困户打败贫穷。

可见,这家公司不仅在风口“概念”上进行包装,还在爱心公益、社会责任方面进行自我标榜,这或许也是很多投资者对它的庞氏骗局放松警惕的重要原因。

4.迭代进化:互联网界的“唐万新”


值得注意的是,与很多旁氏骗局一种商业模式打天下不同,钱宝网的商业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资金“胃口”的加大而不断迭代进化出新的花样,自身的商业触角越来越高级和全能。

第一阶段,钱宝网只是一个“投资注意力”的平台。按照钱宝网资料内相关案例,用户缴纳10万元保证金,保证每日完成一定量的“看广告”任务,每月可获最低4000元、最高过万元的收益。

第二阶段,到了2015年钱宝大变样进,发布了3.0APP,在广告任务基础上植入了社交、购物、分享等功能,全面转型“微商”平台。

第三阶段,后来的钱宝网胃口更大,加入了股权投资项目,其中“QBII任务-雷神空天”项目的年化利率高达43.6%。

可以说,钱宝网骗钱的套路非常符合当下火爆的“互联网思维”,一路迭代升级成为了一家涵盖智慧城市、创业产业园、乐视游戏、QB单车、酷雅指环、足球培训、微商下乡、跨境电商、新能源、O2O、环保、票据等众多业务的集团公司。

通过天眼查查询发现,张小雷参股公司结构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其担任法人或参股的公司竟然超过了62家之多,其中有多条已经被列入企业异常经营名录。

如此错综复杂的商业帝国,不禁让人联想到20世纪90年代在资本和实业呼风唤雨的唐万新,吴晓波《大败局》笔下的经典人物。1995年,唐万新成立了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从一家地处西北边陲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一度控制资产超过1200亿的金融和产业帝国,涉足行业之多令人称奇,从番茄酱、水泥到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再到种子、矿业、零售等等不一而足,而其通过各种直接间接手段控制的金融公司同样令人感叹,从信托、证券、租赁再到商业银行,所有的金融工具它都几乎一一囊括。


5.人性之殇:贪婪与执迷不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只有这句话可以解释为什么数以亿计的投资者飞蛾扑火般的加入到这场长达五年之久的“庞氏骗局”。

因为人性贪婪的“作祟”,当人们一旦进入到“张小雷们”精心编制的商业梦境里,除非能够慧眼看穿迷雾,否则只能在贪婪和执迷不悟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前两天,有个工作积极上进、也非常机灵的90后小伙问我能不能买燕郊的“高评房”。可能很多人不理解高评房的意思,其实就是通过在评估机构那里把房屋价值做高,从银行贷出更多资金,这样就可以达到零资金买房的目的。

他认为环京的燕郊房价过两年还会翻倍地涨起来,不在乎现在接别人的盘……所以,有没有发现,在“利益”的诱惑面前,总有人会铤而走险当“接盘侠”!这就是钱宝网能够骗到那么多投资人数百亿元钱的根本原因。

很多时候,人们选择做一件蠢事,并不是因为不清楚其中的风险,他们只是不相信愚蠢的那个人是自己罢了。

回头本文开头要讨论的话题,如果我们不对“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的开发和使用加以必要的监管和限制,任由人们做“蠢事”,鬼知道会发生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钱宝网之问:人类“智商”这么低,还要发展人工智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