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PS-01-002项目、WBS、网络

        在这里记录一些与项目、WBS和网络相关的内容,持续更新中。

目录

项目

1、应用举例

2、项目基本结构

WBS

1、设计WBS

2、在系统中快速创建WBS元素

3、WBS结构的意义

4、WBS属性

网络

1、活动分类

2、活动功能


项目

1、应用举例

(1)若项目是盈利性项目,则需要使用WBS元素来归集收入;

(2)若项目的时间计划较简单可以手工完成,则可以使用WBS结构,若需系统自动做时间计划,则需要用网络结构;

(3)若要和MM、SD、PP做无缝集成,如自动厨房采购申请,则需要使用网络结构;

(4)若要做项目预算管理,则必须使用WBS结构;

(5)若要做管理项目的人力资源,检查人力资源是否能够满足,则需要使用网络结构;

2、项目基本结构

(1)系统状态和用户状态:系统产生的状态,可继承(用户状态可继承可不继承);用户状态可以做约束,如“未设置预算不能下达”、“二次下达预算自动报警”等;

    可以发生实际成本:下达和技术完成;

    可以发生采购申请:创建后就可以,技术完成后就不行,技术完成后只能产生实际成本;

    收货:只能是下达和技术完成之后;

    创建状态下不能记账;项目下达后无法取消;

(2)WBS元素的三个标识:计划、成本、收入;

(3)统计类WBS只能用来统计分析,不结转,能做预算控制;

(4)

WBS

WBS结构是层次性的树状结构、网络是流程导向的结构

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WBS结构由不同层级的WBS元素(WBSE)组成。WBS的本质是将一个项目进行不停的细分拆解,拆解为更细致的工作任务或仍可以进行进一步拆解的工作包,而通过这种拆解能将项目任务更为具体的进行管理,而WBS结构的也可以快速帮助相关方了解项目的范围以及项目的工作。这类树状的层次结构有利于数据自下而上的汇总,包括日期的汇总、实际成本地汇总等。

1、设计WBS

设计WBS有三种基本思路:(1)按项目阶段进行分解(阶段)(2)按项目对象进行分解(对象)(3)按职能部门进行拆分(功能)。这几种思路也可以进行混合,比如做一个大型工程项目的时候,第二层可以按照项目阶段进行拆分(项目前期、中期、后期),第三层可以按照项目对象进行分解(项目阶段中具体的固定资产、如集气站等)。

或这三种分解:(1)工作的分解:上层WBS元素是总括性的工作,下层WBS元素是对该工作的具体分解;(2)责任的分解:比如:最上层WBS元素是项目经理的职责,下层WBS元素是责任的分解,例如工作分解为三个下层WBS元素,分别由三个人来负责 (3)预算的分解:整体项目预算按照从上向下分解到下层WBS元素。

2、在系统中快速创建WBS元素

修改层级,如果一层有多个元素则用@1、@2、@3来排序(@快速创建WBS元素的特殊符号,只用指定层级及在所属层级的位数即可快速生成WBS编码)

项目编码配置点OPSJ(定义项目编码掩码)、OPSK(定义特殊特性)

配置文档见SAP-PS-03后台配置-004项目编码配置

3、WBS结构的意义

(1)通过WBS将一个项目不停的分解,每一次分解工作任务更为具体,同时明确了项目范围,在设计WBS时要和用户沟通WBS的颗粒度(层次越多颗粒度越高,同时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越高)、完整性(是否已全部覆盖项目范围)。

(2)WBS可大大提高财务计划、控制、分析的精细度。

(3)此外WBS作为项目的载体,是其他很多模块关联的一个核心要点,包括销售订单、采购订单、生产订单等都可以分配给WBS元素。

4、WBS属性

1、科目分配元素:代表这这个WBS是个真实的成本对象,上面可以承载真实的成本;可以作为SAP其他对象的科目分配对象,如销售订单、采购订单、网络活动等。

2、计划元素:代表这个WBS可以维护计划成本(CJ40)(后台的配置也可以决定这里勾选是否影响计划成本的维护)

3、开票元素:开票元素可用于计划收入与实际收入的过账,非开票元素无法手工维护计划收入等(在销售型项目结算时,开票元素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本与收入往往汇总至开票元素层再统一进行结果分析以及结算。销售订单和WBS元素关联是依赖于WBS元素的科目分配属性,而不是开票元素属性。销售订单可以与非开票元素的WBS元素绑定,但需要确保此WBS元素上级有至少一个开票元素方便后续计划收入存储以及实际收入过账。)

网络

网络是一个流程导向的结构,由活动(activity)以及活动间的关系构成。每个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时间逻辑性,一共有FS、FF、SS、SF四种关系(F代表结束,S代表开始,FS代表A活动做完后B活动才能开始)。网络是个流程导向的结构,里面的活动都是平级的关系。这种结构比较适合做进度管理,以及在PS模块中后勤业务主要也是由活动进行触发展开的。

1、活动分类

(1)内部活动:内部活动主要是指工厂内部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不需要第三方提供对应的服务,内部活动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内部工时的收集以及相关的资源计划管理。

(2)外部活动:外部活动主要是指需要购买第三方服务才可完成的任务。

(3)服务活动:服务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外部活动

(4)成本活动:使用网络的成本计划的时候才有可能使用到成本活动,成本活动主要指代相关具体的费用

2、活动功能

(1)项目物料需求管理:项目中的物料只能挂接在活动下,挂接物料需求后可按照不同的需求场景直接触发采购申请或者预留的生成。而WBS下是无法挂物料的,只能在采购申请、采购订单中输入P/Q的项目类别后手工关联对应的WBS。(项目结构中,物料是分配给网络活动的;不能分配给WBS元素;要对项目所使用的人力或机器的资源计划、管控等也需要使用网络活动)

(2)项目工时管理:活动相比WBS而言另外的优势一个就是收集工时(*在启用HR模块情况下,可通过CATS实现WBS与工时的集成),工时报工的逻辑与工单基本类似。

(3)项目费用服务类采购需求管理:通过创建外部活动或服务活动可直接生成对应采购申请,提升采购协同效率。

你可能感兴趣的:(SAP-PS,制造,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