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围攻汴京,第二年徽、钦二帝被俘北去。

靖康之变,宣告北宋王朝167年的繁华落幕,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绍兴八年(1137年)春天,岳飞奉命率领部队回鄂州驻守。他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不见满地春色,唯有血雨腥风,写下了一首《满江红》: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不同于《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壮怀激烈,这首词描写的是中原锦绣河山在敌人铁蹄下横遭践踏的悲惨景象,以及大宋广大军民为抗击金兵付出的惨重代价。

读过此词,才知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和“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都是为了天下百姓。

两年后,岳飞挥师北伐,收复洛阳,又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兵,进军朱仙镇,南宋朝廷却以十二道金牌召其回朝,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杀害。

你可能感兴趣的:(岳飞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