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论

背起背包,跨过高山,闭上双眼,感受春天……

爬的山越高,走的路越长,看过满天星光,拍过晨曦和夕阳。虽也曾错过最美风光,但风光再美却始终不及你……还有单曲循环。

又是一年春节,匆匆而过。

告别了寒假的硬座,挥手了彻夜的拥挤,不是这样就可以欢喜,因为又挤进了茫茫春运里。高铁一个半小时的行程,硬是坐成了十个小时的巴士,堵在路上最烦人……

还好,包里带了本书,浑浑噩噩、摇摇晃晃之中读了大半本书《伝え方が9割》。这是第二遍读这本书了,日式的沟通法则。

放假前找了办各种通行证的理由休了三天年假提前回家。于是,休假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出入境处补办了各种出境证件。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户口制度的繁琐。前段时间因户口迁移反反复复往家里、前公司、服务中心来回折腾了大半年,现今又要更新各种资料证件兜兜转转。

还好小地方人不多,办齐证件手续,过年了。

虽然过年了,却再也感受不到小时候的年味。那时候的过年,才过完小年,邻里邻外就已经忙碌起来。买年货、做卫生、写对联,这时候外出打工的大人也会陆续回到家里,渐渐热闹起来。一大早的碰个面,虽然只是寒暄,大概还在百米开外,就已经扯开嗓子打招呼了,哪怕在屋子里面的人也能听到。最开心的是去窜门,可以收到很多好吃的糖果,衣服兜里都塞得满满的,“吃不了兜着走”。特别是大年初一,一大早就出门去,逢人问好,大人都会给红包给压岁钱。到了晚上,几个小家伙聚在一起,数红包。有钱了就可以去买擦炮,五毛钱一包,偷偷的扔到别人脚下,“砰”的响吓他一跳。心想,长大后也能“度日如年”就好了,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开心。

好了,如今自己也工作了。大家没有了发糖果的习惯,家里的小朋友也不会出去到处窜门了,都窝在家里拿大人的手机玩游戏,甚至一些大人也是在家只顾玩手机,叫什么“吃鸡”的,对着手机屏幕不停的划来划去,好似要按到手指抽筋。

工作了的大人还是要准备红包,给家里长辈派红包作孝敬,大年初一出门给小朋友派红包作关爱。大年初二去拜年给小朋友派红包作礼节。听说其他地方似乎是未婚人士不但不用派红包,还继续有红包领。诶,自从工作了后就再也没能收到新年红包。哦,微信红包……

在外上班的时候,总是期待一年到头到春节。到了春节反而怀念起了上班时间的忙碌。在家的无聊,迫使自己加入老大人的行列,打打麻将玩玩牌。虽也曾立志假期期间读多少书,做多少个表格,都败给了酒肉餐桌。

webwxgetmsgimg (3).jpg

平日里大家都在外,难得见一面,春节回家也成了聚会集中期。

高中的同学,难得大老远的从市区四面八方过来,窑鸡。以前高中老师曾说过:高中同学是整个学生生涯中关系最好的,因为经历过高考,多少个日夜共同奋斗抗战。还记得高中时候的小教室,晚自修下课后,我们都不由自主的去加班加点到深夜,第二天照常六点起床做跑操。这次以窑鸡的名义,小聚一场。

听说谁谁又准备上山挖矿了,谁谁又准备转正科员了,谁谁又被医院高聘了,谁谁要读博了,谁谁毕业了要卖药,谁谁大年三十还要敲代码……哈哈哈,那谁谁贺州郭富城没空来。

webwxgetmsgimg.jpg

见过高中的同学见小学的。大年初三去给启蒙老师拜年。很不巧,来的差不多也都是男生,唯独两个女生(还未婚)。哦,来的都是未婚的。结婚了的都在家带孩子,要么去走娘家亲戚。按照这种趋势,将来还能来聚会的估计也就我们刚毕业不久的三两个了。

webwxgetmsgimg (2).jpg

遗憾的是,今年初中同学都在忙自己的事,凑不上一起。便自个找了个时间去母校看看。春节的黄姚有点多人,出门便不能回头,特别是在老街里面。

webwxgetmsgimg (5).jpg

小时候觉得黄姚没什么特别,一碗水粉也就几毛钱,现在涨到八块钱了,过了中午还吃不到手工粉。后来常年在外,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黄姚开始慢慢被外界熟知,商业化在一步一步逼近,这个来自明清时代的古镇。初中的时候还能在姚江游泳,一帮人脱了衣服从带龙桥游到锁龙桥,在睡仙榕上跳下来,溅起高高水花。周末去郭家大院水磨旁边看别人晒豆豉,晒酸梅,偶尔拿一两个来吃……如今逢年过节回家已经认不清原来的模样了。

webwxgetmsgimg (4).jpg

至于很多年轻人春节回家被催婚的事,今年算是躲过了,又或许是已经被放弃了,又或许是被转移了注意力。被问到最多的是,天天看我发朋友圈,都是上山下海的照片,我是做什么的……其实没做什么,就是有空多去爬爬山而已,顺带拍了一些照片。成天爬山,那你为什么还这么胖。蒽?终结聊天。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追求不一样。

难得来人间一趟,总得去看看世间繁华。

那就,

山里出来,山里跑;山里认识,山里约。

2019,请继续!


                                    ——2019.01.10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个春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