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思维训练营学习D1

2017年第一次接触视觉笔记,是从练习视觉元素开始的。

2019年想要用视觉呈现的方式输出,于是正式跨进视觉笔记的学习区。

今天是线下课的第一天。

信息量非常大,而视觉笔记是需要大量长久练习的,只靠听课,收效甚微。

每日一练是刚需,靠笔记无用。

把经由视觉笔记的学习而触动的收获整理出来:

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不误砍柴工”,小时候经常听这句话。

在今天的字体练习中再一次展现。

POP字体之前练习过一段时间,效果不太好,模仿的很吃力。

老师并没有让我们马上练习,而是带我们观察字体,总结书写规律。

琢磨规律,在书写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复盘,为什么这一次比上一次写的好?哪里发生了改变?

以前在学习OH卡时,老师也说过:

“不要背牌阵,要研究明白藏在背后的原理是什么,清楚之后自己随心变化就好。”

字体的练习也一样。

当下创造。

一直以来,学习的卡点是,知道应该用什么元素去画,可是头脑中无形象,每次都得度娘之后,临摹着画。

今天挑战环节之一,老师给出“听-画”的环节。

老师说一个词,我们5秒钟之内用图像呈现出来,一共20个词。

没有时间去查,全靠当下。

出乎意料,20个词的快速呈现中,我只卡住了两次。

一直以来,我用“只会模仿”框住了自己。

可是明明,即便是简单的图形,依然可以呈现。

重点是怎么理解,怎么完成从文字到图形的转化。

处处皆故事。

很有意思,但也很挑战的环节之二:

从有限的26个视觉元素中挑选出18个来画,重点是用这18个元素串一个故事。

这事不算太难。

平时在带领OH卡团体时,常常会用到故事接龙,想象力与创意不缺,难的是把“挑元素-编故事-画出来-顺畅讲”在20分钟内串起来,画完上交。

大脑高度紧张。

更紧张的是,随后要求在整个团体中一边展示画一边讲故事。

同时和“画的不好”的自我批判,“演讲不好”的自我批判,在一起。

陪伴紧张。

在听同学讲的时候,蓦然发现:

大家并没有完全挑选要求固定的18个元素,他们会用其他的元素来替换。

听见内在有一个声音:

“我是不是太听话了,如果可以用替换的方式,根本就不用这么辛苦啊。”

我认回,墨守成规的自己。

我认回,想要练习灵活的自己。

我认回,压力下高创意的自己。

我认回,想要轻松一些的自己。

谢谢即使已经很累,但仍坚持练习的自己;

谢谢从不放弃,一笔一笔在学习区全然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视觉思维训练营学习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