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训练营05

如何善用工具

两种错误的使用工具的倾向

1 工具癖:不断在在各种软件,不断比较软件之间的优劣,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寻找好的工具上,结果真正到使用的时候,却不能利用好工具。或是无法坚持下来用工具学习、或是学习使用工具的成本太高,半途而废。这样的人是为了使用工具而使用工具,不仅没有让工具发挥最大的作用,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于工具的挑选和比较上。这种态度不可取。
2 工具恐惧症:任何工具都不不想去尝试,能不多下载软件就不多下载。就连office套装里word、excel、PowerPoint最基本的功能也玩不转,连一份像样的PPT都做不好。每次到必须使用软件的时候就一味地抱怨软件不好用,像是软件故意在跟他作对。这种态度也不可取。

如何取得平衡

1 梳理工作流程,回归常识;
2 掌握核心操作,逐个击破;
3 Learning by doing,学以致用;
解释一下:
1 梳理工作流程,回归常识:我们凡使用一样工具,必是为了满足需要。只有最能满足我们需要的工具,才是最好的工具;反过来也是,我们需要的知识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最简洁工具,不需要太多复杂的操作和更高级的插件(如有需要,则另当别论)。有的同学往往挑来挑去,不知道用哪个工具。工具各个都很强大,不仅能这样,还能那样。其实没有必要,我们要回归常识,选择最需要的、最有效的就好。
2 掌握核心操作,逐个击破:著名的80/20法则讲的是,你花费20%的时间就能完成80%的内容。很多软件功能复杂,甚至需要上专门的课程来学习,那我们是否要完全学会了之后才使用呢?我的答案是No。功能够用就行,如果我们用80%的时间去研究核心功能之外的东西,却换不来20%的效果,为了研究工具而研究工具,这就是本末倒置。一个软件的设计者往往要考虑各种层面的用户,往往在软件中集成了很多大部分人一辈子也用不到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先用起来,等用顺手了再研究高级功能也不晚。
3 Learning by doing,学以致用:第三点已经讲过了,用起来就是最好的实践。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管理训练营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