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定律

原文于2022年12月28日发表在 The Laws of Gravity

作者:Mikhail Lopatin   翻译:@白鲸号

【译注】Mikhail Lopatin于2011年获得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学位并任教,之后于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心及牛津大学圣休学院从事访问学者工作,热爱花样滑冰特别是宇野昌磨选手。本文获得作者同意翻译并发布,严禁非声明原创转载。


“他在滑冰时特别出色的一点是他运用引力的方式,不但在技术上也在艺术上都有体现。他的动作有一种凝重感,从而产生了极强的张力。这就是他的独到之处。”

——法国Eurosport对兰比尔的采访(来源,略有修改)

“在物理中,引力(来源于拉丁语 gravitas 意为‘重量’)是指一切有质量或能量的物体之间产生互相吸引的一种基础作用力。”

——维基百科

一、音乐的吸引力

什么是一位选手深度的音乐性呢?它能让选手自身沉浸在音乐中、让观众沉浸在他们的表演里,仿佛是一种音乐思维的自然延续,一段复调音乐的新的声音。而这种“自然”、“有机”的表演从何而来?——或者引用Johnny Weir对宇野昌磨富有洞察的评价,选手的冰刀像是成为了他们身体延伸的一部分。

而这深度的音乐性及其产生强烈吸引力的秘诀,并不全然体现于将音乐重音直接运用在跳跃和旋转上,也当然不是突出最具记忆点的音乐段落的那些编舞“小花招”——这只是更浅显更简单粗暴的音乐性的体现;——不,这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的秘密在于选手的动作和音乐在更基本的韵律层面的精准配合。当音乐把选手所有的步法和旋转聚合起来并决定了它们的韵律、节奏和特点时——“引力”就由此产生了。

以跳跃进入为例——一套节目里最保守也是最标准化的部分,往往通过长期单调的训练进行过反复地打磨。这些模式化的步法和转向的组合(以及手臂动作)通常保持经年不变,最终积习成性地成为了选手的肌肉记忆——看起来在这些重复的套路中并无空间添加任何的音乐性和艺术性。

然而......看看这个4F跳跃进入——并且仔细听!


特别注意由选手步法和音乐分别产生的韵律脉动——是它们之间的关联和互动产生了引力。


宇野昌磨的表演总能让我惊叹之处在于即使在完成最简单的步法、最常规的套路动作和他节目中最乏善可陈的部分,他也能够在微观层面将自己精准沉浸在音乐中的能力。他还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控制,既不会机械刻板地按照节奏完成动作并精准突出每一个重音,也不会过分自由偏离节奏导致失去了重要的吸引力。在适应节奏架构的同时又能在其中保有一些自由和即兴的空间,这种能力是他的独到之处。昌磨的表演有一种在音乐演奏中叫做“伸缩处理”的特点——节奏上一定程度的“不准确”不但是被允许的,实际上是被鼓励的,以便更好地表现音乐思想自然而有机的流动。懂得何时加速何时减速——也就是脱离节拍器般的精确——是任何音乐演奏家都不可或缺的素质。

4T-2T连跳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出选手动作和音乐之间在节奏上的协调。


从这个跳跃的进入、起跳到连跳的结束,每一个音乐强拍都对应某个肢体动作或反应:手臂动作、转体或者跳跃(2T) 。在前一个例子中,选手和音乐之间仿佛由一条看不见的线牵动着。这条线时紧时松,却从不会断掉。

仿佛选手就在《Gravity》这首歌创造出的“引力场”中翩翩起舞。

二、线条的几何图形

昌磨的表演所产生吸引力的另一个重要成分,是能够将音乐中的波澜起伏翻译到冰面上并呈现出来的一把好“乐器”。你可以试着以自然而有机的方式演奏一段音乐——运用我之前提到的“伸缩处理”技术——然而如果你使用的是在家具厂买的破琴而不是一把斯特拉迪瓦里名琴,那么也很难创造出那种吸引力和沉浸感。仅仅有对的感觉是不够的——你既需要高超的技术也需要合适的乐器。

一名选手的“乐器”是他的手臂、姿态、面部、腿部还有冰刀:换言之,就是他的整个身体。毫无疑问,昌磨幸运地拥有一把令人惊叹的乐器:灵活的上半身、优美的手臂和出色的滑行技术,构成了他表现力的三大支柱,足以撑起任何复杂的编舞。

“他的动作有一种凝重感,从而产生了极强的张力。” ——没人能比他的教练兰比尔更好地概括昌磨滑冰的这个特点。实际上,拥有昌磨这种可以创造出“紧张”和“释放”(或者引用玛莎·葛兰姆的舞蹈术语来说就是“收缩”和“释放”)能力的选手屈指可数。

这些简短的编舞姿势中让我感到震撼的是选手全身心的投入——他的身体、手臂、头部、颈部甚至眼睛都同时在创造出张力并且放大了这些姿势——因此他在冰上看起来更加高大。

当动作在图形上开始变得更复杂并拓展到空间平面全部上下左右的四个坐标时,这种动作的放大会更加明显。本赛季两套节目的步法衔接,都彰显了对于由手臂、上半身和冰刀构成的这些线条所运用的大师级对位。


《Gravity》步法衔接中的高潮部分从线条的几何结构角度来看尤为美丽:

请注意的是在这个简短的片段中选手如何在空间平面和不同的坐标轴上做出探索。甚至单单昌磨右手移动的轨迹都足以说明这种多向性:从开始拂过头部——下移——举起——最后再回到头部。同时,左手起初几乎是相同的轨迹而在最后偏离,从而创造出了一条新的线条,一个新的“声音”。此外,上半身以这些延伸和收缩在“演唱”着自己的旋律,而冰刀则为整体复调音乐增加了一条贝斯线。昌磨在冰面上用以创造复杂几何图形的大师般精湛技艺的背后,我认为是他灵活的上半身把这些单个线条都“粘合”在了一起。

正是这种动作的空间复杂性、体量感以及多向性让昌磨能够在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中都游刃有余,无论是复杂的复调巴洛克音乐还是更易懂的古典音乐;无论是情感充沛的普契尼意大利写实派歌剧还是表达含蓄的法国香颂;无论是节奏复杂的布鲁斯音乐还是华丽奔放的拉丁美洲和西班牙音乐。

昌磨的身体就是他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用这样的乐器演奏任何音乐都会美妙绝伦。

三、宇野昌磨的魅力

John Meyer歌曲的重力表达了沉重、期待的压力、失望还有破裂的关系。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压抑,让我们忘记了梦想和希望,让我们止步不前。

Gravity is working against me

And gravity wants to bring me down

那种重力也同样代表了期待的重量。就像我们自愿一次次推上山坡的西西弗斯巨石。比如2018冬奥会银牌的重量;成为新晋的世界冠军和随之而来的万众瞩目。想要发挥出色取得好成绩——这压力会慢慢吞噬掉你的能量和你对所做事情的热爱。

It’s wanting more that’s gonna send me to my knees

直到你终于达到了自己的极限,直到巨石从手边滑落,直到一场灾难性的表演之后你发现在等分台只有独自一人,直到那份重量彻底将你击垮并化作眼泪倾泻而出。

宇野昌磨的职业生涯有过低谷也重新崛起。但那重量不会消失殆尽——它会在他的表演和性格中留下痕迹。它塑造了他的职业生涯、创造了动作的体量、形态以及复杂的几何图形、它转化为张力——从而产生了吸引力。

正是这种吸引力促使我买了都灵大奖赛总决赛的门票,即使为了成行需要重新安排我的工作日程。我需要再次看到他的表演——在2016年俄罗斯站的六年后、在我人生中的第十次,我需要见证他的成长、他的重生。我想要看到一个人如何对抗这种重量——又如何战胜它,一个人如何去飞翔、又如何去梦想。我想要得到这种鼓舞,找到内在的力量去直视重力然后说:

Gravity, stay the hell away from me!

你可能感兴趣的:(引力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