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若干事

老公朋友的爱人在某华公司做保险代理,非要拉我去参加他们公司面试,说是在家闲着不如去挣钱,一天早上两个小时,可以带娃,其余时间自由,工资还高。对于保险代理人这个职业我是比较清楚的,因为和公司签的不是劳务合同,而是保险代理合同,不受劳动法保护,也没有五险一金,在出现保险重大纠纷时公司可以用临时工的借口,推卸责任(当然不会因为几个理赔案子损坏大公司名声)。一般情况下,不是因为无法找到能挣钱的工作是不会进入这一行的。这一行也比较辛苦,虽说不用怎么坐班,但跑业务也够受的,重要的是周围的人还拿有色眼镜看你,一听你是卖保险的,就赶紧躲开,深怕被缠上。其实这也大可不必,保险就是在自己出现意外时的一种保障,何必想躲瘟疫一样呢?这也是中国人对保险这个行业认识不足的原因。但保险代理人自身也需要找原因,本身自己对代理的保险就不是很懂,一心想着赶紧签单走人,出了事当然陪不了,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几乎每家公司都有产品被吐槽,每个公司都被说成某某骗子公司,其实这也有保险代理人的责任。

想着在家里闲着带娃,不如去学习一下。于是就答应参加了某华的面试。为了对面试套路有所了解,我还做了一些准备。说来可笑,正当我在网上浏览材料的时候,某安也打来电话让我去面试,估计看到我在关注他们,于是乎,在某华之前我先面了某安,相比较,我来讲讲这两次面试感受。

某安面试的是一个经理,年龄50多岁,手底下有60多个保险代理人。这个大姐的沟通时抓不到人的痛点,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一直都在自己说,倒像是她来面试的,从自己原来是做生意的说到女儿考公务员男朋友是军人,各种没逻辑,听的把我给着急的,关于核心问题薪资水平一点没有涉及到,公司组织架构也让人晕乎不已,关于我问到的产品类型,她也说不清,更别说跟人讲清楚产品。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也是很难插进话去,加上我着急回家带娃,也就没多问。

某华的面试是沙区四部的一个总监,45岁,同样也是女性,一看就是精明能干。说话习惯用一个句式——是与不是?据她讲手下有保险代理800多人,月收入税后最低四万。她的思路很清楚,一上来就讲待遇,表明目前为什么说是加入他们的最好时机,以及新人的各种福利。接着讲到了储备干部制度,包括即刻转正,六个月转主任等,然后讲到了一些和保险人有关的制度。

这两位经理各有千秋,前者亲和力强,但领导力欠缺,面试期间有人来倒水,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后者领导力强,管理风格强悍,奖罚分明,从对手下人的态度上也可以看的出来。

在两次面试中,我都问到了两个问题,一是产品,一是公司组织架构,这两个问题不是随便问的。产品的好坏,意味着你是不是可以不以忽悠人的方式去推销保险,而是很专业的角度去分析为什么这款产品能够购买,一个没有好的产品的公司去了那就是找死的。而组织架构可以看出你的职业上升通道,发展前景,以及你在公司业务中面临的各种支持。

从产品上来讲,只能说每一个产品都是有优缺点的,不可能出现既便宜保障范围又全的,要知道保险本身就是一种保障,消费才是她的主要作用。比如两家公司现在主推的产品。某安福的轻症将别家作为一种疾病——“某安福18年的基本配置主险为终身寿险,必选附加险为终身重疾险和能保至70岁的长期意外险。比如长期意外险,这是必须买的,交20年算40年,到70岁,每年5000,平均成本一年2500,而且还只有50万保额,呵呵。我能说我用200多就能买100万的保额吗?绝对智商税啊。而且只限癌症多重赔付,还需要额外交钱。不过这个产品也有优点,在赔付轻症责任后,重疾和身故保额不减反升,每患一次轻症后重疾保额提升20%,最高提升60%。不过她保的轻症只有两大类,“极早期的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拆分成三种:早期恶性病变、原位癌、皮肤癌,而经常容易患的微创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轻微脑中风后遗症、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却一个没保。

再说某倍保,虽然说重大疾病能够赔付七次,但是任何一个人的了两次重大疾病还不死的概率是极低的,更不要说七次了,这是一种营销手段。还有它的疾病分组的复杂设计,我一个堂堂博士都需要读半天才能搞清楚她到底怎么赔的,你叫其他人情何以堪?不过他这个产品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如果前十年你患了她所列的重大疾病,那么会赔付150%,这也是这款产品为何比市面其他产品贵的原因。

从组织架构上来讲,单说一下某华,在乌鲁木齐,某华有三个大区,比如沙区,新市区,每个区下又设小区,每个小区的头头称为总监,光沙区就有八个总监,每个总监下又有主任,主任下才是保险代理人。总监是按照手底下人数来设定的,150人就可以设定一个总监。每个区都有相应的内勤进行支援。

这里讲一个小插曲,在某华面试还要经过区域后勤长,他们被称为内勤,在保险公司,内勤,是企业正规招募进来,签劳务合同的。属于保险公司正式员工。这个区域后勤长是一个年轻的毛头小伙,估计来这里也就最多两三年,但还挺爱摆谱。一看我上面写的研究生毕业,就开始教育我,我们这里博士后都有,见到的都是千万收入的很正常,意思是让我放低姿态。见我没吱声,又说,我们这里内向的也是可以做到总监级别的,巴拉巴拉一通,我还是没吱声。他又说沙区这里很大,你看这么多人报名,这么火爆,你要想好,想好了再来。我点点头。他看我有反应了,接着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这里好几层楼,人多嘴杂,稍有不慎,就会吃亏,平时需要谨言慎行。

这两家公司面试下来,我还是有一些体会的。首先保险代理人的门槛真的不高,只要是个人就行,难怪人说保险一半都是被保险代理人和他们的朋友买了。面试只是走个过场。其次,管理的水平很重要,某安的办公室里人员萧条,某华则是车水马龙。可以看出管理上后者要严格得多。再次,某安的保险都是通过手机app购买的,线上线下产品一致,所以保险代理人一个手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自主性更大一些,而某华线上线下的产品有很大区别,无法用手机app操作线下产品。最后,我真不适合做保险代理人,做个保险经纪人还比较合适。

你可能感兴趣的:(保险若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