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基础知识

1、什么是Docker?Docker解决了什么问题

一个项目中,部署时需要依赖于node.js、Redis、RabbitMQ、MySQL等,这些服务部署时所需要的函数库、依赖项各不相同,甚至会有冲突。给部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所以引入了Docker

Docker为了解决依赖的兼容问题的,采用了两个手段:

  • 将应用的Libs(函数库)、Deps(依赖)、配置与应用一起打包

  • 将每个应用放到一个隔离容器去运行,避免互相干扰

Docker基础知识_第1张图片

这样打包好的应用包中,既包含应用本身,也包含了应用所需要的Libs、Deps,无需在操作系统上安装这些,由此不再存在不同应用之间的兼容问题了。

Docker如何解决不同系统环境的问题?

  • Docker将用户程序与所需要调用的系统(比如Ubuntu)函数库一起打包
  • Docker运行到不同操作系统时,直接基于打包的函数库,借助于操作系统的Linux内核来运行

这样就不用再关注运行的系统本身。

Docker基础知识_第2张图片

2、Docker有什么好处与优势

Docker和虚拟机的区别

Docker可以让一个应用在任何操作系统中非常方便的运行。而以前我们接触的虚拟机,也能在一个操作系统中,运行另外一个操作系统,保护系统中的任何应用。

两者有什么差异呢?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是在操作系统中模拟硬件设备,然后运行另一个操作系统,比如在 Windows 系统里面运行 Ubuntu 系统,这样就可以运行任意的Ubuntu应用了。
        是在操作系统中的操作系统,体积大、启动速度慢、性能一般

    Docker仅仅是封装函数库,并模拟部分操作系统,
        是一个系统进程,体积小、启动速度快、性能好

Docker如何解决大型项目依赖关系复杂,不同组件依赖的兼容性问题?

    Docker允许开发中将应用、依赖、函数库、配置一起打包,形成可移植镜像

    Docker应用运行在容器中,使用沙箱机制,相互隔离

Docker如何解决开发、测试、生产环境有差异的问题?

    Docker镜像中包含完整运行环境,包括系统函数库,仅依赖系统的Linux内核,因此可以在任意Linux操作系统上运行

Docker是一个快速交付应用、运行应用的技术,具备下列优势:

    可以将程序及其依赖、运行环境一起打包为一个镜像,可以迁移到任意Linux操作系统

    运行时利用沙箱机制形成隔离容器,各个应用互不干扰

    启动、移除都可以通过一行命令完成,方便快捷

Docker架构

Docker是一个CS架构的程序,由两部分组成:

  • 服务端(server):Docker守护进程,负责处理Docker指令,管理镜像、容器等

  • 客户端(client):通过命令或RestAPI向Docker服务端发送指令。可以在本地或远程向服务端发送指令。

安装docker后docker操作命令
  • systemctl start docker  # 启动docker服务

    systemctl stop docker  # 停止docker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 重启docker服务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 开启自动开启docker服务

    systemctl status docker # docker服务的状态

    docker -v 查看docker版本

3、Docker镜像与容器

镜像和容器

    镜像(Image):Docker将应用程序及其所需的依赖、函数库、环境、配置等文件打包在一起,称为镜像。
        即一个应用在硬盘上的文件、及其运行环境、部分系统函数库文件一起打包形成的文件包。这个文件包是只读的。
    容器(Container):镜像中的应用程序运行后形成的进程就是容器,只是Docker会给容器进程做隔离,对外不可见。
        即将这些文件中编写的程序、函数加载到内存中运行,形成进程,只不过会对外隔离起来
    一个镜像可以启动多次,形成多个容器进程

镜像命令

镜像名称一般分两部分组成:[repository]:[tag],不指定tag默认是最新版本

Docker基础知识_第3张图片

拉取镜像:docker pull  nginx

查看拉取到的镜像: docker images

使用docker save导出镜像到磁盘: docker save -o [保存的目标文件名称] [镜像名称] 

                                                docker save -o nginx.tar nginx:latest  将镜像保存成为nginx.tar

删除镜像 :docker rmi nginx:latest

加载导出的镜像 :docker load -i nginx.tar

容器命令

Docker基础知识_第4张图片

容器保护三个状态:

  • 运行:进程正常运行

  • 暂停:进程暂停,CPU不再运行,并不释放内存

  • 停止:进程终止,回收进程占用的内存、CPU等资源

默认情况下,容器是隔离环境,其内部会模拟一个独立的Linux文件系统,看起来如同一个linux服务器一样,我们直接访问宿主机的端口,无法访问到容器内部署的应用。

我们需要将容器内的应用端口与宿主机的端口进行映射,才能直接通过宿主机访问容器内应用。

例如,当我们在容器内部署Nginx时,我们将容器的80端口与宿主机的80端口关联起来,当我们访问宿主机的80端口时,就会被映射到容器的80,这样就能访问到nginx了

docker run --name myNginx -p 80:80 -d nginx

  • docker run :创建并运行一个容器
  • –name : 给容器起一个名字,例如myNginx
  • -p :将宿主机端口与容器端口映射,冒号左侧是宿主机端口,右侧是容器端口(80:80)
  • -d:后台运行容器
  • nginx:镜像名称,例如nginx

docker exec -it myNginx bash

  • docker exec :进入容器内部,执行一个命令
  • -it : 给当前进入的容器创建一个标准输入、输出终端,允许我们与容器交互
  • myNginx:要进入的容器的名称
  • bash:进入容器后执行的命令,bash是一个linux终端交互命令

查看容器

  • 查看容器运行日志:

    • docker logs

    • docker logs -f 可以持续查看日志

  • 查看容器状态:

    • docker ps

    • docker ps -a 查看所有容器,包括已经停止的

容器转镜像

可以将修改后的容器转为镜像,再打包可供自己或他人继续使用

容器转换为镜像

docker commit 容器id 镜像名称:版本号

保存为镜像文件

docker save -o 压缩文件名称 镜像名称:版本号

加载镜像文件到docker

docker load -i 压缩文件名称

4、Docker数据卷挂载

为什么需要数据卷

在之前的nginx案例中,修改nginx的html页面时,需要进入nginx内部。并且因为没有编辑器,修改文件也很麻烦。而且删除容器后在容器内的所有修改都不会保留。

这就是因为容器与数据(容器内文件)耦合带来的后果。

而使用数据卷能将容器与数据分离,解耦合,方便操作和维护容器内数据,保证数据安全

什么是数据卷

数据卷(volume)是一个虚拟目录,指向宿主机文件系统中的某个目录。一个数据卷可以同时被多个容器挂载

一旦完成数据卷挂载,对容器的一切操作都会作用在数据卷对应的宿主机目录了。

同时,我们操作宿主机的/var/lib/docker/volumes/html目录,就等于操作容器内的/usr/share/nginx/html目录了(双向绑定)

这样我们就可以不进入容器内部修改其数据文件了。

Docker基础知识_第5张图片

数据卷操作命令

 基本命令格式:docker volume [COMMAND]

docker volume命令是数据卷操作,根据命令后跟随的command来确定下一步的操作:

    create 创建一个volume   

docker volume create [数据卷名字]
docker volume create html

    inspect 显示一个或多个volume的信息

docker volume inspect [数据卷名字]
# 例
docker volume inspect html

    ls 列出所有的volume

    prune 删除未使用的volume

    rm 删除一个或多个指定的volume

挂载数据卷

我们在创建容器时,可以通过 -v 参数来挂载一个数据卷到某个容器内目录,命令格式如下:

docker run \
  --name mn \
  -v html:/root/html \
  -p 8080:80
  nginx \

一旦完成数据卷挂载,在数据卷中的一切操作都会作用于容器中对应的目录中。

挂载本地目录

容器不仅仅可以挂载数据卷,也可以直接挂载到宿主机目录上。关联关系如下:

    带数据卷模式:宿主机目录 --> 数据卷 —> 容器内目录
    直接挂载模式:宿主机目录 —> 容器内目录

目录挂载与数据卷挂载的语法是类似的:

    -v [宿主机目录]:[容器内目录]
    -v [宿主机文件]:[容器内文件]

特点:

    数据卷挂载耦合度低,由docker来管理目录,但是目录较深,不好找
    目录挂载耦合度高,需要我们自己管理目录,不过目录容易寻找查看

Docker基础知识_第6张图片

docker run \
--name mysql  \
-e MYSQL_ROOT_PASSWORD=123 \
-p 3307:3306 \
-v /tmp/mysql/conf/hmy.cnf:/etc/mysql/conf.d/hmy.cnf  \
-v /tmp/mysql/data:/var/lib/mysql  \ 
-d \
mysql:5.7.25

5、Dockerfile自定义镜像

镜像一般可以从网上获取公共镜像,我们自己写的项目就必须自己构建镜像

镜像是将应用程序及其需要的系统函数库、环境、配置、依赖打包而成。

Docker基础知识_第7张图片

简单来说,镜像就是在系统函数库、运行环境基础上,添加应用程序文件、配置文件、依赖文件等组合,然后编写好启动脚本打包在一起形成的文件。

我们只需要告诉Docker,我们的镜像的组成,需要哪些BaseImage、需要拷贝什么文件、需要安装什么依赖、启动脚本是什么,将来Docker会帮助我们构建镜像

Dockerfile就是一个文本文件,其中包含一个个的指令(Instruction),用指令来说明要执行什么操作来构建镜像。每一个指令都会形成一层Layer,而第一行必须是FROM,从一个基础镜像来构建。基础镜像可以是基本操作系统,如Ubuntu。也可以是其他人制作好的镜像,例如:java:8-alpine

Docker基础知识_第8张图片

FROM java:8-alpine
COPY ./app.jar /tmp/app.jar
EXPOSE 8090
ENTRYPOINT java -jar /tmp/app.jar

docker build命令构建镜像    docker build -t javaweb:1.0 .

使用docker run创建容器并运行  docker run --name web -p 8090:8090 -d javaweb:1.0

6、Docker Compose

Docker Compose可以基于Compose文件帮我们快速的部署分布式应用,而无需手动一个个创建和运行容器!

Compose文件是一个文本文件,通过指令定义集群中的每个容器如何运行。可以看做是将多个docker run命令写到一个文件,只是语法稍有差异。

使用docker compose 需要先下载安装

version: "3.8"
 services:
  mysql:
    image: mysql:5.7.25
    environment:
     MYSQL_ROOT_PASSWORD: 123 
    volumes:
     - "/tmp/mysql/data:/var/lib/mysql"
     - "/tmp/mysql/conf/hmy.cnf:/etc/mysql/conf.d/hmy.cnf"
  web:
    build: .
    ports:
     - "8090:8090"


上面的Compose文件就描述一个项目,其中包含两个容器:

    mysql:一个基于mysql:5.7.25镜像构建的容器,并且挂载了两个目录
    web:一个基于docker build临时构建的镜像容器,映射端口时8090

一个列子

version: "3.2"

services:
  nacos:
    image: nacos/nacos-server
    environment:
      MODE: standalone
    ports:
      - "8848:8848"
  mysql:
    image: mysql:5.7.25
    environment:
      MYSQL_ROOT_PASSWORD: 123
    volumes:
      - "$PWD/mysql/data:/var/lib/mysql"
      - "$PWD/mysql/conf:/etc/mysql/conf.d/"
  userservice:
    build: ./user-service
  orderservice:
    build: ./order-service
  gateway:
    build: ./gateway
    ports:
      - "10010:10010"

可以看到,其中包含5个service服务:

    nacos:作为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
        image: nacos/nacos-server: 基于nacos/nacos-server镜像构建
        environment:环境变量
            MODE: standalone:单点模式启动
        ports:端口映射,这里暴露了8848端口
    mysql:数据库
        image: mysql:5.7.25:镜像版本是mysql:5.7.25
        environment:环境变量
            MYSQL_ROOT_PASSWORD: 123:设置数据库root账户的密码为123
        volumes:数据卷挂载,这里挂载了mysql的data、conf目录,其中有我提前准备好的数据
    userservice、orderservice、gateway:都是基于Dockerfile临时构建的

 dockerfile文件内容:

FROM java:8-alpine
COPY ./app.jar /tmp/app.jar
ENTRYPOINT java -jar /tmp/app.jar

因为微服务将来要部署为docker容器,而容器之间互联不是通过IP地址,而是通过容器名。这里我们需要将order-service、user-service、gateway服务的mysql、nacos地址都修改为基于容器名的访问。

spring:
  datasource:
    url: jdbc:mysql://mysql:3306/cloud_order?useSSL=false
    username: root
    password: 123
    driver-class-name: com.mysql.jdbc.Driver
  application:
    name: orderservice
  cloud:
    nacos:
      server-addr: nacos:8848 # nacos服务地址

通过以下命令执行compose文件,部署微服务

docker-compose up -d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服务相关,docker,docker,容器,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