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网攻】 第(18)节 -- 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

系列文章目录

目录

系列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前言

一、NAT是什么?

二、实验

1.引入


   文章目录

  • 【学网攻】 第(1)节 -- 认识网络
  • 【学网攻】 第(2)节 -- 交换机认识及使用
  • 【学网攻】 第(3)节 -- 交换机配置聚合端口
  • 【学网攻】 第(4)节 -- 交换机划分Vlan
  • 【学网攻】 第(5)节 -- Cisco VTP的使用​​​​​​
  • 【学网攻】 第(6)节 -- 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 【学网攻】 第(7)节 -- 生成树配置
  • 【学网攻】 第(8)节 -- 端口安全
  • 【学网攻】 第(9)节 -- 路由器使用以及原理
  • 【学网攻】 第(10)节 -- 路由器单臂路由配置
  • 【学网攻】 第(11)节 -- 静态路由及默认路由
  • 【学网攻】 第(12)节 -- 动态路由(RIP)
  • 【学网攻】 第(13)节 -- 动态路由(OSPF)
  • 【学网攻】 第(14)节 -- 动态路由(EIGRP)
  • 【学网攻】 第(15)节 -- 标准ACL访问控制列表
  • 【学网攻】 第(16)节 -- 扩展ACL访问控制列表
  • 【学网攻】 第(17)节 -- 命名ACL访问控制列表


前言

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让信息和资源得以自由流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工作、娱乐,甚至是社交。因此,学习网络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了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

本课程博主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网络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作方式,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网络的全面理解。我们将介绍网络的发展历程、网络的分类和组成、网络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内容,帮助读者掌握网络知识,提高网络素养。

通过学习本篇博客,读者将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拓展人际关系,甚至是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网络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希望本课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驾驭网络,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一、NAT是什么?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指网络地址转换,1994年提出的。NAT是用于在本地网络中使用私有地址,在连接互联网时转而使用全局 IP 地址的技术。NAT实际上是为解决IPv4地址短缺而开发的技术。

NAT旨在通过将一个外部 IP 地址和端口映射到更大的内部 IP 地址集来转换 IP 地址。 基本上,NAT 使用流量表将流量从一个外部(主机)IP 地址和端口号路由到与网络上的终结点关联的正确内部 IP 地址。 

二、实验

1.引入

实验目标

理解NAT网络地址转换的原理及功能;

掌握静态NAT的配置,实现局域网访问互联网;

实验背景

你是某公司的网络管理员,欲发布公司的WWW服务。现要求将内网Web服务器IP地址映射为全局IP地址,实现外部网络可以访问公司内部Web服务器。

技术原理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原因很简单,NAT不仅完美地解决了I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

默认情况下,内部IP地址是无法被路由到外网的,内部主机10.1.1.1要与外部Internet通信,IP包到达NAT路由器时,IP包头的源地址10.1.1.1被替换成一个合法的外网IP,并在NAT转发表中保存这条记录。当外部主机发送一个应答到内网时,NAT路由器受到后,查看当前NAT转换表,用10.1.1.1替换掉这个外网地址。

NAT将网络划分为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两部分,局域网主机利用NAT访问网络时,是将局域网内部的本地地址转换为全局地址(互联网合法的IP地址)后转发数据包;

NAT分为两种类型:NAT(网络地址转换)和NAPT(网络端口地址转换IP地址对应一个全局地址)。

静态NAT:实现内部地址与外部地址一对一的映射。现实中,一般都用于服务器;

动态NAT:定义一个地址池,自动映射,也是一对一的。现实中,用得比较少;

NAPT:使用不同的端口来映射多个内网IP地址到一个指定的外网IP地址,多对一。

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1)R1为公司出口路由器,其与外部路由器之间通过V.35电缆串口连接,DCE端连接在R1上,配置其时钟频率64000;

(2)配置PC机、服务器及路由器接口IP地址;

 (3)在各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协议,让PC间能相互Ping通;

(4)在R1上配置静态NAT。

(5)在R1上定义内外网络接口。

(6)验证主机之间的互通性。

实验设备

PC 1台;Server-PT 1台;Switch_2950-24 1台;Router-PT 2台;直连线;交叉线;DCE串口线

【学网攻】 第(18)节 -- 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_第1张图片

PC ,Server 基础配置

Server-PT
	192.168.1.2
	255.255.255.0
	192.168.1.1
PC
	172.16.1.1        
	255.255.255.0
	172.16.1.254

R1 ,R2 基础配置

R1:
Router>en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 R1
R1(config)#int f0/0
R1(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
R1(config-if)#int s1/0
R1(config-if)#ip add 100.1.1.1 255.0.0.0
R1(config-if)#no shut
R1(config-if)#clock r 64000
R1(config)#ip route 172.16.1.0 255.255.255.0 100.1.1.2   //配置路由

R2:
Router>en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 R2
R2(config)#int s1/0
R2(config-if)#ip add 100.1.1.2 255.0.0.0
R2(config-if)#no shut
R2(config-if)#int f0/0
R2(config-if)#ip add 172.16.1.254 255.255.255.0
R2(config-if)#no shut
R2(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00.1.1.1    //配置路由

配置Nat

R1:
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2 100.1.1.1     //配置静态NAT
R1(config)#int f0/0
R1(config-if)#ip nat inside 
R1(config-if)#int s1/0
R1(config-if)#ip nat out

R2:
R2(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72.16.1.1 100.1.1.2      //配置静态NAT
R2(config)#int s1/0
R2(config-if)#ip nat out                                         //设置外部
R2(config-if)#int f0/0
R2(config-if)#ip nat in                                          //设置内部

实验验证

PC ping Server 看包

【学网攻】 第(18)节 -- 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_第2张图片

看到回包的是我们映射的IP地址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攻击,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