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行情,我劝你早点准备校招

写在前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快速增长,从2022年的1076万人到2023年的1158万人,预计2024年将达到1187万人。而秋季校园招聘提前批自7月启动,已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两个多月。暑期结束,也宣告着秋招的爆发期即将开始。

一家又一家企业开启了校园招聘,我还没开始准备,因为无从下手,可又想要毕业时能拿到一个满意的Offer。

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办?

今年这个行情,我劝你早点准备校招_第1张图片

本期精选

本期语数精选了在当前大环境背景下,坚持学习复盘,从0到1斩获4家大厂offer语数社区球友deer同学分享自己在准备校招的策略以及心态控制的经验,帮助大家更好的应对即将到来的焦虑,以下内容来源于deer同学的分享,欢迎大家交流

个人介绍

本人作为24届毕业的硕士生,从7月初至9月中旬参加秋招,目前已收到了4家大厂的意向,其中技术面试参与30余场(其中一面挂2场 二面挂0场 三面挂2场)

个人认为应对校招主要从3个方面着手:投递时机、面试准备、复盘策略。

投递时机方面

校招投递越早越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相比以往的“金九银十”,如今网传“金七银八”并不为过,我大多数offer都是在这两个月的投递中取得的。

很多同学误以为晚投递、甚至等待春招再投递能够提升通过率,但实际上时间挨的越晚,成功率必然是越低的。一方面时间越晚,同期的竞争者越多、岗位的HC越少;

另一方面候选人越多,企业的流程越慢、面试官的精力越差。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拿到offer。 以上说的是投递的“时”,对于“机”,则建议只投进面概率大的、有真实内推人的。

早投≠海投,投递的太多如果未能成功进面,会严重损害自身心态,而即使进入面试,也会因为约面过于集中导致没有精力做面试复盘,甚至因注意力分散导致最终无法拿到本应获得的offer。

面试准备方面

今年这个行情,我劝你早点准备校招_第2张图片

建议针对不同公司做准备的同时,保留有个人王牌

针对不同公司做准备是指面试前多查一查这家公司的面经,对其面试难度、重点考察方向、常考算法题、压力面方式 等提前有个了解。

保留个人王牌,是指结合自身情况准备几个通用回答,并将其作为个人亮点。

比如对MR过程做深入的总结(hadoop 的 MR 原理 → MR 的优化 → 环形缓冲区的作用 → 单词统计的MR过程 → 每一层的 map/reduce 数量 → spark shuffle 相比 MR 的改进 … …)像这样对于面试常考的问题提前做好深入纵向的研究,让面试官不管怎么深挖都挖不倒底,就既能够应对八股面也能够应对压力面环节了;

再比如对数据倾斜、小文件问题、慢SQL优化、数仓分层 … 这种特别常见的问题,如果能在网上常见教程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总结或梳理归纳,也是会特别加分的。

复盘策略方面

今年这个行情,我劝你早点准备校招_第3张图片

有不会的在下一次面试前弄懂,知识逐渐就能积累起来了

个人对于校招其实不是太建议做过于全面的复盘,因为校招的面试往往过于紧凑,且存在很多KPI面的情况,如果每次面试完都全面复盘,很可能因吃不消而对复盘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压根就取消掉了复盘环节。

之前兴哥直播时提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把面试时自己回答的不好的个别问题记住,然后复盘时针对这几个问题重点整理,这样能够逐渐建立起来自己的知识体系和项目方案,而且循环到后期达到烂熟于心,基本面试前也不用大面积复习了

其他方面

其他主要就是心态方面了,校招时间紧凑且大多数同学还要面对来自导师、家长的压力,心态很容易失衡,且随着近年就业环境的变差,牛客上对于取得offer同学的态度普遍从祝贺转变为仇视,导致拿到offer的同学不愿意发帖了、面经数量大大减少。

在此也是呼吁求职者放平心态吧,内斗只会让情况越来越差。

关于语数

语数旨在更好的帮助身处校招,社招中的同学,为初学者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成长交流的平台,让薪资++,让能力++,打造数据领域领域的顶尖社区,共同脚踏实地成长,目前已沉淀数据原创内容800+,星球成员370+,详情优惠购买前请咨询管理员

今年这个行情,我劝你早点准备校招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校招,面试,大数据面试,大数据,应届生,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