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猿声啼不住—一腔思念川流不息

唐肃宗乾元759年,安史之乱爆发,诗仙太白避居庐山。那时,可是他的胸中始终徘徊在隐士与济世之间。

永王李璘恰在此时出师东巡,太白应邀入幕。太白入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可是由于早年在政治上的好无远见与拙见,太白也作了深刻检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被永王所邀,永王兵力建立不久,而且在财力与人才储备上也有所欠缺,几人一合计,婉言拒绝了,果然永王不久即败北,太白也受到了牵连。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太白急忙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联同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太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太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

太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却迟迟没有回应,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完全出乎意料。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太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太白想到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悲从中来。

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想到自己一路惨淡,重病的身体还牵连家人为之担心,内心十分苦恼愧疚,乘坐着小舟,默默踏上了归程的路,望着这两岸的春色美景,倍感珍惜与自由,自己在世时日已不多,能够幸免于牢狱,而重获自由也是莫大的幸运啊,早年勤于修行,一心想到能够得道成仙,没想到一路遇到的境况却如此曲折磨难,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不禁浮想联翩,这一路颠簸,多希望能够在白帝城遇到仙人提点,能够在晚年多病之时登道生仙啊,神仙啊,神仙啊,在哪里呢?白云之上,还是青云之巅,还是不要在幻想中误了返程的路吧!于是在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想想在家等待的妻儿,千里外的江陵希望一日就能到达。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犹如嬉戏的儿童,不禁想起了家中的儿女,真希望快点见到他们,以慰藉他们的思父之情,轻快的小舟转眼已驶过万重青山。太白想把这种思念与感受赶快记下来,也为家中为他担忧的家人们聊表愧疚之意。

于是做下了《早发白帝城》这首诗作: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匆匆赶回了家,由于数次牢狱之灾,家中一贫如洗,孩儿们也日渐长大,没有了牵挂与思念,太白心中甚是牵挂过世的妻子,想到妻子原为宰相之女,身娇肉贵,虽写得一首好诗却一贫如洗,夫人不但不嫌弃,还时时处处为己考虑,周围的亲戚见到晚景惨淡,来往不多,孤独不禁涌上心头,坐在皑皑白雪的敬亭山上,不禁感叹这飞去鸟儿未必也如此世俗的离我而去?更加思念已经阴阳两隔的夫人,更加思念与夫人平日的点滴,如果夫人没有去世,此时肯定与我在这敬亭山上欣赏这美景美色,吟诗作赋啊,这敬亭山,也只有你和夫人是我这世上的至亲了啊。

敬亭山啊,敬亭山,不多言,心中千千结,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忧思宗夫人,悲从胸中来。

太白吟完诗,不禁泪流满面,拄着拐杖,深一脚浅一脚的消失在了这萋萋山野中。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岸猿声啼不住—一腔思念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