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群众工作难度,提高群众工作温度

总书记曾强调,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群众工作会有不同的具体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化,群众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群众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群众工作组织网络需要进一步健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交汇的时间点上,对群众工作又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基层干部创新方式来适应新时代要求。

群众工作复杂难解,对于基层干部来说,难点在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将政策与实际结合起来,真正推进到实际,让群众从文字到实际上感受到政策的好处。基层干部不只是一个政策传话筒,更像是一个手握画笔的画家,有了一个主题需要发挥想象力创作,绘好基层治理的精彩篇章。群众有意见,不理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不配合,可能是精神传达不到位,也可能是落实方式不恰当。要求基层干部既要宣传解释做到位,同样要思考如何创新合理的制度执行。从宏观层面来说,群众工作首先需要正确的方向,画好框架蓝图,不仅要站在指挥者角度,更要站在群众角度。群众愿意要什么样的态度,乐意要什么样的服务,是干部提笔应该思考的第一问题。因此,调查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能力,调查研究需要脚踏实地,深入群众面对面交流,实事求是,沉心静气,将调查研究作为一面镜子,反映出民意,反映出问题。

在群众工作中,最常见的便是平时不常走访入户,群众上门时常常带着情绪,把干部放在思想的对立面来质询。这不仅说明前期宣传普及或配套措施没有及时做到位,更说明了没有真正深入基层去与群众打交道,拉开了与群众的距离,导致群众出现问题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拉远了干群关系。实际上,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首先是要学会倾听,倾听群众声音,站在群众角度给予足够得尊重和礼貌,让群众抛开偏见,放下戒备,把干部当家人而不是当敌人。许多干群矛盾的案例除了沟通不足,还是干部自身有问题,没有定位好自己是人民的“服务员”,将群众路线深入内心。

把握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了解到新形势下群众监督更加全面,对干部的约束力更加紧迫。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可以将政府工作公开透明的展现在群众面前。因此,群众工作更需做深,做实,做细,将工作做踏实是根基,针对不同时期群众反映的问题,应千方百计去沟通、协调、解决。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群众理解政策服务,重视直接交流。同时,积极学习“枫桥经验”,密切联系群众,用脚丈量土地,将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大事当作第一要务,才能创造新时代和谐社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突破群众工作难度,提高群众工作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