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

            低温期得了水霉病怎么办,做好预防是关键

低温期,水霉病的确是养殖户朋友们最头痛、最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生病情重的话往往很难治疗,而且水霉病对水产动物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的都有被感染的可能。

最近就有不少养殖户因为水霉突然爆发,引起养殖鱼类大批死亡的事件,养殖户损失惨重。大家对水霉的认识还是比较直观的,但一般养殖户发现时,水霉病情已经很严重了。究其原因,还是大家在养殖过程中管理不够,对水霉病重视度不高。

水霉病的一般特点

水霉病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

“水霉”疾病的症状

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当肉眼可见白色的棉絮状物时,菌丝已经深入机体组织内部,深入组织内的菌丝导致组织发炎,坏死,外菌丝向外生长,在体表形成棉絮状物,加重了鱼的负担,导致鱼游动困难;由于水霉菌能够分泌分解鱼体组织的酶,导致鱼因受到刺激而大量分泌粘液,焦躁不安,出现在固体物上摩擦,食欲减退等症状,最后瘦弱而死。

水霉菌是条件致病菌,必须水生动物体表要有伤口才能寄生。因此,水霉病的防治工作当中,最重要的是避免在水温低的季节避免鱼体受到机械损伤,如果有必要进行捕捞和转塘操作的时候,必须使用胆汁酸、杜仲叶提取物等抗应激、增强免疫力的产品。

从实际的养殖情况来看,每年的水霉处理成功率还是有限。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多时候,水霉病导致水产动物死亡不仅仅是水霉,往往是真菌、细菌、病毒联合感染,抵抗力差、免疫力低来火上浇油,一发不可收拾。

因此,我们对于水霉病要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办法,那么如何预防水霉病呢?

(1)彻底清塘,杀灭底泥中的水霉休眠孢子;

(2)精细操作,减少鱼体出现伤口的机率。如运输过程中,运输密度保持适量;放苗仔细操作,防止伤鱼;特别冷的天气不放苗,防止冻伤等;

(3)鱼种在越冬之前,有病的建议赶紧处理,最好不要带病越冬;无病的内服一段时间胆汁酸和杜仲叶提取物,提高免疫力;

(4)苗种放齐后,使用消毒剂化水全池均匀泼洒消毒,切忌在养殖过程中直接将药物洒入养殖水体,以免造成局部浓度过高伤害养殖鱼类;从11月到次年4月底,建议至少消毒2次,放苗后一次,开春后一次;

(5)冬季肥好水,调控水质,预防虫害,减少创伤;

(6)将水位加深到1.8米以上,保持水体稳定,减少应激,预防气泡病。

(7)预防寄生虫,防止寄生感染出现损伤。在饲料中添加乐畅多苞桉精油,安全防控多种常见的寄生虫,阻断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减少寄生虫寄生鱼体体表造成损伤。

总之,在冬季和初春做好池塘管理工作,减少鱼类体表受损的几率,才能更好的预防水霉病。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