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12c备份与恢复,Oracle Database12c Oracle RMAN备份与恢复(第4版)

第Ⅰ部分开始在OracleDatabase12c中使用RMAN

章RMAN和OracleDatabase12c快速入门指南3

1.1预备步骤4

1.2为RMAN操作配置数据库4

1.2.1确定FRA的正确位置并创建FRA5

1.2.2登录到数据库并将其配置为使用FRA5

1.2.3将数据库置于ARCHIVELOG模式5

1.3备份数据库6

1.4还原数据库7

1.5小结7

第2章OracleDatabase12c备份与恢复体系结构概述9

2.1本书主要内容10

2.2RMAN专家也需要学习本章和本书11

2.3开始学习之旅12

2.4备份和恢复概要12

2.4.1高可用性13

2.4.2备份和恢复14

2.5需要掌握的Oracle术语16

2.6多租户功能推出之前的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19

2.6.1Oracle进程19

2.6.2Oracle内存和RMAN24

2.6.3Oracle数据库26

2.6.4更多关于Oracle重做日志的内容29

2.6.5ARCHIVELOG模式与NOARCHIVELOG模式32

2.6.6Oracle逻辑结构33

2.7组合情况33

2.8Oracle数据库内核的更多信息35

2.9控制数据库软件38

2.10Oracle备份与恢复入门39

2.10.1逻辑备份与恢复40

2.10.2Oracle物理备份与恢复40

2.10.3备份其他Oracle组件44

2.11小结45

第3章RMAN体系结构概述47

3.1服务器管理的恢复48

3.2RMAN实用程序48

3.3RMAN备份的网络拓扑结构51

3.3.1RMAN和扩展51

3.3.2RMAN和共享服务器52

3.3.3在目标数据库的ORACLE_HOME中本地运行RMAN53

3.4数据库控制文件53

3.4.1在控制文件中重用记录54

3.4.2快照控制文件55

3.4.3重建控制文件56

3.5RMAN服务器进程56

3.6RMAN使用的SYS数据包57

3.6.1SYS.DBMS_RCVMAN数据包57

3.6.2SYS.DBMS_BACKUP_RESTORE数据包57

3.7备份数据块58

3.7.1数据块备份概述58

3.7.2块级备份的优点59

3.8内存中的RMAN61

3.8.1输入内存缓冲区62

3.8.2RMAN内存利用:PGA与SGA63

3.9恢复目录64

3.10辅助数据库66

3.11兼容性问题67

3.12RMAN进程68

3.13快速恢复区70

3.14小结71

第4章OracleDatabase12c多租户73

4.1Oracle多租户简介74

4.1.1CDB75

4.1.2可插入数据库79

4.1.3Oracle多租户对RMAN备份和恢复的影响81

4.2管理容器数据库81

4.2.1启动和停止CDB81

4.2.2普通用户82

4.3可插入数据库84

4.3.1PDB名称85

4.3.2创建PDB85

4.3.3PDB用户85

4.3.4连接到PDB86

4.3.5确定当前所在的PDB89

4.3.6可插入数据库的体系结构90

4.3.7PDB约束92

4.3.8PDB性能92

4.3.9PDB资源管理93

4.4CDB和PDB以及数据字典94

4.4.1多租户数据库数据字典94

4.4.2PDB管理96

4.5与CDB相关的其他主题101

4.5.1删除CDB102

4.5.2删除PDB102

4.5.3克隆PDB以及插入和卸下PDB102

4.6小结102

第Ⅱ部分RMAN配置、备份和恢复基础知识

第5章RMAN设置和配置105

5.1配置数据库以在ARCHIVELOG模式运行106

5.1.1ARCHIVELOG目标目录106

5.1.2快速恢复区108

5.1.3是否应使用FRA121

5.1.4ARCHIVELOG模式之间的切换121

5.1.5使用ODBCA创建数据库122

5.2OracleDatabase12c故障诊断基础架构124

5.2.1ADR和相关的故障诊断基础架构组件124

5.2.2配置故障诊断基础架构129

5.3RMAN命令行131

5.3.1通过RMAN命令行连接131

5.3.2退出RMAN客户端136

5.4为RMAN操作配置数据库136

5.4.1设置数据库用户137

5.4.2设置数据库安全性139

5.4.3设置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参数140

5.5配置RMAN默认设置141

5.5.1configure命令介绍142

5.5.2配置多种RMAN默认设置142

5.5.3configure命令的使用示例143

5.5.4使用共享服务器的情况156

5.6RMAN配置任务总结157

5.7其他备份和恢复设置与配置问题158

5.8小结158

第6章RMAN恢复目录159

6.1恢复目录的含义160

6.1.1在非多租户数据库中创建恢复目录拥有模式162

6.1.2在多租户数据库中创建恢复目录拥有模式164

6.1.3创建恢复目录模式对象167

6.1.4使用RMAN虚拟私有目录170

6.2合并多个恢复目录173

6.3RMAN存储脚本174

6.3.1创建存储脚本175

6.3.2在恢复目录中查询存储脚本信息175

6.3.3修改存储脚本175

6.3.4删除存储脚本176

6.3.5使用存储脚本176

6.3.6打印存储脚本176

6.4维护恢复目录177

6.4.1取消RMAN中的数据库注册177

6.4.2数据库迁移/升级问题178

6.4.3手动重新设置数据库化身178

6.4.4手动执行恢复目录的重新同步操作(resynccatalog)179

6.4.5清除恢复目录记录179

6.5备份恢复目录180

6.6恢复目录视图180

6.6.1恢复目录视图和数据库数据字典视图的目的180

6.6.2恢复目录基表、视图和数据库数据字典视图180

6.6.3使用恢复目录基表和视图的示例183

6.6.4为Oracle企业管理器提供的目录视图186

6.7小结187

第7章RMAN备份189

7.1使用RMANBackup命令190

7.1.1Backup命令190

7.1.2Backup命令、信道和性能190

7.2RMANBackup命令选项191

7.2.1备份到特定设备类型192

7.2.2控制备份集和备份集片的特性192

7.2.3多段备份192

7.2.4RMAN压缩193

7.2.5标记197

7.2.6还原点198

7.2.7使用duration参数设置备份限制198

7.2.8归档的备份199

7.2.9重写configureexclude命令201

7.2.10跳过脱机的、不可访问的或只读的数据文件201

7.2.11重写备份优化201

7.2.12基于上次备份时间来备份数据文件202

7.2.13在备份操作期间检查逻辑损坏203

7.2.14在RMAN复制设备上生成备份副本203

7.2.15捕获隐蔽的控制文件204

7.3使用RMANset命令204

7.4脱机RMAN数据库备份205

7.4.1使用已配置的设置执行脱机备份205

7.4.2分析实习的输出结果210

7.4.3不使用默认的设置执行脱机备份操作217

7.5联机RMAN数据库备份218

7.6其他类型的RMAN联机备份221

7.6.1表空间备份221

7.6.2数据文件备份222

7.6.3归档重做日志备份223

7.6.4控制文件和参数文件备份224

7.6.5备份集备份224

7.6.6快速恢复区备份225

7.7副本226

7.7.1映像副本226

7.7.2数据库、表空间和数据文件的映像副本226

7.7.3控制文件副本227

7.7.4ARCHIVELOG映像副本228

7.8增量RMAN备份228

7.8.1块更改跟踪文件229

7.8.2基本备份230

7.8.3差异增量备份与累积增量备份230

7.9增量更新备份232

7.10开始备份数据库234

7.11本章介绍的RMAN最佳实践237

7.12小结237

……

第8章RMAN还原与恢复239

第9章RMAN的不错恢复主题285

0章复制:克隆目标数据库315

第Ⅲ部分RMAN维护与管理

第Ⅳ部分高可用体系结构

第Ⅴ部分RMAN介质管理

第Ⅵ部分附录显示全部>>隐藏全部>>

你可能感兴趣的:(oracle12c备份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