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7

      自从女儿升入三年级后,作业明显增加了。怎么说呢?如果单科来说,也不过每天需要巩固的一些基础性知识,但是所有作业合起来,有需要听写的作业,有需要背诵的作业,有需要计算的作业……完成的作业加起来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于是,今年开学伊始,暗暗下定决心要慢慢放手女儿的作业,培养女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而不依赖我的检点,催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因为作为家长,总是忍不住自己近乎执念的所谓担心。

        早晨孩子想要赖床,一方面想要孩子多睡一会儿---补脑。一方面看着手机里已经早起的别人家的孩子在叮当作响的打卡---焦虑。一开始,我试着让孩子早起,但孩子一上午总是蔫蔫的。于是,权衡利弊之后,我会让孩子早晨睡一个美美的早觉,再和女儿商量,让她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完成打卡作业。于是,中午一放学,在我做饭的时候,女儿就自行完成了打卡。每天午饭时间前后,我和女儿就会一起看看脱口秀或者听歌看词,偶尔女儿也会发表一些评论。女儿也因为经常看一些谈话类和思辨类节目而建立起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系。这样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中午女儿还会小睡半小时,下午上学时就精力充沛。但是,享受了快乐悠闲的时光后,留出读书的时间就有一些仓促。在这个读书为王的时代,我又开始担心孩子的阅读量。无论是教育专家还是老师,所有人都口径统一,承认阅读无可取代的重要性。甚至我为之向往和钦佩的北京十一中学的李希贵校长在一篇文章中也写到,他们曾经针对学生进行过考察,发现即使有老师特别用心的讲课拓展训练来上语文课,其作用和效果与那些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沉醉在阅读当中的学习效果不相上下。读到这些,我为纠结于孩子一板一眼的基础知识的练习,还是投入经历,进行大量阅读训练而举棋不定。但是,晚上完成作业后基本在八点以后了,时间总是一晃而过,阅读总是一次次与可贵的时间擦肩而过。于是,一边纠结着一边继续沉溺在应试教育之下,无法“自”拔。每次看到女儿期末考的好成绩感到欣慰,又因为担心若干年后的高考范范的题型而惴惴不安。我们常常希望家长与老师的教育节奏合拍,但是,我自己其实也很迷茫,既然老师专注于基础知识了,那么,家长就应该着眼于让孩子多读,多看,多走走。而不能简单的合拍!

        说了这么多,我无非在倾诉我的担心和不安,而这种倾诉,本质和抱怨生活的一时不如意一样,抱怨过后就又是雨过天晴,生活在继续,和孩子一起尽力充实的过好每一天就好,不寄过大的期望于未来,也不必过于焦虑已经握在手里的现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