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6

有的人时刻在算计追逐利益,到底为什么呢?

今天上班又听到一个消息,组上有的同事要工休,为了能够多休两天,故意和排班的人说自己要轮休,和工休连在一起可以休息很长时间。本来这也无可厚非,他自己也说了,等休息回来接着上班不轮休就完了。

在某些人的观念里,比如我,对待安排可以说是无条件接受,也绝不会去钻管理条例的空子。如果需要公司照顾,会单独和领导商量。

和那些人相比,他们就会想办法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然后尽力扩大。就好比轮休或者正常休息,如果能够和工休合在一起,再增加两天就再合适不过了。而我的想法就是能够合在一起相当完美了,绝对不会想办法把自己的轮休移动过去,加长一点。

人们常说,能够经常和管理的人员沟通的人,人家才会对你有印象,否则人家就会认为你什么困难都没有,不需要照顾。而我从小被教育的结果就是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要上级或者是安排的人照顾。

难道这样错了吗?

要善于向上管理。这句话不知道是哪本书里曾经提到过,说的是要善于和上级领导沟通,并且能让领导尽量满足自己的需求,让自己在职场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

这是多么高的层次?

仔细想来,还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也说过好多次:“公司需要你给公司赚钱,你希望公司给你发工资,好歹公司和你也是合作关系。”既然是合作关系,那么就需要互相满足彼此的需求,当然是在各自能够接受的范畴。因为,不仅是合作关系,还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关系。

你可以选择是否为公司工作,公司也可以选择是否要你为公司工作。所以,双方的要求都是在适当的范围内。

还是休息这个事情,只要是领导说了,可以轮休,前提是全组人员都相对平均,有人休得多,后期就得工作得多,这没什么好讲的。那么有人在这上面动脑筋就很好理解了。

而有的人,不愿意在这些小事上放注意力,偶尔感觉到了有人在动心思,好像有那么点吃亏了。又不愿意也像他们那样动脑筋,心里不舒服,也不表达一下,估计是表达了被怼也没意思,最后也懒得计较了。

因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几个字是真实的。你不愿意和人计较,有人就愿意和你计较,天底下什么样的人都有,你没有办法花心思把他们都打败。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把自己心里那点小小的敏感锉钝点,上面也说了,“合理范围”,对吧。

即便是计较了又如何呢?光心里不舒服,不行动也枉然。况且行动了不一定有好结果,特别是没有把握,或者每个人都有私心的情况下,谁知道什么时候发挥作用,他们也怕这样的灰色地带没有了,大家都没有好处的,是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