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程序、进程、线程、并发、并行、高并发的概念

一文搞懂程序、进程、线程、并发、并行、高并发

  • 一、概述
  • 二、程序的概念
  • 三、进程的概念
  • 四、线程的概念
  • 五、并发与并行的概念
  • 六、高并发系统的概念
  • 七、总结

一、概述

程序、进程、线程、并发、并行和高并发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1. 了解进程、线程、并发和并行的概念,可以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的多核处理器和并行计算能力,提高计算机性能。

  2. 了解进程和线程为操作系统中的资源管理提供了基础,包括CPU时间、内存空间等。有效地管理进程和线程可以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3. 进程和线程对于实现多任务处理至关重要。它们使得操作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独立的任务。

  4. 并发是现代软件开发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允许程序中的多个任务同时执行,这对于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时间至关重要。

  5.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的不断发展,高并发应用成为了现代软件开发中的一个热门课题。了解高并发系统的设计和构建原则对于开发可扩展和高性能的应用系统至关重要。

二、程序的概念

程序是一组按照特定顺序排列的指令,用来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解决特定的问题。在计算机领域,程序通常以特定的编程语言编写,并被编译或解释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形式。程序可以是简单的脚本,也可以是复杂的应用程序,用于执行各种计算、处理数据、管理系统资源、或者执行其他特定的任务。程序是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它使计算机能够进行各种有用的操作和任务。

程序的执行过程:

  1. 编写: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编写程序,其中包括确定程序的功能和逻辑。

  2. 编译/解释:程序被编译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机器语言,或者通过解释器逐行解释执行。

  3. 运行:程序被加载到计算机的内存中,并开始执行其中的指令。

  4. 结束:程序执行完成之后,会释放占用的资源,并结束执行。

一文搞懂程序、进程、线程、并发、并行、高并发的概念_第1张图片

程序的基本特点:

  1. 输入:程序可能需要接收来自用户或其他系统的输入数据。

  2. 处理:程序包含一系列的算法和逻辑,用来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

  3. 输出:程序可能会生成输出数据,将其返回给用户或其他系统。

  4. 控制:程序可能包括用于控制执行流程的结构,如条件语句、循环和函数调用等。

  5. 数据:程序可能会涉及对数据进行存储、读取和修改等操作。

开始
读取输入
处理数据
生成输出
结束

常见的程序:

  1. 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macOS、Linux等,用于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并为用户和其他应用程序提供接口和服务。

  2. 网页浏览器:例如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等,用于访问和浏览互联网上的网页和内容。

  3. 文字处理软件,用于撰写、编辑和格式化文档。

  4. 电子邮件客户端:例如Microsoft Outlook、Gmail等,用于发送、接收和管理电子邮件。

  5. 图形设计软件:例如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等,用于创建和编辑图形和图像。

  6. 游戏应用程序,用于娱乐和游戏。

  7. 数据库管理系统:例如Microsoft SQL Server、MySQL等,用于存储、管理和检索数据。

  8. 聊天应用程序,用于即时通讯和交流。

程序就像是一本食谱,告诉计算机怎么做菜。它是一系列的指令和步骤,告诉计算机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在什么顺序下去做。就像食谱告诉厨师该怎么准备食材,如何烹饪一样,程序告诉计算机如何处理数据和执行操作。

三、进程的概念

进程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运行的一个程序的实例。每个进程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内存空间,包括代码、数据和栈等。进程之间相互独立,彼此不能直接干涉对方的内部信息,但可以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机制进行通信和协同工作。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状态,包括运行、就绪、阻塞等,操作系统会根据这些状态进行进程的调度和管理。一句话来说,进程是计算机上运行中的程序的实例,它们可以独立地进行运行、管理和通信。

进程的特点:

  1. 独立性:每个进程都是独立的执行实体,具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和资源。
  2. 并发性:多个进程可以并发执行,共享系统资源。
  3. 动态性:进程的创建、终止和切换是动态的,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度。

进程的生命周期:

  1. 新建状态(New):操作系统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并将其放入就绪队列。
  2. 就绪状态(Ready):进程已经准备好运行,等待系统分配CPU资源。
  3. 运行状态(Running):进程占用CPU资源执行任务。
  4. 阻塞状态(Blocked):由于等待外部事件(如I/O操作)的完成,进程暂时停止,释放CPU资源。
  5. 完成状态(Terminated):进程完成或被终止,释放所有资源。
就绪
完成
等待
就绪
新建
运行
终止
阻塞

在进程的生命周期中,进程可能从就绪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然后可能被阻塞,再度被唤醒进入就绪状态,再次被调度到运行状态。最终,进程完成任务并进入终止状态。这个过程构成了进程的生命周期。
一文搞懂程序、进程、线程、并发、并行、高并发的概念_第2张图片

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IPC)是指不同进程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的机制。进程间通信通常涉及到不同进程之间共享数据、协调操作和同步执行等问题。常见的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包括:

  1. 管道(Pipe):管道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通常用于具有亲缘关系的父子进程之间进行通信。

  2.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是一种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的方式,允许不同进程之间通过将消息发送到队列中来进行通信。

  3. 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多个进程可以通过共享内存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共享访问,是一种高效的通信方式。

  4. 信号量(Semaphores):信号量用于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可以用于进程间的同步和互斥操作。

  5. 套接字(Socket):套接字是一种通用的通信机制,常用于不同主机之间的进程通信,也可以用于同一主机上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

进程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进程进行创建、调度、同步、通信、销毁等管理工作。

  1. 进程创建:当用户请求启动一个程序时,操作系统会为该程序创建一个新的进程。操作系统会为新进程分配资源,包括内存空间、文件描述符等。

  2. 进程调度:操作系统决定哪些进程应该在某个时间段内运行,以及每个进程运行的时间。这是通过调度算法来实现的,例如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优先级调度等。

  3. 进程同步:操作系统需要确保多个进程之间能够协同工作,而不会出现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或者死锁。因此,使用同步机制如信号量、互斥锁等来协调进程之间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4. 进程通信:不同进程之间可能需要进行数据共享,这就需要进程间通信(IPC)机制。在操作系统中,可以通过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套接字等方式实现进程间通信。

  5. 进程销毁:当一个进程完成了它的任务,或者出现了错误时,操作系统会将其销毁,并释放相关资源,通常是通过调用exit系统调用来实现的。

四、线程的概念

线程(Thread)是指在一个进程中执行的一个单一线性流程。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这些线程可以并发执行,同时共享进程的资源,如内存空间、文件描述符等。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堆栈和局部变量,但它们共享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线程是操作系统(或者在用户空间的线程库)所管理的最小执行单元,它能独立运行、调度和管理资源。在多线程系统中,多个线程可以同时运行,从而实现并发执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利用率。同时,由于线程可以共享相同的内存空间,因此线程间的通信和同步较为方便。

线程与进程的区别:

  •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它是资源分配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包括代码、数据、堆栈、文件句柄等。
  •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流程,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共享进程的资源,包括内存、文件和其他系统资源。
  • 进程之间通常是相互独立的,每个进程有独立的内存空间,通过进程间通信(IPC)来实现数据共享和通信。
  • 线程之间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和其他进程资源,线程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通信更为方便。

线程与进程的联系:

  • 进程和线程都有自己的代码块、数据、堆栈等,但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
  • 进程和线程都需要操作系统进行管理和调度,操作系统负责分配资源、调度任务等。
  • 进程中可以包含多个线程,这些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包括内存空间、文件描述符等。
  • 进程和线程都可以并发执行,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多任务处理。

线程在运行过程中会处于不同的状态,操作系统根据线程的状态和调度算法来进行合适的调度和管理。

包含
包含
程序
进程
线程

线程状态:

  • 新建状态(New):线程被创建但尚未启动。
  • 就绪状态(Runnable):线程已经准备好运行,等待调度器的分配CPU资源。
  • 运行状态(Running):线程正在执行任务。
  • 阻塞状态(Blocked):线程因为某些原因(如等待I/O操作完成、等待获取锁等)而暂时停止执行。
  • 等待状态(Waiting):线程等待某个条件满足,例如进入无限循环等待某个信号。
  • 计时等待状态(Timed Waiting):线程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自动返回。
  • 终止状态(Terminated):线程执行结束,结束运行。

一文搞懂程序、进程、线程、并发、并行、高并发的概念_第3张图片

线程调度:

  • 抢占式调度:操作系统可以在任意时刻暂停正在运行的线程,并开始运行另一个线程。这种调度方式可以实现多个线程之间的公平分配CPU资源。
  • 协作式调度:线程会自己主动释放CPU,让其他线程有机会执行。这种调度方式需要线程主动让出CPU,否则可能导致某个线程长时间占用CPU,其他线程无法执行。

调度算法主要包括时间片轮转、优先级调度、多级反馈队列等。这些算法可以根据线程的优先级、等待时间、历史执行时间等因素来决定下一步执行的线程。

多线程的应用:Web 服务器、图像处理、游戏开发、数据库操作、多媒体应用、并行计算等等。

示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calculateSum(const std::vector<int>& nums, int startIndex, int endIndex, int& result) {
    for (int i = startIndex; i <= endIndex; i++) {
        result += nums[i];
    }
}

int main() {
    const int numThreads = 4; // 希望使用的线程数量
    const int N = 100;
    const int M = N / numThreads;

    std::vector<int> numbers(N);
    std::iota(numbers.begin(), numbers.end(), 1); // 填充1到100到向量中

    std::vector<std::thread> threads;
    std::vector<int> results(numThreads, 0);

    // 创建线程并分配任务
    for (int i = 0; i < numThreads; i++) {
        threads.emplace_back(calculateSum, std::ref(numbers), i * M, (i + 1) * M - 1, std::ref(results[i]));
    }

    // 等待所有线程完成
    for (auto& thread : threads) {
        thread.join();
    }

    // 计算总和
    int totalSum = std::accumulate(results.begin(), results.end(), 0);

    std::cout << "Total sum: " << totalSum << std::endl;
    return 0;
}

五、并发与并行的概念

并发(Concurrency):并发指的是一个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在一个单处理器系统中,多个任务交替执行,因为处理器实际上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执行一个任务。这种情况下,因为多个任务交替执行的效果,看起来好像同时在运行。在一个多处理器系统中,多个任务可以真正同时执行,但是在并发系统中,即使没有多个处理器也能实现同时执行的效果。

并行(Parallelism):并行是指系统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每个任务都在不同的处理器核心上执行,因此它们真正同时进行。在一个拥有多核心处理器的系统中,可以实现真正的并行执行,每个核心处理器同时处理不同的任务。

并发与并行的区别:并发强调的是在单位时间内有多个任务同时进行,但是这些任务可能是交替执行的。而并行强调的是在同一时刻有多个任务同时进行。

通俗一点,一个系统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但这些任务可能只是交替执行,这是并发;而如果多个任务确实同时执行,那么这是并行。

并发编程的优势:

  1. 提高系统性能。可以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和多线程环境,以实现任务的并行处理。

  2. 增加系统响应性。

  3. 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在同一时间段内共享和利用资源,包括CPU、内存和I/O设备。

  4. 实现复杂功能。

并发编程的困难点:

  1. 同步和互斥的问题,避免出现数据竞争和并发访问。

  2. 死锁和饥饿。

  3. 并发程序的bug往往比串行程序更难排查和调试。

示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concurrent_task(int id) {
    std::cout << "Concurrent Task " << id << " is executing" << std::endl;
}

void parallel_task(int start, int end) {
    for (int i = start; i <= end; ++i) {
        std::cout << "Parallel Task is processing " << i << std::endl;
    }
}

int main() {
    // 并发处理
    std::vector<std::thread> threads;
    for (int i = 0; i < 5; ++i) {
        threads.push_back(std::thread(concurrent_task, i));
    }
    for (auto &t : threads) {
        t.join();
    }

    // 并行处理
    int start = 1, end = 10;
    int num_threads = 2;
    std::vector<std::thread> parallel_threads;
    int step = (end - start + 1) / num_threads;
    for (int i = 0; i < num_threads; ++i) {
        int s = start + i * step;
        int e = (i == num_threads - 1) ? end : s + step - 1;
        parallel_threads.push_back(std::thread(parallel_task, s, e));
    }
    for (auto &t : parallel_threads) {
        t.join();
    }

    return 0;
}

六、高并发系统的概念

高并发系统是指具有大量用户同时访问和请求处理能力的系统。这种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并发请求,并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处理这些请求,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高并发系统通常包括了多线程、并行处理、集群部署等技术手段。

高并发系统通常出现在互联网应用、网络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媒体、金融交易等场景中。在这些系统中,大量用户同时访问和请求数据,需要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和处理这些请求。

实现高并发系统的技术和策略:

  1. 多线程和并行处理:利用多核处理器和多线程技术,同时处理多个请求,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2. 负载均衡:通过将请求分发到多台服务器来实现负载均衡,确保各个服务器的负载相对均衡,从而提高整体系统的处理能力。
  3. 缓存技术:利用缓存技术减少对数据库等后端资源的访问,提高数据响应速度,降低系统负载。
  4. 分布式架构:采用分布式架构部署系统,将系统拆分成多个服务、模块,以提高整体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5. 异步处理:采用异步处理技术,将请求排队并异步处理,降低请求响应时间,提高系统吞吐量。
  6. 数据库优化:对数据库进行优化,提高数据库的读写性能,缓解数据库压力。

一个典型的互联网高并发系统架构:电商平台。这类系统通常会面临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网站、下单和支付等高并发场景。该系统的架构:

  1. 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r):用于分发用户请求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以保证服务器负载均衡,并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2. 分布式缓存(Distributed Cache):通常使用 Redis、Memcached 等,用于存储频繁访问的数据,减轻数据库压力。

  3. 分布式存储(Distributed Storage):如 HBase、MongoDB,用于存储大量的商品信息、订单信息等数据。

  4. 异步消息队列(Asynchronous Message Queue):如 Kafka、RabbitMQ,用于异步处理消息,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5.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用于加速静态资源的传输,提高用户访问速度。

例如,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用户的访问和交易。为了应对高并发的挑战,淘宝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和各种技术手段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他们采用了多台服务器来处理用户请求,并使用负载均衡器进行流量分发。同时,淘宝还采用了大量的缓存和消息队列等技术,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以应对高并发的挑战。

一文搞懂程序、进程、线程、并发、并行、高并发的概念_第4张图片

七、总结

程序(Program):程序是指计算机能够执行的一系列指令的集合,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可执行文件。

进程(Process):进程是指在操作系统中运行的程序的实例。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和资源,如内存、文件句柄等。不同进程之间是独立的,彼此不共享资源。

线程(Thread):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线程在同一个进程内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和资源,并能够同时执行不同的任务。

并发(Concurrency):并发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多个任务在同一个处理器上交替执行。多个任务之间可能按照时间片轮转的方式共享处理器时间。

并行(Parallelism):并行是指在同一时间点上,多个任务同时在多个处理器上执行。每个处理器执行不同的任务,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高并发(High Concurrency):高并发是指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大量的并发请求。通常涉及到对请求的快速响应和处理,需要有效地利用多线程、缓存机制、负载均衡等技术来实现。

一文搞懂程序、进程、线程、并发、并行、高并发的概念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运维,数据库,c++,系统架构,后端,服务器,linux,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