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1张图片

[导读]:超平老师的《Scratch蓝桥杯真题解析100讲》已经全部完成,后续会不定期解读蓝桥杯真题,这是Scratch蓝桥杯真题解析第166讲。

第15届蓝桥第3次STEMA测评,这是2023年12月17日举办的STEMA,比赛仍然采取线上形式。这是Scratch初中级组真题,试题包括两种题型,分别是选择题和编程创作题,其中选择题5道,都是和Scratch编程知识相关的题目,编程部分有6道题。

接下来,超平老师就从如下3个方面对2023年12月17日的STEMA真题进行解读和剖析:

  • 选择题部分

  • 编程题部分

  • 总结

一.选择题部分

一共有5道选择题,每题10分,严禁使用程序验证,选择题不答和答错不扣分。

1. 运行以下程序后,小鸟会向舞台(   )移动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2张图片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3张图片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右下方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A,考查的知识点是舞台坐标系。

在Scratch中,舞台坐标系的构成如下: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4张图片

很显然,(-150,150)位于舞台的左上方。


2. 运行以下程序后,n的值为(   )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5张图片

A. 18

B. 17

C. 16

D. 15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B,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循环和变量。

循环过程中,m每次增加3,n每次增加2,如果把”m + n“看成一个整体,每次增加5,”m + n“的初始值为 3 + 7 = 10。

所以,循环要执行5次,n增加了 2 * 5 = 10,因此n的值为17。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条件是 m + n  > 30,循环4次后,m + n = 30,并不满足条件, 重复5次后才结束循环。


3. 运行以下程序后,绘制出的图形是(   )。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6张图片

A.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7张图片

B.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8张图片

C.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9张图片

D.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10张图片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C,考查的知识点包括Scratch画笔、自制积木和移动。

自制积木有两个参数,其中a表示移动的距离,b表示初始方向,这里的关键点是方向。

首先,-45度指向左上方,如图: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11张图片

其次,画笔右转135度,仅凭右转这一点就可以排除A、B、D,因此正确答案是C。

顺便说一下,如果旋转120度,可以绘制一个等边三角形,这里右转了135度,说明三角形是提前封闭的。


4. 已知分数列表如下,运行以下程序后,角色会说(    )。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12张图片

A. 206

B. 265

C. 307

D. 340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D,考查的知识是列表和循环。

首先,要理解代码的意思,列表的长度为8,重复执行了 8 / 2 = 4次,每一次将相邻的两个列表项作为一组,进行比较,并将较大的数字进行累加。

我们把列表中的8个数字分为如下4组:

第1组:35 78第2组:59 85第3组:95 62第4组:76 82

每一次将较大的值进行累加,所以n的值计算如下:

n = 78 + 85 + 95 + 82 = 340

因此,正确答案是D。


5. 已知原始数据排列为:30、 40、15、26,要求每次只能交换相邻两数的位置。要使得数据从小到大排列,至少需要交换(   )次

A. 3

B. 4

C. 5

D. 6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B,考查的知识点是排序算法。

交换相邻的两个数字,这是典型的冒泡排序,其核心思想是每一轮将最大的数字移到最后面,对于n个数字,需要进行n-1轮比较。

对于本题中的4个数字,要进行3轮排序,第一轮过程如下:​​​​​​​

第1次:30与40比较,30 < 40,不交换,数据为30、40、15、26;第2次:40与15比较,40 > 15,交换,数据为30、15、40、26;第3次:40与26比较,40 > 26,交换,数据为30、15、26、40;

经过第一轮排序,将最大数40移到最后,这一轮排序交换了两次。

接下来,对30、15、26这3个数字进行第二轮排序,过程如下:​​​​​​​

第1次:30与15比较,30 > 15,交换,数据为15、30、26;第2次:30与26比较,30 > 26,交换,数据为15、26、30;

经过第二轮排序,将最大数30移到最后,这一轮排序交换了两次。

剩下的两个数字15、26,要进行第三轮排序,过程如下:

第1次:15 < 26,不交换;

经过3轮排序,最后的数据为15、26、30、40,整个过程一共进行了4次交换。

当然我们还需要考虑倒排的情况,即从最后一个开始比较,每一次将最小的移到最前面,按照同样的步骤,可以统计出交换的次数也是4次。

二.编程题部分

编程题一共有6道,分别是多变的太阳、旋转的风车、六花阵图、变色游戏、筛选数据和消失的水母。

1.多变的太阳(20分)

编程实现:

多变的太阳。

具体要求:

1). 每次点击绿旗,角色、背景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13张图片

2). 如果点击“按钮1“,呈现的效果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14张图片

3). 如果点击“按钮2”,呈现的效果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15张图片

4). 如果点击“按钮3“,呈现的效果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16张图片

评判标准:

  • 5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1);

  • 5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2);

  • 5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4);

  • 5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4)。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属于简单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和造型切换。

本作品包含4个角色,分别是3个按钮和太阳,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17张图片

其中,太阳角色有4个造型,如图: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18张图片

实现思路也比较简单,当点击绿旗时,将太阳设置为造型1,点击3个按钮时,分别将太阳造型切换为2、3、4。

按钮1角色的代码如下: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19张图片

按钮2角色的代码如下: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20张图片

按钮3角色的代码如下: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21张图片

太阳角色的代码如下: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22张图片

代码比较简单,说明两点:

1). 养成初始化设置的好习惯,比如这里的坐标和造型;

2). 发送广播消息时,消息的名称尽量要清晰易懂,见名知意。


2. 转动的风车(40分)

编程实现:

转动的风车。

具体要求:

1). 每次点击绿旗,角色、背景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23张图片

2). 每按下一次键盘←按键后,风车都会逆时针持续缓慢转动;

3). 每按下一次键盘→按键后,风车都会顺时针持续缓慢转动;

4). 按下键盘空格按键后风车停止转动。

评判标准:

  • 5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1);

  • 12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2);

  • 12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3);

  • 11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4)。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比较简单,完成时间10分钟左右,关键点在于要彻底读懂题目的意思,按照要求编写程序,确保拿到满分。

关于本题的详细讲解,可以参考《转动的风车-第15届蓝桥第三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精选》这篇教程。


3. 六花阵图(50分)

背景信息:

六花阵:唐代名将李靖在著名军事家诸葛亮开创的八阵图基础上推衍发明的一种阵法。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24张图片

编程实现:

六花阵图。

注意:六花阵图必须使用画笔绘制,画面中不允许出现其他角色,否则0分。

具体要求:

1). 每次点击绿旗,在舞台上出现一个红色空心正方形,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25张图片

2). 等待1秒后,在舞台上出现一个颜色渐变的空心圆(圆心为正方形的中心),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26张图片

3). 等待1秒后,在圆的外围同时出现六个大小相同、颜色均不相同,且位置均匀分布的实心矩形,相邻两个矩形无重合部分,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27张图片

评判标准:

  • 10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1);

  • 15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2);

  • 25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3)。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难度中等偏上,完成时间15分钟左右,考查的重点是画笔。难点有两个,一是如何绘制实心矩形,二是如何绘制平均分布的6个实心矩形。

关于本题的详细讲解,可以参考《六花阵图-第15届蓝桥第三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精选》这篇教程。


4. 变色游戏(60分)

编程实现:

变色游戏。

具体要求:

1). 每次点击绿旗,舞台中出现了3行3列的红色方块方阵,变量“游戏时长”为0,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28张图片

2). “游戏时长”的值每隔1秒增加1;

3). 当第一次点击方块时,被点击的方块及与其上下左右相邻的方块都会变为蓝色;

例如:第一次点击且点击最中间的方块后的效果如下图。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29张图片

4). 接下来每次点击任意一个方块后,该方块及与其上下左右相邻的方块改变颜色(红色变为蓝色,蓝色变为红色);

例如:第二次点击且点击右下角的方块后的效果如下图。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30张图片

5). 当所有方块都变为蓝色后,显示“胜利”,“游戏时长” 不再变化,程序结束。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31张图片

评判标准:

  • 10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1);

  • 5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2);

  • 10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3);

  • 20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4);

  • 15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5)。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难度中等偏上,完成时间20分钟左右,重难点在于如何找到点击方块的邻居方块并改变其颜色。

关于本作品的详细讲解,可以参考《变色游戏-第15届蓝桥第三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精选》这篇教程。


5. 筛选数据(80分)

背景信息: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各位上的数字之和:一个整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结果。

例如:2314,各位上的数字分别为2、3、1、4,各位上的数字之和为2 + 3 + 1 + 4 = 10。

编程实现:

筛选数据。

具体要求:

1). 每次点击绿旗,熊猫说“输入8个正整数”,同时在舞台下方显示输入框,输入的正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列表1和2为空,如图所示;

例如:输入10 26 17 18 24 31 48 52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32张图片

2). 输入完成后,如果输入的数中没有偶数,程序结束,如果有,就把偶数保存到列表1中,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33张图片

3). 熊猫说出列表1中所有数的和,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34张图片

4). 然后,在列表2中呈现列表1中所有各位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数(按照列表1的顺序),如图所示,如果没有满足要求的数,程序结束;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35张图片

5). 最后,熊猫说出列表2中最大的数,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36张图片

评判标准:

  • 8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1);

  • 20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2);

  • 12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3);

  • 30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4);

  • 10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5)。

[超平老师解读]:

这是初级组最后一题,难度较大,完成时间25分钟左右,难点在于如何将数字串进行拆分,获取其中的每一个数字。

关于本题的详细讲解,请参考《筛选数据-第15届蓝桥第三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精选》这篇教程。


6. 消失的水母(100分)

编程实现:

消失的水母。

具体要求:

1). 每次点击绿旗,水母说“请输入2~10的整数”,同时在舞台下方显示输入框,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37张图片

2). 输入完成后,在舞台的随机位置,出现输入数量的水母,水母不碰到舞台边缘且大小随机(随机范围为50~150),如图所示;

例如:输入的是5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38张图片

3). 等待1秒后,每只水母一直说自己的大小,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39张图片

4). 然后,当第一次按下空格键时,最大的水母消失,如图所示;

第15届蓝桥STEMA测评真题剖析-2023年12月17日Scratch编程初中级组_第40张图片

5). 接下来每按下一次空格按键,当前最大的水母都会消失,当所有水母都消失后,程序结束。

评判标准:

  • 8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1);

  • 20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2);

  • 12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3);

  • 15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4);

  • 45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5)。

[超平老师解读]:

这是中级组最后一题,难度较大,完成时间25分钟左右,难点有两个,一是如何生成随机大小的水母并确保没有相同大小的水母,二是每次找到最大的水母将其删除。

关于本题的详细讲解,请参考《消失的水母-第15届蓝桥第三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精选》这篇教程。

三.总结

总体来说,本次STEME测评题目难度较大,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如下5个方面:

  • 运动编程;

  • Scratch画笔;

  • 克隆编程;

  • 列表运算;

  • 字符串处理;

从本次STEMA测评的情况来看,题目的综合性越来越强了,难度也在逐渐增加。除了第1题和第2题比较简单之外,后面的4道编程题还是挺有难度的。

显而易见的是,蓝桥竞赛对算法越来越重视了,尤其是围绕列表和字符串展开的相关算法,相信这也是未来的常态。

其中,变色游戏、筛选数据和消失的水母这3道题都和列表相关,这就要求每一位考生在学习编程时,要格外重视对列表的学习,可以说列表是编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数据结构,必须要熟练掌握。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和转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需要本次STEMA考试素材和源码的,可以移步至“超平的编程课”gzh。

你可能感兴趣的:(蓝桥杯Scratch真题,蓝桥杯,scratch,少儿编程竞赛,STEMA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