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人用人手段之二十七

      今天分享《中国式管人用人的32 个手段》的手段二十七:

      唯才是举:才有参差,任其所长。

        社会各类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各有所异,有的需要“学富五车”的文学才子,有的则需要专于某行的“雕虫小技”;有的需要“满腹韬略”的军事专家,有的则需要百发百中的神抢手……可以说,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发展,千业百工,细枝末节,缺一不可。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之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

        凡是作为领导者要成就一番事业,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只要是任人唯贤,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就能取得胜利;反之,则必定遭到挫折和失败。

        善于责备自己的,人民就不会责备他;只有不肯责备自己的,人民才会谴责他。所以,承认自己错误,是强的表现;修养自身节操,是智的表现;不把不善之事归于人,是仁的表现;明君有过则归之于己,有善则归之于民。有过归之于己则自身戒惧,有善归之民则人民喜悦。

        识人要全,知人要细,为的是识人所长,最终目的则是用人。因此作为领导者,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矮子堆里选将军”的境地。

        在一个人才结构中,各人才因子之间最好有一种相互补充的作用包括才能互补、知识互补、性格互补、年龄互补、综合互补。领导者掌握了这五种互补的原则。才可能把最适合的人放在最适当的岗位上,让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和能力,同时也让企业选择到最能产生价值的人才。若不让自己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就要从如何选择人,如何留住人,如何管理人这三方面进行考虑。

        真正的人才不会“纸上谈兵”,而是有着极强的实干能力。

        领导者还必须力戒个人私心,避免一些嫉妒人才的表现,不使人感到窒息和压抑,从而愉快地为企业效力。

        用其所长就得力,用其所短就不得力。用人最忌讳的就是勉为其难。如果硬要下属干他不擅于做的工作自然难以做好久而久之。还会导致上下级关系紧张。

        身为一个领导者也要学会善用现有的下属不可一味地渴望得到更好的人才。

        “用人之道,各随所长。”企业领导者应该任人所长,用与企业价值观相一致的行为规范,衡量每个人的德与才,明辨各种言行的是与非。实施应得其所的奖与罚。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式管人用人手段之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