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应用、拓扑结构及分类;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网络标准化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物理组成

硬件、软件、协议

功能组成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工作方式

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实体

任何可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

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对等实体

通信双方层次相同的实体

服务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

数据封装

由上层到下层

解封装

由下层到上层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应用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提高性能、负载均衡、分布式处理

应用在多个领域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星形

以中央节点为中心,把若干外围节点连接起来的结构

树形

由多级星形拓扑结构组成,是一种层次结构

总线型

将网络中的所有设备连接到一条公共总线上,节点之间按广播方式通信

环形

各节点通过通信线路首尾相连组成闭合回路,回路中的数据只能单向传输

网状

节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没有规律,节点之间可能有一条或多条线路相连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

广域网WAN

也称远程网,通常跨越很大的物理范围

城域网MAN

地理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用于将同一区域内的多个区域网互连起来

局域网LAN

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的网络

个人区域网PAN

作用范围一般是10米左右

按使用范围

公用网

一般指电信公司的网络

专用网

指某个部门为本单位的特殊工作需要而建立的网络

按逻辑功能分类

通信子网

负责为网络提供数据传输、数据交换等功能,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资源子网

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共享资源

按通信方式分类

点对点

如星形和环形网络

广播式

数据在公用介质中传输,如无线网和总线型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简称协议,是指为网络中对等实体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OSI层次结构模型

数据类型

OSI

基本功能

设备

报文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面向应用(如数据传输)

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密与解密

会话建立与维护

                   计算机或

TCP报文段或UDP用户数据报

运输层

提供应用进程间的逻辑通信,差错检测

终端设备,如网关等

IP数据报

网络层

路由选择,拥塞控制

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数据链路层

封装成帧,差错控制,链路管理

网桥、以太网交换机

比特

物理层

为数据段设备提供传送数据通路

中继器、集线器

TCP/IP模型

只有四层,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IP、网络接口层

但是在学习中,我们采取折中的办法,学习五层,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和OSI 的区别

①前者解决的是多种异构网络的互连问题,后者最初只考虑使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

②前者一开始就强调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后者在开始时指强调面向连接

③前者市场化成功,后者并未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公随笔,网络,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