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就地补充,速战速决

笔记-From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和《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第二篇讲费用预算,资源保障

《孙子兵法》第一篇讲实力对比,风险评估,胜算几何,第二篇就讲费用预算,资源保障,这和我们经营的道理,真是一模一样。
战争是为了获利,如果打的时间太长,消耗太大,就得不偿失了。
在咱们的历史教材和电影电视里,汉武帝的形象,是相当的高大上。而事实上,像他
那么穷兵黩武,多大国家也得被他拖垮,他不仅把政府搞破产,而且把全国人民都逼破产
了。
所以孙子的伟大,就在于不是因为他是兵家,就拼命忽悠主公打仗,好让他建功立业。恰恰相反,他拼命劝你别打。因为他是真正的智者,而且是真正的仁者,是负责任的人。

原文

第二篇 作战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
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
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
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
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
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
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
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Ankie的笔记:就地补充,速战速决

“战争三部曲”的第二步:“先计而后战”的“战”。狭义为:野战。
 

用兵之害:

1,打仗费钱,消耗国力。兵力的后面是国力,没钱不能打仗。

2,打仗耗时

用兵之利:

3,费钱的解决方案就是抢,就地补充。

4,耗时的解决方案是速战速决。“故兵贵胜,不贵久。” 战争的目的是胜,不是久。毛泽东的持久战,强调的是战略持久。战术,还是速决。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