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区块链成两会热门话题

2018年两会今日正式召开,各地代表和委员陆续到京。本届两会会期15天半,除了中国制造、互联网等常规话题,区块链也成为被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百度董事长李彦宏、360董事长周鸿祎等众多企业家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

区块链是一个创新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其实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手法,假设A和B之间要发起一笔交易,A先发起请求,创建一个新的区块,这个区块会被广播给网络里所有的用户,在这些用户验证同意之后,该区块会被添加到主链上。这条链拥有永久可查的交易记录,全球一本账,每个人都可以查找。

关键词: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全程追溯

让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

家庭成员之间都会有资金往来,丈夫会给妻子每月缴纳工资,家长会给孩子打生活费,逢年过节小辈会请长辈笑纳自己的一点心意......假设丈夫给了妻子3000元,但妻子经常不认账,说丈夫没有上缴工资,而丈夫却又无法证明清白,区块链技术能解决这个问题。

每个家庭成员手中都有一本账,账本的每一页用来记录新的交易数据,新的一页相当于一个新的区块,用线串起来就是区块链,也就是完整的账本。每当丈夫给妻子打钱的时候就做一次广播,大喊一声同步各位成员,每个人都有监督权,如果妻子还想抵赖,那就得收买51%的成员才能蒙混过关,否则收到广播的人都会跳出来证明,跑不掉的。

第二个例子

有这样一句经典语录“当一个艺术家去世以后,他的作品才开始真正值钱。”说的就是梵高。即便现在梵高的向日葵被拍到天价,但和梵高本人乃至他的后人有关系吗?能拿多少钱?各国法律不一,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民的作品权利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难道吴承恩能阻止《西游记》漫天铺地的翻拍?难道曹雪芹能制止那么多专家对《红楼梦》的“红学”之争?并不能。

但区块链能。自从作品登上区块链的那一天开始,每一次翻拍、改编均会被盖上一个时间戳,便于原创作者追溯,哪怕在作者去世后,区块链也不会停止工作。互联网不消失,区块链也将长存于世。

结合上面两个例子,每个人都有监督权,不需要某个中心或者机构等第三方来操作和证明。这个就是去中心化。

所有的数据都会同步给所有人,做到了数据的公开透明。

写进区块链的数据是不可篡改的,不论是账本还是著作,都可以追溯到资料录入的那天到当天的所有交易信息,体现了全程可追溯。

数字世界无论是交易还是信息还是服务,最难解决的就是信任问题,长久以来人类在这个问题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想靠打点关系打破人心隔阂,还不一定成功。

区块链让数字世界跟物理世界一样不可更改、删除和复制,或有记录、守规则、有合约地进行,最终让数字记录完全可信。智能合约让全人类高效协同,进而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重构信任关系。

Facebook CEO 扎克伯格年初提出要用区块链技术防止Facebook 变得过度中心化,谷歌也展开了大量投资。世人沉迷于区块链的技术魅力,正因如此,做出其杀手级应用就至关重要,各种场景的深入探索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区块链技术能解决人与人的信任问题,应用场景丰富广泛,可以推动金融领域的发展。

技术本身没有坏处,目前尚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唯一可见的应用场景就是比特币。

但区块链出现了过度炒作的情况,在噱头的表象之下,推广区块链技术更需要的是安全保护

区块链,泡沫与机遇并存。

你可能感兴趣的:(将改革进行到底,区块链成两会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