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商学院学习笔记_商业篇_消费心理学_05.价格锚点

    自己是做游戏开发的,在游戏界面制作中,就有锚点的概念,大概意思是,位置参照。在这节课中,发现价格这东西也是需要有参照的。

引例:

你有两款净水器,一款1399元,一款2288元,你很想推荐2288元的那款给客户,可是发现大多数人都会买便宜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做才能让用户选择2288元的那款呢?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很简单啊,你讲清楚2288元那款好在哪里不就完了吗?可是一个产品有多好,这个所谓的好值多少钱,你是很难从理性的角度去判断的。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客户如果知道这个商品的合理的成本、合理的利润以及市场上同类商品的价格,也许才能做出一个理性的价格判断。但是,其实对大量的商品来说,消费者是很难找到一个所谓的合理的价格,因为这个所谓的合理价格,它不是由成本来决定的,它是根据消费者对这个商品的价格感知来决定的。所以,如果你决定要推荐2288元的产品,你就必须让消费者感知到它相对于别的选择的超长价值。如何来做,我们要给大家介绍一个重要的商业逻辑,叫做价格锚点。

概念:


出差住酒店,选择酒店上网付费方案,一个是80元1小时,一个是105元1整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105元1整天的方案,付费后立刻发现,80元唯一存在的价值,就是让我觉得那105元非常划算,80元就是所谓的价格锚点。

价格锚点是在1992年的时候,有个叫托奥斯基的人提出的,他认为消费者在对产品价格并不确定的时候,会采取两种非常重要的原则,来判断这个产品的价格是否合适。

第一个原则,避免极端。

第二个原则,权衡对比。

运用:场景

场景1:

原来只有1399和2288两款净水器的时候,大家都买1399的那款,而你特别想卖2288那款。最简单的办法是,让产品部门再去生产一款4399的净水器。这时候,你就会发现2288的版本会卖得比以前好很多。


场景2:

假如你有个体检的产品是600块,如果你这样说:“您一年愿意花6000元的价格来保养您的汽车,为什么却不愿意花600元来保养您自己呢”?很可能会打动很多人。这会让客户觉得,我花6000块钱保养车子,难道人还不如车子吗?这时候,600块钱的体检方案,价值感就会非常明显。

小结:引导购买的两个原则

第一、避免极端。就是在有3个或者更多选择的时候,很多人不会选择最低或者最高的版本,而更倾向于选择中间的那个商品。

第二、权衡对比。当消费者无从判断价值是高还是低的时候,他会去选择一些他认为同类的商品去做对比,让自己有一个可衡量的标准。

消费者其实并不真的是为商品的成本付费,他是为商品的价值感而付费。价格锚点的逻辑,就是让消费者有一个可对比的价格感知,你明白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分钟商学院学习笔记_商业篇_消费心理学_05.价格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