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1

2019岁末,因为读书会上的一时兴起,我和一些老师开了一个坚持自由书写的微信群,我在其中也已经坚持了一个星期啦。

说到心动的源头,也是看妻子和另一位我尊敬的老师写,看到南明团队的老师、孩子写,很遗憾自己的一些想法(小火花)因为偷懒没有记下来,徒劳地羡慕别人有精彩的教育叙事,有出口成章的系统思考。也许自己可以从新年第一天开始,试着做起来。

昨天晚上,女儿的七年级班上,孩子、老师和家长联欢,除开聚餐、音乐会,还有热火的party。其中有很舒服的时候,比如和少华、唐龙、王伟一起大唱《光辉岁月》《海阔天空》,比如和妻子一起试跳交谊舞。可是,半当中也曾觉得太吵,不舒服,几乎想提前离开。妻子提议,反正还要等女儿一起走,不想败兴,不如我们俩出去在校园里散散步?散步时,仰头看到无比晴朗的冬夜,无比清晰的猎户星座,身处无比宁静的校园,真好!与妻子有种默契的相知和相惜,是这个元旦前夜最美好的事。

回想当时嫌太吵,噪声源之一是尤尤的弟弟小山。他对爸爸妈妈们打的非洲鼓,还有大哥哥打的架子鼓,都很眼热,一直尝试来打鼓,可是八岁的他,还不太能把握鼓点,更不太能体会那个喧闹的场已经太吵了,我和一些人希望来点温柔,反倒继续打得起劲。于是在出去散步之前,我还特意过去提醒他,请他不要打鼓了。看看他爸爸已经过来,他也停了手,我就离开了。

后来说起这事,妻子说,其实和他哥哥尤尤相比,小山没有他哥哥的天分(数学、音乐),他哥哥肯定会把鼓点打准的;不过他有另一种热情,是真被吸引,自发地在尝试在学习。我听了之后,仔细想想,感到真是这样。自己是在用自己的眼光和需要在评判他,而妻子是带着兴趣和同情(同理)在观察他。有些佩服妻子的眼光,也有些惭愧自己仍然是那样的思维定式。

不过,依然欣喜于自己能有这样的觉知。最近的各方面好像都在慢慢好转,对自己的“知识中心”有了比以前清晰得多的醒悟。也许我还有希望继续转变,去追求自己的愿景:与别人在伟大事物中共鸣。

(正好今天又看了一眼以前的“使命宣言”,几乎一个字都不用改,但那已经是五年多以前写下的了。心愿依旧,而进步虽小,依然稳固。做好自我管理和调整,继续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