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瓶颈分析定位

用vmstat、sar、iostat检测是否是CPU瓶颈

用free、vmstat检测是否是内存瓶颈

用iostat、dmesg 检测是否是磁盘I/O瓶颈

用netstat检测是否是网络带宽瓶颈

1 首先进行OS层面的检查确认
首先要确认当前到底是哪些进程引起的负载高,以及这些进程卡在什么地方,瓶颈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服务器上最容易成为瓶颈的是磁盘I/O子系统,因为它的读写速度通常是最慢的;也会有其他原因:

1.某些进程/服务消耗更多CPU资源(服务响应更多请求或存在某些应用瓶颈);
2.发生比较严重的swap(可用物理内存不足);
3.发生比较严重的中断(因为SSD或网络的原因发生中断);
4.磁盘I/O比较慢(会导致CPU一直等待磁盘I/O请求);
一般先看整体负载如何
可以使用w 或sar -q 来查看服务器负载数据
性能瓶颈分析定位_第1张图片
sar -q 1
性能瓶颈分析定位_第2张图片
runq-sz: 运行队列的长度(等待运行的进程数)
plist-sz: 进程列表中进程(processes)和线程(threads)的数量
ldavg-1: 最后1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System load average)
ldavg-5: 过去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
ldavg-15: 过去1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

查看CPU使用率

sar -u 2

07:20:28 PM 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07:20:30 PM all 35.09 0.00 64.91 0.00 0.00 0.00
07:20:32 PM all 27.38 0.00 52.38 20.24 0.00 0.00
07:20:35 PM all 34.33 0.00 61.19 4.48 0.00 0.00
07:20:37 PM all 36.51 0.00 63.49 0.00 0.00 0.00
07:20:39 PM all 33.33 0.00 66.67 0.00 0.00 0.00
07:20:41 PM all 33.33 0.00 61.90 4.76 0.00 0.00
07:20:43 PM all 37.93 0.00 62.07 0.00 0.00 0.00

%user : 用户模式下消耗的CPU时间的比例;

%nice:通过nice改变了进程调度优先级的进程,在用户模式下消耗的CPU时间的比例;

%system:系统模式下消耗的CPU时间的比例;

%iowait:CPU等待磁盘I/O而导致空闲状态消耗时间的比例;

%steal:利用Xen等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时,等待其他虚拟CPU计算占用的时间比例;

%idle:CPU没有等待磁盘I/O等的空闲状态消耗的时间比例;

注:

如果 %iowait 的值过高,表示硬盘存在I/O瓶颈
如果 %idle 的值高但系统响应慢时,有可能是 CPU 等待分配内存,此时应加大内存容量
如果 %idle 的值持续低于 10,则系统的 CPU 处理能力相对较低,表明系统中最需要解决的资源是 CPU。

磁盘IO分析

性能瓶颈分析定位_第3张图片
iotop 确认到底哪些进程消耗的磁盘I/O资源最多
性能瓶颈分析定位_第4张图片
由于是压力测试,所以测试进程IO都比较高。

数据库层可以查看日志,对日志中的sql进行分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性能测试,性能测试小白,服务器,性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