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1

#日更打卡 2019.2.1 Day68

在这之前,

我以为说一个人能忍耐,

就是坚持忍耐,

坚韧不拔、咬紧牙关的样子。

今天看了书之后,

有了另外一种认识:

忍耐的智慧

不在于忍耐的意志力,

而在于支撑忍耐的洞察力。

就是说,

忍耐不是逆来顺受,

依靠意志力的忍耐容易失去希望,

到最后也许还会产生“怎么做都没用”的想法。

而是基于洞察力之上,

是能够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深信逆境是暂时的,

始终充满活力,

增加采取行动的可能。

这样的耐力看上去被动,

实质上却始终可控。

前些天和英聊天,

谈到工作上有时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对公司的安排自己不认同,

但并没有改变大环境的能力。

英说她从前在公司里会按领导的意思做,

但心里还是认为自己的方法有效。

我说:“那就是阳奉阴违,表面顺从咯。”

“也不是,我也按照领导的意思真的去办了。他让出去拜访客户那就去,只是我还是会用我用起来有效的方法去维系客户。”她又解释说。

英现在自己创业做老板,

但我知道她从前做职员时

一直和领导关系处得不错。

像她说的那样,

领导的想法她不一定都认可

但她会做最支持领导工作开展的那个人。

领导不一定都对,

但支持领导一定不会错。

想让自己赢得更多的主导权,

要先充分尊重领导的指挥权。

她似乎很能容忍

在自己看来不那么如意的安排。

忍,是退一步,是委屈,

是被动的姿态。

但在英那里不是这样,

她不是怕得罪领导而选择的忍受,

在她看来,

尊重领导和尊重自己并不是对立的。

如果是逆来顺受的忍耐,

心中不可避免怀着愤愤不平的心态,

虽然做了,但心里全是不舒服。

这样无法释怀的不满,

既委屈了自己,

又会妨碍自己把工作做好。

良性的忍耐,

一定是基于充满积极的洞察。

如此,耐力才能够成为前进的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