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共修

茶树在越冬后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时间上主要以立春后到谷雨节前,这段时间采制而成的茶叶大体上称为春茶。

  每年大家十分期待春茶,是因为越冬芽经过了一冬的休眠和养分积累,有机物质十分充足,加之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使得春季茶芽肥硕,内含物质丰富,它的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

  而对于明前茶、雨前茶的说法,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区分称呼。

明前茶

  “明前茶”,清明节前采制的春茶。清明采摘,因其芽叶细嫩,色清香绝而成为茶中上品。

  明前茶,也常被称为“火前茶”。其来源与寒食节紧密相连。

  古时候,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而寒食节是在清明节前一天,因此明前茶,实际上就是指清明节以前采制的茶,也因此也可称之为“火前茶”。

  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杭州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雨前茶

  雨前茶,谷雨节以前采制的春茶。古语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都说明前茶“贵”,贵在哪?

  首先,因为,“物以稀为贵”。

  在江南茶区,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通常茶树在“春分”时才开始萌芽,在“清明”前开始采茶。由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

  茶芽那么嫩,所以采茶时除了要非常小心外,4斤多鲜叶才做1斤干茶。最后再经过筛选、精制。经过验证,每斤干茶,其芽头通常在5-60000个以上!

  一年仅一次,物以稀为贵,这样一来“明前茶”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其次,因为,营养物丰富。

  茶树在冬季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在漫长的冬季,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加上初春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因此,发芽数量多,芽壮,嫩度好。

  另外,这一时期的茶叶其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

  再者,氨基酸的含量相对后期的茶更高,一些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而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使得茶叶入口香高而味鲜醇。

  最后,因为,健康无污染。

  清明前气温较低,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日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