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独自面对泥潭!!!

打开新闻看见一则消息,大连理工研究生自缢身亡。很长的一篇遗书,戏谑的文字,活泼的语风,理性甚至过于苛责的自我解读剖析,以及近乎残忍的向内归因……

担心完不成实验,担心延期毕业,担心二十几年的努力白费,担心毕业之后的工作问题,担心父母失望……这些担心幻化成巨大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

整个表述,有丧、有沉郁、有绝望,但是我依然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个有趣、积极、奋进、善良、美好的灵魂!此刻,一切都已来不及,惟愿你在天堂,能打破藩篱,那一个又一个自己给自己架起的栅栏,放过自己!唯愿另一个世界里的你,平安喜乐!

我是个听不得见不得这些新闻消息的人,过往我会迅速划过,回避,我不愿意目击所有的这种残忍和悲伤。

可是今天,我强迫自己,写下这篇文章!

我真心的希望,当你,当一个沮丧的你,悲恸的你,甚或绝望的你看到我的文字,能收获哪怕一丁点儿的慰藉,受到哪怕一丁点儿启迪,寻求哪怕一丁点儿向外的求助,找到哪怕一丁点儿离开泥淖的勇气或者方式或者途径……我甚至奢望解开你系好的绳结!

我想要向你呼喊:亲爱的你,请不要独自面对泥潭!!!

我进而奢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担心完不成实验,担心延期毕业,担心二十几年的努力白费,担心毕业之后的工作问题,担心父母失望,……这些也许看上去完全没有必要的或者看上去过度了的担心,甚至看上去有点儿抑或非常“矫情”的脆弱,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凌,而他们埋在冰山下面的经历和感受往往更穿透视听,……那份像噬咬,更像凌迟一样的心路历程,让他们最后发出“我好累啊,我不开心,我好没用,我好对不起父母亲朋,没有人理解我,好想去死……的无声呐喊!

最近看到类似的新闻很多,我不够专业,不敢妄加论断,但是我的脑海里确实浮现出一个词——抑郁症。

我斗胆以我浅薄的关于心理学、关于抑郁症的认知,分享一些关于这一词以及对它的相关解读,我更希望有更多专业的人士、团队更多更好的普及相关内容。让所有的这些努力如微光般聚集,越来越亮,越来越亮,让暗黑的角落里的那些无助的“孩子”走出来,不再害怕,不再恐惧,不再无助,不再纠结、不再绝望、不再放弃!虽然我知道,“不再”太难,但至少我们可以努力去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有超过3.22亿不同年龄的人罹患抑郁症,而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有5400多万抑郁症患者每天都在跟自己做着殊死搏斗。而这,还只是一个估计值。近年来,青少年心理疾病发病率也正逐年增加。

全球每十人中就有一个人一生中至少经历一次重度抑郁症。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接受过有效治疗,每年有近80万人自杀身亡。

在医学领域,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治疗路径、预防预后,仍然是一个黑箱。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都会参与抑郁症的发病过程。

请注意,这里说的不是低落情绪,是抑郁症。单纯的情绪低落和抑郁是有相关性的,但是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抑郁不是一种情绪,而是情感的丧失,枯竭的不止是思维的创造力,摧毁的还有生命的活力。“无趣、无助、无能、无力、无用、无望……”,勾勒出一段失去色彩的苍白人生。

我见过一句话,一个伙伴说:没人觉得我病了,他们只是觉得我想太多了……

而此刻,我想告诉你,深陷泥潭的你,又或者遇见了这样的伙伴的路人甲乙:那些被大家忽视的、调侃的、嘲笑的留言,是抑郁症患者真实的情感。那不是青春的叛逆,不是无用的矫情,不是无病呻吟,不是懦弱无能,不是!「我想去死」更不是一句玩笑,这是他们在发出自己的呐喊,甚至是使尽浑身最后仅存的一点力气发出的最后的呐喊:我想活着!

所以,从此刻开始,请多一些对自己情感的关注,不要让自己长时间的陷入低落情绪;请多一些对周遭的关注、善意、和温情……

当你知道了那看上去云淡风轻的调侃背后可能有一个可以吞噬美好的硕大无比的黑洞或者深不见底的泥潭,如果你遇见了,即使只是路过,亲爱的陌生人,请你拉住她、他的手,抱抱他或者拍拍她、陪陪她,甚至不需要语言,更加不需要感同身受,也无法感同身受,也许那就将是她迎接下一个黎明的力量和微光。

如果你正经历着心情的低落期,只是情绪低落,只是有些沮丧消极,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和认知给你。关于学习和工作,关于出息和成就:

当我还是个孩子,我也拼命地考第一,因为我也以为父母想要的是我“考第一、有出息”,因为我也以为他们爱的是我的好成绩和有出息,是那个好成绩、有出息的我;可是当我自己有了孩子,我才体会,所谓望子成龙,所想要的并不是那份子女带给父母的荣耀,而是希望你好!希望你成龙而不是成虫的真正目的是,父母以为,如果你成龙了,就可以像龙一样腾空潜海,收放得意。倘若知道那要拿你的快乐甚至性命相易,他们怎么可能同意?!

学习不好又怎么样,考试不及格那能咋地,毕不了业又能如何,至于工作只是迟早的问题……

而事实上,所有的事都没有死胡同,只要你愿意换一个思路走。

学习不好只说明你不会考试,考试不及格就下次再努力,毕不了业就肄业,找不到最理想的工作就退而求其次,不管怎样,第二天的太阳一定照常升起,只要你愿意,悦纳每一个你自己,总有到达下一站的方式。

然,这一切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想要告诉你:全天下的父母对子女的期许都不过是愿你平安喜乐!请你牢记!

作为妈妈,我想分享给你,亲爱的孩子,我们因为养育你而欣然付出,这付出本身就让我们心生欢喜,有一天,当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就会懂,你才会了然,比起成龙成凤,我们更希望你平安喜乐!所以请你肯定自己!善待自己!爱惜自己!务必!!!

关于苦闷 关于压抑 关于低落甚至抑郁

每个人都会有苦闷,请你找到可以倾诉的人或者排解的渠道。人对自己的低落和短期忧郁情绪是有修复能力的,所以请你积极正视它,化解它,不要让它持续太长时间,要找到出口,闺蜜,发小,哥们,父母,亲朋……如果都没有,我请你找条小狗,或者陌生人,但请不要自说自话,不要让自己钻进死胡同,你还可以运动,不要自己窝在封闭的空间里,请你走出去!去跑步,走路,唱歌,健身,爬山……走到阳光下,走到人群里,请千万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有时候,这样做也许会费你好大的劲儿,但是请你务必这样做!

运动可以解忧,沟通可以给你新的思考方式和角度,你并不只有你自己!

如果你经常的持续性的闷闷不乐,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如果你的抑郁情绪持续了至少两周以上的时间;如果你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太OK,如果你长时期的睡眠障碍:久久不能入睡,或者醒的太早,或者整夜都处于无法深度睡眠状态或者频繁过分的多梦、噩梦;如果你长时间的无端躯体不适,无端的肠胃不适,身体太对劲,浑身疼痛,乏力头晕、食欲差,胸闷心慌,憋屈难受,莫名的想哭,抑制不住哭泣、自言自语;如果你认知障碍,不想学习和工作,对于学习和工作有异于往常的畏难情绪,异于往常的记忆力减退,表达能力减退,活动能力和活动意愿减退,甚至想到死亡,因为一点小事就诱发自杀倾向……请你千万不要在网上胡乱的下载一些关于抑郁症的自测量表!我恳请你,去专业医院做一个测评,求助一下医生!

一、不要随意给自己贴标签。也不要因为符合了其中的某一两点就草木皆兵。

二、不要讳疾忌医,精神感冒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三、如果医生诊断真的已经是疾病状态,请你一定要提起高度重视,不要高估自己的意识和意志状态的力量,因为抑郁症的病因病理还有神经学的因素,那些关于神经递质,五羟色胺等的东西我们不讲,我只想告诉你,你要爱自己,要科学的保护自己,要在意志的加持下通过医疗手段好好的积极的保护好自己!

如果真的医院诊断,确诊抑郁症。我想分享给你一些抑郁症的相关信息。

抑郁症就像你得了伤寒流感一样,只不过它是精神感冒,它并不可怕,也不什么,更不难堪。

抑郁症又不完全像你得了伤寒感冒一样,所以你要提起关注和重视,要告诉你最亲近的人,家人、爱人、抑或基友闺蜜,总之虽然对于内在,你必须更多的一个人承担,一个人战斗,但是请相信我,你必须也需要有至少一个战友。即使她什么忙也帮不上,她还可以在你当局者迷的时候扶住你,在你面对泥潭的时候陪伴你,在你苦痛挣扎的时候倾听你!请答应我,务必,不要一个人面对泥潭!!!

抑郁症分轻、中、重度。即使是最严重程度的抑郁症,也都有痊愈的案例。所以放轻松,路一直都在!但是切记要遵!医!嘱!如果必须用药物治疗和干预,请务必不要擅自停药,不要偷偷停药,不要反复自己尝试停药!

其实抑郁症也不是无迹可寻的,消极悲观思维的人或有更大占比。

所以治疗过程中甚或生活日常中,都无妨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去面对无常世事。

一、积极暗示: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想事情,面对困难。我知道你可能不一定做得到,但是至少可以尝试着这样去做。

二、积极宣泄:你可以画画、运动、甚至嘶吼,任何你喜欢的倾向的方式都可以,只要你不压抑住自己。

三、转移注意:离开让你深陷其中的不OK事件和情绪,努力自己爬出来,或者爬开。

四、沟通并寻求外界帮助:我请你一定要告诉给你亲近的人!务必!不管你以什么样的方式,你不需要考虑这有用没用,会不会给对方带来伤痛,困扰或负担!不需要!

五、寻求专业帮助:就医!或者咨询!但请一定寻找专业正规机构!!!

最后,我想分享一些碎片信息给抑郁症伙伴的亲朋好友和想要帮助他们的人。

一、不要说你懂他,你明白她的感受,你不懂!你不能!

二、不要说没什么大不了的,都会过去!他觉得不能!

三、不要说“你说出来听听我帮你”!你帮不了!而且事实上很多时候他们不想说!

所以当他们说“我太没用了”你不用说你很好你很棒,你只要抱紧他,陪着他,默默地!

所以当他们说“这世界太没意思了”,你不要说有趣的事情还很多,你还有那么多爱你你爱的人,你只要抱紧他,陪着他,默默地!

所以当他说“我做不到”,你不要说那就别做了,也不用说我帮你。你只要抱紧他,陪着他,默默地!

面对抑郁症患者重点是陪伴!

面对抑郁症伙伴,身边亲友通常会出于好意,想办法激励她们。但是我想建议你,这也是专家的提醒,有2个重点一定要掌握:一是用不带批判的态度陪伴;二是不要只靠自己一个人照顾。

一般人有意无意会想着「你有病,我帮你」,其实患者真正需要的是「你和我在一起」,聆听和感受是良药(但前提是他们自己主动想说),不带价值判断地陪伴,才能进入他的世界。

我给你分享一部片子吧。

《我的丈夫得了抑郁症》日本剧。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精神病院,角落里有个精神病人,蹲在桌子下,手里拿着一把伞,一动不动。医生也拿了一把伞,小心翼翼地挪过去,认认真真地蹲好,问:您在做什么呢?“嘘,我是一只蘑菇!”医生认真地说:“嘘,我也是一只蘑菇!”于是两个人一动不动地在桌子下面呆了好久……

搞笑吗,是啊,好搞笑,是不是?十年前,我也和您第一次读到这则故事时的感受一样。

可是此刻,我想分享给您:对于那些深处泥潭的抑郁症伙伴,我们更应该做的,其实就是——蹲下来,陪你做一只蘑菇!!!

最后,我想再说一遍:

请你不要独自面对泥潭!!!

请你不要让她、他独自面对泥潭!!!

让我们一起,蹲下来,陪你,做一只蘑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不要独自面对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