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蒙德里安

彼埃·蒙德里安(英文: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世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与德士堡等创立了“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他还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皮特•蒙特里安

蒙德里安出生于荷兰中部的阿麦斯福特,成长在一个严格信奉加尔文教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业余画家,而叔父则是职业艺术家。良好的家庭教育给了他直接的艺术启迪。20岁时他在取得小学绘画教师资格和中学绘画教师资格以后,进入阿姆斯特丹的国立美术学院深造,成为一名勤奋刻苦、颇受老师赏识的好学生。他的早期绘画从学院派写实主义起步,受到过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风格影响。从一开始,对于形体构成因素的偏爱,便在其画中清楚地反映出来。

蒙德里安早年画过写实的人物和风景,后来逐渐把树木的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晚年移居纽约,大幅度扩展创作领域,对建筑、工艺和设计产生很大影响,他融合了过去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加以延伸,色彩、线条呈现轻快的律动,画面的音乐性在此达到最高境界。。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即今日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红、白、蓝的菱形画》

《红、白、蓝的菱形画》是画家蒙德里安创作于1924至1925年间的一幅油画。此画收藏于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画廊。这幅《红、白、蓝的菱形画》是一幅最能代表蒙德里安艺术思想的作品。画面把一个正方形按菱形的样式放置,通过长短不同的水平线和竖直线把画面分割成了诸多的三角形、正方和长方形以及各种不规则图形。画家进一步在这众多的图形中,填充了单纯的红、黄、蓝等原色。使画面在造型之外又增添了变化的因素。从而,蒙德里安把以前看来极为复杂的绘画语言,简单为纯粹的构图和单纯的色彩,然而整个画面看上去均衡而和谐,并且包含变化的活力和无限的延伸性和弹性。在蒙德里安这纯粹的图形和色彩的世界里,我们更能感受到整个世界背后复杂而变化的种种存在、种种可能,以及整体与局部,整体和整体,局部和局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因而,这幅用简单的抽象语言所构建的图画,却包含了许多幅画都无法达到的删繁就简的特殊表现效果。

《构成A》

这是一幅属于「新造形主义」﹝Neo-Plasticism﹞的创作,蒙德里安在白色的画布上,用水平和垂直的黑线条去分割,没有用对角斜线,然后在那些分割画面中涂上色彩的原色,像是红色、黄色和蓝色。「新造形主义」的观念正好与当时的未来主义相反,它不是去把握生活的速度和动荡不安,而是去描写秩序,这种绘画看起来呆板,其实那些大小不一的方格、不同颜色及长短不同的线条所产生的和谐及韵律,是极具音乐性的。

蒙德里安的艺术语言是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在艺术批评家的文章中,蒙德里安总是被赋予"冷抽象"这三个字然后被匆匆带过。实际上蒙德里安对当代抽象艺术和建筑设计的影响远远大于他同时期的很多艺术家。

荷兰美术史上的三大画家,是17世纪的林布兰特,19世纪的梵高,20世纪的蒙德里安。但是在蒙德里安去世的1944年,他的出生地仅有少数人了解他的艺术,荷兰的美术馆仅有十二件蒙德里安的作品,其中两件是购入的,十件则是捐赠的。不过随着蒙德里安的艺术地位后来逐渐受到重视——他被誉为20世纪少数拥有重要地位的画家之一,荷兰的美术馆也开始重金购藏他的画作,海牙市立美术馆日前就收藏有他的油画与素描达二百五十幅之多。近年来世界各地重要美术馆先后举办有关蒙德里安的回顾展,追索他艺术进展的脚步,更加肯定他的重要性与作品的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皮特•蒙德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