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足轮机器人】SK8O技术详解--(2)建模和仿真【翻译】

2 建模和仿真

在本章中,我将得出一个简化的平面模型。另外,我在可用于测试和验证的机器人仿真软件中展示了完整的3D机器人仿真模型。

2.1 简化的平面模型

把机器人转变到平面上(图2.1a)。它由一个轮子、一个身体和三个长度分别为 l 1 l_1 l1 l 2 l_2 l2 l 3 l_3 l3的连杆组成。这些零件由五个转动关节连接。放置在轮子上的电机产生的力矩是 u 0 u_0 u0,身体与第二连杆的连接处的电机产生的力矩是 u 4 u_4 u4。此外,在第一和第二连杆之间还安装了一根扭簧。表2.1列出了所有参数。

与[4]中类似,我分两步进行了建模。首先,我使用欧拉-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未连接第五关节的机器人模型,如图2.1b所示。其次,我添加了反作用力(力矩),这是用拉格朗日乘数框架将第三个关节固定在物体上形成的。最后,我将获得的微分代数方程(DAE)模型转换为降阶常微分方程(ODE)模型,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因为大多数标准控制系统设计技术都需要ODE公式化。
【双足轮机器人】SK8O技术详解--(2)建模和仿真【翻译】_第1张图片

图 2.1:平面轮式机器人:(a)带有标记数量的示意图。(b)未连接第五关节的基本示意图。


【双足轮机器人】SK8O技术详解--(2)建模和仿真【翻译】_第2张图片

表 2.1:平面机器人模型的参数

2.1.1 势能和动能

开环机器人具有五个自由度,假设轮子不打滑并且始终与地面接触。广义坐标是轮子的角度和关节的角度,完整地描述了系统的位置。广义坐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坐标变换,我在惯性参考系中获得了轮子,身体和连杆的重心(COG)位置(假设连杆的重心位于几何中心):
【双足轮机器人】SK8O技术详解--(2)建模和仿真【翻译】_第3张图片

势能 V V V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m i m_i mi是第 i i i个分量的质量, y i y_i yi是第 i i i个分量的COG的 y y y坐标, g g g是重力加速度。刚度 k k k和零力角 β β β是扭簧的参数。动能 T T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足轮原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