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奥运看精神

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68年,理论上举行了293届。后来伊利斯王和斯巴达王达成协议,签定《神圣休战条约》。规定在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凡是携带武器进入奥林匹亚的人,也被认为是背叛了神的人,应当受到惩罚;有力量而不惩罚这种背叛神的行为的人,也被认为是对神的背叛。还规定各城邦不管任何时候进行战争,都不允许侵入奥林匹亚圣区。即使是战争发生在奥运会举行期间,交战双方都必须宣布停战,准备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停战时间开始规定1个月,后延至3个月。停战期间,凡是参加奥运会的人,都将受到神的保护,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希腊民族性和《神圣休战条约》,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判断:其一、古希腊这个城邦林立的地区,各城邦之间战争不断,所以崇武应该是各城邦的共性,以往大家总认为希腊民主、斯巴达暴力。在生存面前,一切的管理制度和理念都必须为其服务。其二、各城邦不管关系如何,每四年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日子,那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都会有一个熄灭战火的机会,那就是运动会前后的几十天。血与火的战场不能斗争,那就将勇士的力量、勇气、智谋洒向运动赛场。同时战场上刀剑相向的敌人,此刻有了一个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契机,甚至身体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的碰触,和平、友谊、奋斗、理解、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油然而生。民族的凝聚力不断提升,团结、友谊、追求自我的更高更快更强成为了奥运不屑追求的精神。反对侵略战争更是成了奥运宗旨之一。

古代奥运会中止1500年之后的1894年6月23日,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联合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决定成立国际奥委会, 开创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这一曾经被人们讥讽的壮举在百年后的今天, 已然成为普天同庆的节日, 吸引了202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 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更是写进《奥林匹克宪章》,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奥运会试图架设沟通各国人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增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促进世界和平,减少战争的威胁。正如国际奥委会第四任主席埃德斯特隆所说 :"奥运会无法强迫人们接受和平,但是它为全世界的青年人像亲兄弟一样欢聚一堂提供了机会。"

当奥运在现代启航的日子里,中华民族引来的却是历史的黑暗时刻。1894-1895年,日本侵华,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1905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开打,双方混战,受伤中国;1911年辛亥革命;1916-1928年,北洋军阀混战;1931-1945年,抗日战争;1946-1949年。纵然如此,身处民族灾难中的中华民族与向现代奥运仍然接下不解的情缘。

阮蔚村在《中国田径赛小史》中写道,1896年雅典奥运会之前,“中国政府接到驻华公使通牒,当时为李鸿章主阁政,因为此际中国朝野上下,尚不知田径为何物,所以对法使的通牒几乎没法答复”。也就是说,首届现代奥运会是向中国发出了邀请函的。然而,当时的清政府,统治尚且风雨飘摇,而且观念上完全不知道什么是“体育运动”“奥林匹克”。讽刺的是这一年,英国人在上海办的报纸报纸《字林西报》上,称中国人为“Sick man of East Asia”(“东亚病夫”)。

此后三十多年,尽管中国外交官王正廷在1922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诺大的中国竟然没能够派出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王正廷只得请当时的中国驻荷兰公使罗忠诒作为中国总代表,出席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的典礼。同时,王正廷联系当时正在美国考察国民体育教育的汉口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宋如海,希望他能够以副代表的名义参会——索性也考察下各国运动水平。1930年,宋如海写下《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会丛录》。宋如海如此解释“我能比呀”:“Olympiad原系古希腊运动会之名称,世界运动大会仍沿用之。‘我能比呀’虽系译音,亦含有重大意义,是中国人首次向国内系统介绍奥运会。

直到1932年,中国公民刘长春在东北丢失,经费严重不足,悲愤伪满洲国成立的状况下,经过三周的海上漂泊方才抵达美国洛杉矶,此时距离开幕式只有一天了。他只参加了100米和200米两个短跑项目,而放弃了原本也报名的400米跑。而参加比赛的项目,他也名落孙山。即便如此,刘长春参加1932年奥运会也是壮举——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参加奥运会。在那个国家动荡,社会不安的境况下,刘长春自发前往,为国家争取纯在感,向世界昭示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精神。这和本届奥运会很多远动员是如此的相识。例如阿富汗运动员尤索菲·基米亚 (YOUSOFI Kimia,现年25岁,参加100米、200米女子短跑)、努尔·扎希·施·罕默德(NOOR ZAHI Sha Mahmood,现年30岁,参加100米、200米男子短跑),作为阿富汗的国家队运动代表,这一位名为NOOR ZAHI Sha Mahmood的选手,在此前在全球网络中并没有留下过相关采访或者更多的个人资料。能找到只有东京奥运会官网上的那一点可怜的介绍。



中国人艰辛的奥运征程在此后长时间收到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阻扰。一直到1984年,在中国人初次参加奥运会比赛之地—洛杉矶,新中国才又一次参加奥运会。开赛第一天,射击选手许海峰在男子自选手枪慢射比赛中勇夺得冠军,从而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突破。而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中国女选手杨扬又为中国队实现了在冬季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面对这些打破历史的瞬间和运动员,中国人民骄傲、自豪、追捧。

2008年,中国人奥运高光时刻到来,我们不仅举办了一届举止瞩目,印象深刻的北京奥运会,而且取得了奥运竞赛最好成绩,中国体育代表团以51金21银28铜的成绩,史上名列金牌榜首位,总奖牌数刚好100枚。文化的展示走上新的台阶,张艺谋导演透过短短的开幕式,向世界展现中国古老的文化,展现新时代中国风貌。据了解,在2021年7月开幕的时候竟然有超过5万名观众在B站重温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众多网友还在弹幕上打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yyds”“东京奥运会打卡”“2021打卡”等字样。不少外国网友也纷纷跑来留言,“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至今仍是经典。”“这才是最棒的(开幕式)。”然而北京奥运会上被认为极大可能夺冠的田径运动员刘翔因伤退赛,收到的却是国人的嘲讽、谩骂。那仍然是一个需要冠军的年代,冠军万千荣耀,亚军无人问津。可见当时国人的自信心仍然不足,仍然活在百年颓唐的阴影当中。

2021年,延期的东京奥运会终于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举行了。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8金32银18铜的成绩位列第二,总奖牌数88枚。甚至网传俄罗斯的一份奖牌统计:

包括台湾、香港在内,中华民族的奖牌总数稳居世界前列。然而与我们成为体育大国相共同成长的,更重要的在于中国人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再以成败论英雄,不再唯冠军论。当年刘翔遭受的非议和心理压力不会再出现在运动员身上。冠军意外,亚军、季军,甚至没有名次也不重要。只要运动员是的在不断奋斗、不断努力,不断突破自己,都被全国人民疯传和尊重。中国英雄,除了冠军们,还有“看到差距,败而不馁”的网球队,还有即使输了,也要昂首走出赛场的中国女排,还有期待再次绽放的中国女曲……

从古代奥运走向现代奥运,从晚清中国走向现代中国,从和平中国走向动荡中东。奥运会始终在追求着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七十年前,周总理走向国际,高呼“求同存异”拥抱亚非拉同样受苦难的兄弟。今天,我们邀请年仅12岁的叙利亚女子乒乓球小将亨德·扎扎来华接受世界上最好的乒乓球训练,给她找到最适合的哥哥姐姐。因为我们知道,奥运会的精神、原则是真的,而国家弱小,战乱不堪,难民遍地的环境里,能够出现刘长春,出现扎扎需要多麽大的毅力和勇气,而这种精神对于一个国家的国民而言意味着什么。刘长春、扎扎、尤索菲·基米亚、努尔·扎希·施·罕默德这些坚强的运动员更是奥运精神最好的诠释。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年奥运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