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答

问题: 我是大一俄语专业的新生。我非常喜欢心理学,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的执念了。但我高中学的文科,并且我的大学并没有开设心理学专业,所以我现在很苦恼。我是应该放弃俄语去学涉及到心理学的专业,比如社会工作,还是继续学俄语,考研跨专业呢


解答:

1、喜欢心理学和从事心理学相关的职业,其实并不是一回事。
你需要了解清楚心理学相关的职业具体的工作日常是什么,
1)问相关行业的朋友;
2)去招聘网站看JD(岗位描述)了解工作职责。

2、搞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
好的职业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匹配度)x能力发展(核心竞争力)x 物质回报(投入产出正比)x精神回报(喜欢干、擅长干、值得干)

据个人了解,目前——

  • 整个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 Z世代对于心理健康方面投入非常大。
  • 人们特别喜欢在网上做心理咨询。

3、关于决策问题
原则:寻求满意解,而不是最优解。
本质上是从概率的角度来应对生活的不确定性,这里推荐使用「概率树」来决策。
详细做法——

1)列出你的解决方案
A、转专业
B、考研跨专业
2)依据古典老师的个人发展平衡轮来辅助决策,分为8个维度
职业发展-个人成长-娱乐休闲-家庭-财务状况-个人成长-自我实现-健康
3)为每一个维度设置权重(权重为1~5)
如果你认为职业发展更重要,那么它的权重就更高一点
4)设定完权重以后,再设定分数区间,每个维度的分值为1~9分。
5)将每个维度的期望值加权求和获得不同选择的最终分数。
6)比较分数结果得出最终决策。

注意:任何关于决策的问题,别人只能给建议,这里面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等,我不能替你做决策。

4、该类问题,不建议问身边绝大多数普通人。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依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做决策。
因为样本量小,情绪很难稳定,所以往往依据自己的直觉、本能去做决定,容易出错。

任何没有大数据样本、全局视角人的意见都不值得轻易相信。

5、除此以外,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还应该有一套自己的ABZ计划。
A计划——>当下值得持续投入,并获得部分产出和安全感的计划。(比如你的全职工作)
B计划——>值得长期投入或关注的事情。(你的兴趣爱好)
Z计划——>用来应对最糟糕情况的备用计划。(如半年失业储备金)
B计划也许有一天会发展壮大成为自己的A计划。

你可能感兴趣的:(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