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军·数学通识50讲》||理性之美

第一次听说吴军老师是因为《数学之美》,当时我正在读研究生,每周有两天泡图书馆的日子。那时候觉得数学才是星辰大海诗与远方,在这个架子前站了很久,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的目录)。其中就有《数学之美》,那时候觉得作者也许就是昙花一现的作者吧。翻了语音识别、马尔科夫链之类的概念。后来有了得到APP,一开始是硅谷来信,后来越来越多,现在他在得到已经开了七门课了。我订阅了大部分的课程,今天续上《数学之美》看看他的《数学通识50讲》。

我大概是本科毕业的时候,才有那种数学比较重要的感觉。所以毕业后,换过两个地方都买过同济版的《高等数学》教材,现在书架上还有《数学是什么》和《普林斯顿微积分讲义》,虽然都没怎么看。但是,数学啊,她总是在心底的某个角落。看到吴军老师开了这门课,没有犹豫就买来听了。

它先是一门通识课才是一门数学课。所以我们可以从这里面了解数学的概貌,另外,吴老师是工程师,所以会偏应用一点。在通识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的发展脉络和其中的内在规律。

数学是世界观的一部分。离开数学,人类的世界将只剩下蒙昧的神秘。数学起源于我们对身边事情的终结,在早期,每一个数学定理都是从经验上升到理性的例子。一开始是一个猜想,假说,后来成为某一领域的基点。牛顿的《自然哲学数学原理》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是数学让人类看清了宇宙。

数学是想象力的学科。在高中的时候看《相对论》里面介绍到空间弯曲的黎曼几何。解一道圆锥体上的蚂蚁运动轨迹都困难的我,那时候居然在太阳系中想象质量带来的空间弯曲引起光不沿着"直线传播"。

吴军老师的工程背景和写作功底,让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数学。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门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再次认识数学的框架,一如课程表所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吴军·数学通识50讲》||理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