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开机启动详解

优化centos开机启动项
2011年06月14日 7:21

/etc/inittab文件,把

代码:

id:5:initdefault:这一行,修改成

代码:

id:3:initdefault:保存后就reboot重新起动,

-----

http://blog.163.com/zy-oct/blog/static/109300956201132261111124/

 -----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chkconfig --level 3 acpid off

--

CentOS 开机启动详解

Linux 2011-04-22 18:11:11 阅读70 评论0  字号: 订阅

仅适用于RedHat/CentOS 企业版。

============================

acpid 

配置文件:/proc/acpi/event
默认端口:无
说明: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为替代传统的APM 电源管理标准而推出
的新型电源管理标准。
是否需要启动:如果你需要对电源进行管理,那就需要启动。

anacron 

配置文件:/etc/anacron
默认端口:无
说明:一个自动化运行任务。Red Hat Linux 随带四个自动化任务的工具:cron、anacron、
at、和 batc。当你的Linux 主机并不是全天候开机,这个anacron 就可以帮你执行在crontab
设定的时间内没有执行的工作。举例来说,当你的主机在晚上12:00 会自动关闭,但是偏偏
crontab 这个例行性工作是在4:00 工作,这个时候例行性工作就不能起作用了。不过利用
anacron 就能做到。
是否需要启动:如果主机已经24 小时开机,而且运行了cron,那么这个守护程序就不需要
启动了。

apmd 

配置文件:/etc/sysconfig/apmd
默认端口:无
说明: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高级电源管理。传统的电源管理标准。一般系统都会
同时支持APM 和APMD 两种标志,但系统加载时只需加载一个即可。对于笔记本计算机比
较有用,可以了解系统的”电池电量”。
是否需要启动:如果我们使用的是台式计算机或一直开机的机型,就不需要使用这个守护程
序。

atd 

配置文件:/etc/at.allow,/etc/at.deny
预设端口:无
说明:一个自动化运行任务。
是否需要启动:通常需要启动。不过如果你一直使用cron,那么也可以不启动。

autofs 

配置文件:/etc/rc.d/init.d/autofs
预设端口:无
说明:实现光盘、软盘的自动加载。
是否需要启动:一般不需要启动。

chargen chargen-udp 

预设端口:TCP/UDP 19
说明:Character Generator Protocol,一种网络服务,主要功能是提供类似远程打字的功能。
更多细节:http://www.networksorcery.com/enp/RFC/Rfc864.txt 
是否需要启动:为安全起见,尽量关闭这个服务。

cpuspeed 

说明:监测系统空闲百分比,降低或加快CPU 时钟速度和电压从而在系统空闲时将能源消
耗降为最小,而在系统繁忙时最大化加快系统执行速度。
更多细节: http://altlinux.org/index.php?mo ... mp;package=cpuspeed
是否需要启动:如果你使用便携式电脑,则最好启动这个服务。

crond 

配置文件:/etc/crontab
默认端口:无
说明:用来执行例行性命令的守护程序。
是否需要启动:必须启动。

cups 

CUPS 服务器配置文件:/etc/cups/cupsd.conf
CUPS 客户端配置文件:/etc/cups/client.conf
CUPS 打印机配置文件:/etc/cups/printers.conf
CUPS 中类(class)配置文件:/etc/cups/classes.conf
说明:Common UNIX Printing System,公共UNIX 打印支持,为Linux 提供打印功能。
是否需要启动:如果不安装打印机,就不需要启动。

cups-lpd 

预设端口:无
说明:CUPS Line Printer Daemon (“LPD”),提供打印功能。
是否需要启动:如果不安装打印机,就不需要启动。

daytime daytime-udp 

默认端口:TCP 13
说明:Daytime 协议(RFC867)是一个简单的协议,为客户机实现从远程服务器获取日期
和时间的功能。
是否需要启动:不用启动。

echo echo-udp 

预设端口:7
说明:服务器回显客户数据服务。
是否需要启动:不用启动。

gpm 

配置文件:/etc/sysconfig/mouse
默认端口:无
说明:General Purpose Mouse Daemon ,gpm 为文本模式下的Linux 程序如mc(Midnight
Commander)提供了鼠标的支持。它也支持控制面板下鼠标 的拷贝,粘贴操作以及弹出式菜
单。
是否需要启动:没必要的话,建议不要启动。

iptables 

说明:防火墙。
是否需要启动:根据管理需要,建议启动。

irda 

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是一个实现红外无线数据传输的工业标准。

irqbalance 

对多个系统处理器环境下的系统中断请求进行负载平衡的守护程序。
是否需要启动:如果你只安装了一个CPU,就不需要加载这个守护程序。

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数字服务网络。提供对isdn 设备的支持。

kudzu 

配置文件:/etc/sysconfig/hwconf /etc/sysconfig/kudzu
说明:硬件自动检测程序,会自动检测硬件是否发生变动,并相应进行硬件的添加、删除工
作。当系统启动时,kudzu 会对当前的硬件进行检测,并且和存储在 /etc/sysconfig/hwconf
中的硬件信息进行一一对照,如果某个硬件从系统中被添加或者删除时,那么kudzu 就会察
觉到,并且通知用户是否进行相关配置,然后修改/etc/sysconfig/hwconf,使硬件数据与系统
保持同步。如果/etc/sysconfig/hwconf 这个文件不存在,那么kudzu 将会从/etc/modprobe.conf,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和 /etc/X11/XF86Config 中探测已经存在的硬件。
是否需要启动:如果启动kudzu,则每次启动系统,都会检查新硬件(checking new hardware),
会延长系统启动的时间。如果你不打算增加新硬件,那么就可以关闭这个启动服务,以加快
系统启动时间。

mdmonitor 

与RAID 设备相关的守护程序。

mdmpd 

与RAID 设备相关的守护程序。

messagebus 

D-BUS 是一个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应用程序提供一对一的通讯。dbus-daemon-1 是一个
应用程序,它使用这个库来实现messagebus 守护程序。多个应用程序通过连接messagebus
守护程序可以实现与其他程序交换信息。
更多细节: http://www.freedesktop.org/software/dbus/doc/dbus-daemon-1.1.html 

microcode_ctl 

可以编码以及发送新的微代码到kernel 以更新Intel IA32 系列处理器(Pentium Pro,PII,PIII,
Pentium 4,Celeron, Xeon 等等 - 全部 P6 以及更高,不包括 pentium classics)。
更多细节:http://www.urbanmyth.org/microcode/ 
http://microcodes.sourceforge.net/

netdump 

News Backup Dump Server,远程备份服务器。

netfs 

Network Filesystem Mounter,安装和卸除NFS、SAMBA 和NCP 网络文件系统。

netplugd 

配置文件:/etc/netplug/netplugd.conf /etc/netplug.d/netplug
说明:network cable hotplug management daemon,netplugd 是一个守护程序,可以监控一个
或多个网络接口的状态,当某些事件触发时运行一个外部脚本程序。
更多细节:http://people.debian.org/~enrico/netplugd.html 

network 

在系统启动时激活所有的网络接口。

nfs 

网络文件系统。

nfslock 

NFS 是一个流行的通过TCP/IP 网络共享文件的协议,此服务提供了NFS 文件锁定功能。

ntpd 

配置文件:/etc/ntp.conf
说明:Network time Protocol daemon,网络时间校正协议。简单的说,NTP 是用来使系统和一
个精确的时间源保持时间同步的协议。推荐大家看一篇文章:《NTP-让网络里的计算机时
间精确到毫秒》发表在2004 年12 月份的《在线技术》杂志第63 页。

pcmcia 

Pcmcia 卡,支持笔记本计算机的PCMCIA 设备,如调制解调器, 网络适配器, SCSI 卡等等。

portmap 

Portmap 守护程序为RPC 服务,如NIS 和NFS 提供动态端口的分配。

psacct 

包括几个工具用来监控进程活动的工具,包括ac,lastcomm, accton 和sa。

random 

说明:快速的将系统的状态在随机的时间内存到景象档案中,对于系统相当重要。因为在开
机之后,系统会迅速的恢复到开机之前的状态。
是否需要启动:必须启动。

rawdevices 

在使用集群文件系统时用于加载raw 设备的守护程序。

readahead readahead_early 

配置文件:/etc/readahead.early.files /etc/readahead.files
说明:readahead 和readahead_early 是在Fedora core 2 中最新推出的两个后台运行的守护程
序。其作用是在启动系统期间,将启动系统所要用到的文件首先读取到内存中,然后在内存
中进行执行,以加快系统的启动速度。而上面两个配置文件就保存着将要读取到内存的文件
列表。

rhnsd 

Red Hat 网络服务。通知你有关官方的安全信息以及为你的系统打补丁。

rpcgssd rpcidmapd rpcsrcgssd 
说明:gestion NFS v4,是Linux 2.6 内核新添的功能。
是否需要启动:不需要启动。

rsync 

remote sync,远程数据备份工具。

saslauthd 

使用SASL 的认证守护程序。

sendmail 

邮件服务器。

services 

一个内部xinetd 服务,用于监听活动的服务。

sgi-fam 

实现实时数据镜像。监控文件的变更,提供一个应用程序API 接口用来当指定的文件火目
录改变时及时通知。

smartd 

Self Monitor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 System,监控你的硬盘是否出现故障。

sshd 

OpenSSH 服务器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
OpenSSH 客户端配置文件:/etc/ssh/ssh_config
默认端口:22
说明:Secure Shell Protocol,实现安全地远程登陆管理主机。
是否需要启动:如果想实现远程管理,就需要启动。

syslog 

配置文件:/etc/syslog.conf
说明:记录所有的系统行为。
是否需要启动:必须启动。

time 

从远程主机获取时间和日期,采用TCP 协议。

time-udp 

从远程主机获取时间和日期,采用UDP 协议。

vncserver 

VNC (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虚拟网络计算),它提供了一种在本地系统上显示远程
计算机整个”桌面”的轻量型协议。
更多细节:http://www.realvnc.com/ 

xfs 

预设端口:TCP 7100
说明:x font server,X Window 字型服务器,为本地和远程X 服务器提供字型集。
是否需要启动:如果使用run-level 为5 的图形界面,那么就需要启动。

xinetd 

配置文件:/etc/xinetd.conf
说明:xinetd 作为inetd 的后续版本,负责管理系统中不频繁使用的服务,这些服务程序在
有请求时才由xinetd 服务负责启动运行,一旦完成服务请求服务程序结束运行,这样可以有
效地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率。通常,xinetd 管理的程序有telnet、ftp、rsh 和rlogin。关闭 inetd
也就关闭了这些由它管理的服务。
更多细节:http://www.xinetd.org/ 
是否需要启动:必须启动。

yum 

配置文件:/etc/yum.conf
说明:Yellow Dog UpdaterModified,是一个自动更新、安装和删除RPM 软件包的管理程序,
它会自动计算软件包的管理程序,并判断哪些软件应该安装,哪些软件则不必安装。
更多细节: http://linux.duke.edu/projects/yum/ 
是否需要启动:以系统管理策略而决定是否启动。

--

[转载]CentOS设置默认运行级别 启动方式  (2011-05-12 13:05:28)
转载原文
标签: 转载 分类: linux
原文地址:CentOS设置默认运行级别 启动方式 作者:世通八达

    现在的linux安装完成后,默认就运行在第5个系统运行级别。在SYSTEM V 风格的UNIX系统中,系统被分为不同的运行级别,这和BSD分支的UNIX有所不同,常用的为0-6七个级别:
0 关机
1 单用户
2 不带网络的多用户
3 带网络的多用户
4 保留,用户可以自给定义
5 图形界面的多用户
6 重起系统
由于现在的Linux系统安装完后就运行在第5个级别,即系统启动后直接进入图形界面,而不用在字符模式下登录后用startx或者xinit 来起动图形界面。这样看起来很方便。但是有什么坏处呢? 一旦你改变了某些设置,显示出问题的时候,系统不断在图形和字符间派徊,新手又不知道如何应对, 十分麻烦,而且对于学习研究Linux的人来说,这样不利于了解和学习Linux底层的一些东西。很早就用Linux的老用户都知道,过去的Linux如 redhat6.0,都是默认运行接别为3,即使后来的RedHat9.0也可以在安装时候选默认字符登录还是图形登录。但现在的FC系列和其他大多数版 本都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帮用户选择了直接图形界面登录。虽然对于大多数菜鸟来说,Linux确实越来越简单了,但是很多乐趣,那些新手也体验不到了。
也许你不相信,直接图形登录到系统确实会有很多问题,建议在系统安装完成后把系统的默认运行等级设置在第3级,在字符终端登录后,再手工输入startx 命令起动图形界面。可以用如下的方法修改:
用文本编辑器修改 /etc/inittab文件,把

代码:

id:5:initdefault:这一行,修改成

代码:

id:3:initdefault:保存后就reboot重新起动,系统就默认起动到字符界面。不同运行级别之间的差别的在于系统默认起动的服务的不同,如运行级别3默认不启动X图形界面服务,而运行级别5 却默认起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更无所谓不同级别间功能强弱的问题。用户完全可自给定义不同级别的默认服务。在任何运行级别,用户都可用init 命令来切换到其他运行级别.

 

CentOS Linux操作系统的设置:

方法:
在etc文件夹下面有个初始加载文件是用来启动系统的,系统在启动的时候先去env中找到shell的必要配置,然后把shell启动起来,那么再然后就要启动整个系统了,到底是启动图形界面呢,还是字符界面呢,
1、vi /etc/inittab

有段说明文字:
# Default runlevel. The runlevels used by RHS are:
# 0 - hal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 1 - Single user mode-------单用户模式
#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The same as 3, if you do not have networking)--不带网络服务的文字界面
# 3 - Full multiuser mode-------------文字界面带网络服务的,一般都是这个除非是单机
# 4 - unused
# 5 - X11------------就是图形
# 6 - reboo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id:5:initdefault:
2、找到id:x:initdefault:我的系统是id:5:initdefault:,即默认以X11(即图形界面)模式启动。

3、将5改为3即可,即id:5:initdefault:

4、按键esc然后:wq。然后reboot OK了!

5、要想在进入图形界面:startx,就行了。

Ubuntu Linux设置:

Ubuntu没有字符界面,因为他本来就是设计用作办公桌面的,和windows的定位差不多,所以没有字符界面,不过可以设置让他找不到启动项,找不到GNOME。Ubuntu安装后默认的run level为2,这个可以用runlevel命令查看。因为runlevel=2,所以在启动过程中自动执行/etc/rc2.d/目录下的以S开头的脚本。Ubuntu之所以能直接启动到图形界面,是由于运行gdm所致。所以,只要把gdm的启动脚本禁用就可以了,把这个文件备份到别的地方就可以了:


cd /etc/rc2.d
sudo mv S30gdm /home/my-ubuntu/s30gdm


这是一种方法,而且非常简单。

想起在RedHat里可以通过修改/etc/inittab来把默认运行等级(run level)从5改到3来实现,不幸的是Ubuntu中并没有这个文件。但是Ubuntu也是可以兼容inittab的。但我更习惯于设定一个新的run level,让那个新的run level作为启动到字符界面。这样便于管理。Ubuntu没有/etc/inittab文件,只好新建一个了,内容只有一行:

引用
id:3:initdefault:


这样下次启动时就会自动运行/etc/rc3.d/目录下的脚本,而不再是/etc/rc2.d/中的。所以接下来要进入到/etc/rc3.d/中,看看gdm的启动脚本文件名:

引用
ls -l *gdm

如果是以S打头的,把文件名改成以K打头的就行了,这样的好处是就算弄坏了也没关系,还是很容易改回去的哦。如果和第一种方法一样弄的话时间长了也许就忘了怎么回事了,等有一天突然想上图形界面了,结果文件找不到了,不就麻烦了嘛。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

不过既然Ubuntu是办公桌面,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弃长取短了,Ubuntu的图形界面做的这么好硬件支持也很牛,用来办公取代windows就可以了,用它的文字界面实在没必要,因为他的文字界面并不比图形界面少占多少内存。器从速度也会更慢,因为他不是没去找gdm,而是找了没找到,进程会自己遍历文件夹,还要中断处理,所以对系统也不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centos,图形,linux,ubuntu,网络,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