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究竟在急啥?

以下感谢“财深道长”供稿:

小米究竟在急啥?

———关于小米赴港上市的一点思考


作者:财深道长


一、2010年4月6日,带着对乔布斯的无限崇拜,一锅滚烫的小米粥差点烫破了嘴,正在思考风口的雷军顺将其正名,小米诞生了。

二、2011年小米销售30万台。

三、2012年,苹果如日中天,却居安思危,在经典的iPhone4基础上又推出了稳中有变的iPhone 5,诺基亚与摩托罗拉已半截入土,小米刚露尖尖角,销售600万台。

四、2013、2014年是小米的时代,其销量依靠独特的粉丝模式连续腾飞。

五、2015年,小米销售6600万台,罗布斯推出了情怀式的锤子手机,贾布斯推出了“生态化反”的乐视手机、周布斯推出了百毒不浸的360手机。

彼时,雷军在表示五年内不会考虑上市(敲黑板:记住这个时间点很重要)。

六、2016年,小米的国内出货量跌到4150万台,贾布斯则“窒息”般的将乐视手机销售到2000多万台。

七、2017年,小米累计销售暴涨至9000多万台。


画面一旦变美,戏精开始表演。



首先,小米官方宣传:“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后,能够成功逆转的,除了小米”。

3月,雷布斯说:“上市不是目标,只是一个阶段……何时上市,是一个顺势而为的事情。”

接着,有关小米的新闻就不时高频率的出现在各大媒体报道中,持续在公众的眼前刷存在、赚流量。

雷布斯更是给小米在定下了2018年销售1亿台的小目标。

4月16日,《经济日报》报道,小米正在就CDR事宜接触中信,最快将于5月初提交申请赴港上市,有望成为香港首批“同股不股权”的上市公司。

对此小米方面表示不予置评,不过有投资人向记者证实,小米上市很快就会有动作。

4月30日,港交所修订后的新版《上市规则》正式生效。

5月2日,小米提交招股书,正式在港申请以同股不同权的方式上市。

最后,预计小米六月份左右将正式成为港股大军中的一员,附后再进一步考虑以CDR的形式成为A+H股票市场的大神级存在。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有生以来第二次认识到“小米”这个词的强大。

那么,为什么画风转变这么快?

从两年前的五内年不考虑上市,到现时的几个月内搞定上市,导致这一切急速变化的具体原因何在?


小米,你究竟在急啥?


先来看看外界报道:

“小米IPO的市值将在700-1200亿美元,甚至可能达到2000亿美元”;

“中国新首富将登基”;

“一个新的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群体即将诞生”;

 “小米工号前1000名员工将瞬间实现财务自由”;

“新互联网大三角将由ATM重新构建”;

……

无认报道是否准确,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小米IPO将产生一个巨大的造富效应,那么,在这事实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呢?

本道长一向主张以精密的分析、唯美的视角、独特的判断来审视一切财经现象,此时此刻,自然不能例外。


以下为财深道长独家分析,高能慎进。


第一,小米死而后生,心有余悸,痛定思痛,不得不变,求生欲望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前面说过,2016年是小米的低点,经过智能手机市场残酷的淘汰赛,曾经的四大天王“中华酷联”已坍塌大半,HTC等更是进入卖身偿债的惨境,小米难保不后怕,增强自身的安全系数是其第一要务。

理想不能当饭吃,先活下去,然后才能有未来,大浪淘沙后的小米更能深切体味这一至高的生存哲学。


第二,2018年是个好时代,小米从2016年的4000多万,增加到2017年的9000多万,销售数据让人浮想联翩,这对于市值管理是极其重要的(某些上市后才考虑“市值管理”的董秘们要注意了)。

但是,虽然数据看上去很美,但仔细分析还是会背脊发凉!

在这9000多万台的销量中,国内销售只有5000多万台,很大一部分增量都是在印度等市场上产生的,那些市场旮旯的稳定性和含金量,你懂的。

而在国内销售的5000多万台是什么概念?与小米历史上销售最高峰的近7000万台还差得远呢。

再者,仅仅是这国内的5000多万台,也是含有很大的水份。

为什么呢?

大家想一下,好好想一下,2017年的手机界正式倒下的是哪家大神。

是的,你没猜错,是乐视旗下的酷派手机!

那么问题来了,酷派倒下来的增量给谁了呢,虽然不敢说全被小米抢食,但随便看看网通、联通柜台的那些不要钱的定制机吧!很多都由原来的酷派换成了小米了(这真叫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原来乐视酷派的增量似乎就是吃了小米的市场而来的)。

至今还在华为等大神早已避之不及、堪称手机垃圾场的定制机市场上求量求存,小米的这些自降身价的营销能有几多含金量,是欲盖弥彰还是心甘情愿,懂的自然懂。

当然,也许手机业务已经被小米逐渐淡化(其宣称硬件只收5%以下的利润,今后重点是生态链和软件利润,不过目前手机营收还占七成以上),但其技术不如华为,网店不如天猫,社交不如微信,支付更是无从谈起,四大壁垒已悄然树立,小米已无太多机会!

通过以上分解,你还能觉得小米官宣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后,能够成功逆转的,除了小米”这句话金光闪闪吗?

因此,趁着2018年的这场暖春上市卖个好价,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刚刚参加两会,高层已经定调,出家的尚且要拉回来表演,何况在家的小鲜肉呢,来!来!来!就你了,于公于私,责无旁贷。

最后,是港交所态度的变更,虽然是个后手,但同股不同权的政策还是下来了,三花盖顶的小米既然恭逢盛世,那就麻溜点,赴港上市、此其时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米究竟在急啥?)